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757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污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分离池,在分离池中使用泥浆分离器将泥浆取出并输送至压滤机,剩余污水进入沉淀池;B、压滤机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泥饼,压滤过程产生的污水汇流至沉淀池;C、向沉淀池中加入污水处理剂进行静置沉淀;D、将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注入厌氧处理池进行厌氧分解处理;E、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注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F、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注入好氧处理池进行好氧分解处理;G、将经过好氧分解处理的污水注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沉淀;H、将接触池中的上清液从出水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效率。提高了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效率。提高了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会产生各类污水,其中高粘度的污水是一种较为难处理的污水。现有技术通常是先使用药剂降低污水粘度,然后再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由于粘度高,药剂在污水中的分散和反应较为缓慢,导致需要将污水进行长时间的搅拌处理,等待其粘度下降后再进行后续处理,不仅耗时长,而且无法对污水中的粘性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提高了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污水通过进水管注入分离池,在分离池中使用泥浆分离器将泥浆取出并输送至压滤机,剩余污水进入沉淀池;B、压滤机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泥饼,压滤过程产生的污水汇流至沉淀池;C、向沉淀池中加入污水处理剂,然后进行静置沉淀;D、将沉淀池中的上清液注入厌氧处理池进行厌氧分解处理;E、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注入水解酸化池进行水解酸化处理;F、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注入好氧处理池进行好氧分解处理;G、将经过好氧分解处理的污水注入接触池,加入消毒药剂进行消毒沉淀;H、将接触池中的上清液作为处理结束的中水从出水管排出。
[0006]作为优选,步骤A中,泥浆分离器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臂,搅拌臂的外侧端固定有安装座,安装座内安装有振荡器和第一伸缩油缸,振荡器与第一滤网连接,第一伸缩油缸与第二滤网连接,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外侧均安装有滤框,两个滤框相互平行接触,两个滤框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第二旋转轴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上方,第二旋转轴上安装有与搅拌臂一一对应的连接臂,连接臂的外侧端通过第二伸缩油缸安装有两个夹板,夹板内设置有泥浆吸取孔,泥浆吸取孔通过排泥管与压滤机的进料端连接,排泥管上安装有泥浆泵。
[0007]作为优选,第二滤网的边缘设置有搅拌片,搅拌片与第二滤网共同固定在滤框上。
[0008]作为优选,相邻泥浆吸取孔之间设置有有导流槽。
[0009]作为优选,步骤A中,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同步旋转,当搅拌臂位于污水水面以下时开启第一伸缩油缸带动第二滤网相对于第一滤网进行往复移动,当搅拌臂向上转动脱离从污水水面后开启振荡器,当搅拌臂与对应的连接臂处于共面状态时,停止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转动,同时停止第一伸缩油缸,启动第二伸缩油缸带动两个夹板从两侧
对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进行夹持,然后通过泥浆吸取孔将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内部的泥浆吸入排泥管,然后打开夹板,启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当搅拌臂向下转动进入污水水面时关闭振荡器。
[0010]作为优选,步骤C中,污水处理剂包括35wt%的十六醇聚氧乙 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和65wt%的聚磷氯化铝。
[0011]作为优选,步骤G中,消毒药剂包括24wt%的单过硫酸氢钾、10wt%的高铁酸钾和66wt%的溴氯海因。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高粘度污水进行高效过滤,有效的降低了污水的粘度,并将粘稠物集中收集压滤,进行资源化利用,从而提高了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泥浆分离器采用双转轴同步旋转结构,实现了过滤和吸取的同步进行。第一旋转轴上的两层滤网用于对粘稠物的收集过滤,第二旋转轴上的夹板用于对滤网收集的粘稠物进行吸取,并输送至压滤机。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泥浆分离器的结构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接触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夹板的结构图。
