【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减振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跨度桥梁结构通常在车辆行驶移动产生的荷载、不规则风强的脉动风作用下,主梁梁端易产生明显的纵向位移,这种作用下引起的振动具有速度低、累计移动位移大的特点,日累计位移达数十米,年累计位移达数十公里。
[0003]目前,大跨度桥梁中多采用黏滞阻尼器来降低车辆行驶移动及不规则风强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减小结构受外力作用后产生的反应;而黏滞阻尼器在较低速度下,输出阻尼较小导致应用在大跨度桥梁时对车辆行驶移动产生的荷载和不规则风强的脉动风作用下引起的梁端低俗振动控制效果较差。且黏滞阻尼器中活塞杆与动态密封件之间摩擦距离长,摩擦过程中使少量硅油附在活塞杆表面被带出主缸体并在主缸内部的硅油摩擦产生热量,经时间积少成多易形成可见的泄露和主缸体内部温度升高,致使阻尼器性能下降。常规黏滞阻尼器在发生泄露后,主缸体内部存在空气,导致黏滞阻尼器的耗能能力下降,主梁梁端的纵向位移增大,进一步加快黏滞阻尼器的泄露,当泄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般需要整体更换,且更换成本较高、施工周期长、需要封闭交通等,对桥梁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及方法,融合外部液压蓄能器排出阻尼器中留存空气,同时通过补油设计补充高粘度硅油保障阻尼器内部硅油处于充盈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阻尼器的固定单元;设于所述固定单元之间的阻尼器单元,其包括嵌套密封连接的主缸体(6)和副缸体(10),以及填充于所述主缸体(6)内的高粘度硅油(8);排气储能单元,其包括设于所述主缸体(6)一侧壁的排气口(5)、与所述排气口(5)通过顶针型接头(22)联通的外部液压储能器(20),用于排出所述主缸体(6)内的空气并储能;以及补油稳压单元,包括设于所述主缸体(6)另一侧壁上的补油口(9),其通过管装接头(23)与外部补油泵(21)联通,用于补充高粘度硅油(8)保障所述主缸体(6)内部硅油处于充盈状态,维持阻尼器性能稳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5)包括与所述主缸体(6)内高粘度硅油(8)联通的排气口内侧通道(55);与所述排气口内侧通道(55)通过排气口密封阀芯(52)联通的排气口外侧通道(51),根据所述主缸体(6)内高粘度硅油(8)的压力自动调节所述排气口密封阀芯(52)排出其内空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5)包括设于所述排气口内侧通道(55)与排气口密封阀芯(52)之间的排气口弹簧腔(54);所述排气口弹簧腔(54)内设有与所述排气口密封阀芯(52)弹性连接用于动态调整所述排气口密封阀芯(52)开度的排气口弹簧(54)。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口(9)包括与所述主缸体(6)联通的补油口内侧通道(95);所述补油口内侧通道(95)通过补油口密封阀芯(92)与补油口外侧通道(91)联通,监测所述主缸体(6)内高粘度硅油(8)的压力低于阈值时自动向所述主缸体(6)补充高粘度硅油(8)直至所述主缸体(6)内油压稳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油口(9)包括设于所述补油口内侧通道(95)与补油口密封阀芯(92)之间的补油口弹簧腔(93);所述补油口弹簧腔(93)设有连接所述补油口内侧通道(95)与补油口密封阀芯(92)用于动态调整所述补油口密封阀芯(92)开度的补油口弹簧(94)。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型接头(22)包括与所述排气口外侧通道(51)联通的中心顶针(222);与所述中心顶针(222)连接用于过滤高粘度硅油(8)的过流通道(221)。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装接头(23)包括与所述补油口外侧通道(91)联通的管装通路(231)。8.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复杂耦合载荷下大跨度桥梁防泄漏黏滞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单元包括贯穿所述主缸体(6)和副缸体(10)的活塞杆(3);套设于所述活塞杆(3)上的活塞(7);所述主缸体(6)与副缸体(10)之间、主缸体(6)与固定单元之间均通过端盖(4)实现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树勤,王志强,汤小丽,胡力文,李想,张精岳,刘得运,彭彦泽,马程,李冲,徐源庆,骆朝荣,陈阳,蒙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