[0017]图中:1、进水管;2、分离池;3、泥浆分离器;4、压滤机;5、沉淀池;6、厌氧处理池;7、水解酸化池;8、好氧处理池;9、接触池;10、出水管;11、第一旋转轴;12、第二旋转轴;13、搅拌臂;14、泥浆泵;15、安装座;16、振荡器;17、第一伸缩油缸;18、第一滤网;19、第二滤网;20、滤框;21、缓冲垫;22、连接臂;23、第二伸缩油缸;24、夹板;25、泥浆吸取孔;26、排泥管;27、搅拌片;28、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照图1

4,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以下步骤:A、污水通过进水管1注入分离池2,在分离池2中使用泥浆分离器3将泥浆取出并输送至压滤机4,剩余污水进入沉淀池5;B、压滤机4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泥饼,压滤过程产生的污水汇流至沉淀池5;C、向沉淀池5中加入污水处理剂,然后进行静置沉淀;D、将沉淀池5中的上清液注入厌氧处理池6进行厌氧分解处理;E、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注入水解酸化池7进行水解酸化处理;F、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注入好氧处理池8进行好氧分解处理;G、将经过好氧分解处理的污水注入接触池9,加入消毒药剂进行消毒沉淀;H、将接触池9中的上清液作为处理结束的中水从出水管10排出。
[0019]步骤A中,泥浆分离器3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12,第一旋转轴11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臂13,搅拌臂13的外侧端固定有安装座15,安装座15内安装有振荡器16和第一伸缩油缸17,振荡器16与第一滤网18连接,第一伸缩油缸17与第二滤网19连接,第一滤网18与第二滤网19外侧均安装有滤框20,两个滤框20相互平行接触,两个滤
框20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21,第二旋转轴12位于第一旋转轴11的上方,第二旋转轴12上安装有与搅拌臂13一一对应的连接臂22,连接臂22的外侧端通过第二伸缩油缸23安装有两个夹板24,夹板24内设置有泥浆吸取孔25,泥浆吸取孔25通过排泥管26与压滤机4的进料端连接,排泥管26上安装有泥浆泵14。第二滤网19的边缘设置有搅拌片27,搅拌片27与第二滤网19共同固定在滤框20上。相邻泥浆吸取孔25之间设置有有导流槽28。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12同步旋转,当搅拌臂13位于污水水面以下时开启第一伸缩油缸17带动第二滤网19相对于第一滤网18进行往复移动,当搅拌臂13向上转动脱离从污水水面后开启振荡器16,当搅拌臂13与对应的连接臂22处于共面状态时,停止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12的转动,同时停止第一伸缩油缸17,启动第二伸缩油缸23带动两个夹板24从两侧对第一滤网18与第二滤网19进行夹持,然后通过泥浆吸取孔25将第一滤网18与第二滤网19内部的泥浆吸入排泥管26,然后打开夹板24,启动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12,当搅拌臂13向下转动进入污水水面时关闭振荡器16。
[0020]步骤C中,污水处理剂包括35wt%的十六醇聚氧乙 烯醚基二甲基辛烷基氯化铵和65wt%的聚磷氯化铝。
[0021]步骤G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污水通过进水管(1)注入分离池(2),在分离池(2)中使用泥浆分离器(3)将泥浆取出并输送至压滤机(4),剩余污水进入沉淀池(5);B、压滤机(4)对泥浆进行压滤处理,得到泥饼,压滤过程产生的污水汇流至沉淀池(5);C、向沉淀池(5)中加入污水处理剂,然后进行静置沉淀;D、将沉淀池(5)中的上清液注入厌氧处理池(6)进行厌氧分解处理;E、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注入水解酸化池(7)进行水解酸化处理;F、将经过水解酸化处理的污水注入好氧处理池(8)进行好氧分解处理;G、将经过好氧分解处理的污水注入接触池(9),加入消毒药剂进行消毒沉淀;H、将接触池(9)中的上清液作为处理结束的中水从出水管(10)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度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泥浆分离器(3)包括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一旋转轴(11)和第二旋转轴(12),第一旋转轴(11)上安装有若干个搅拌臂(13),搅拌臂(13)的外侧端固定有安装座(15),安装座(15)内安装有振荡器(16)和第一伸缩油缸(17),振荡器(16)与第一滤网(18)连接,第一伸缩油缸(17)与第二滤网(19)连接,第一滤网(18)与第二滤网(19)外侧均安装有滤框(20),两个滤框(20)相互平行接触,两个滤框(20)的接触面上设置有缓冲垫(21),第二旋转轴(12)位于第一旋转轴(11)的上方,第二旋转轴(12)上安装有与搅拌臂(13)一一对应的连接臂(22),连接臂(22)的外侧端通过第二伸缩油缸(23)安装有两个夹板(24),夹板(24)内设置有泥浆吸取孔(25),泥浆吸取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会永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能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