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722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0:05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稀释剂槽、样品槽、试剂槽、反应槽和流道。该装置可实现均相发光关键试剂成分,例如供体微球和受体微球以干燥方式存储,从而使得试剂可以实现常温运输存储,且使试剂有效其可以大大延长。此外,溶解干燥成分的液体封装于检测装置中,使得检测设备上无需再配制试剂转移相关的部件,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简化了设备的操作,同时有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低设备的故障率。低设备的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及应用


[0001]本申请属于免疫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均相发光检测的原理是分子间相互作用会将供体和受体微球拉近至单线态氧扩散范围以内,即200nm以内,从而激发级联放大的化学发光反应。其发光原理为光激化学发光,供体微球表面涂布光敏剂(例如苯二甲蓝),受体微球表面涂布发光剂(例如二甲噻吩衍生物),受体微球内部包含稀土原素(例如铕)的螯合物。当用680nm的激光照射时,供体微球表面光敏剂分解环境中的氧,形成单线态氧。单线态氧扩散到受体微球,受体微球表面的发光剂受单线态氧激发发出紫外线,紫外线能激发受体微球内部稀土元素螯合物,使其发出波长为615nm,半衰期为约0.3s的激发光,可以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
[0003]目前传统的产品形式多数为大型全自动设备,具有高通量,全自动的特色。但试剂都是以液体形式进行封装,其保持条件较为苛刻,有效期也较短。这些液体试剂都需要在冷藏条件(2℃~8℃)下保存,给运输和仓储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达到这些条件,也无形增加了使用这些产品的间接成本。且在操作过程中,自动化设备需要液路实现试剂的转移,床旁诊断设备则配备了移液臂以实现试剂转移,有多个加样步骤,且操作繁琐,并导致设备维护成本的上升和故障率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与应用。该装置可实现均相发光关键试剂成分以干燥存储,从而使得试剂可以实现常温运输存储。
[0005]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该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稀释剂槽、样品槽、试剂槽、反应槽和流道。
[0006]所述稀释剂槽、所述样品槽、所述试剂槽与所述反应槽通过所述流道依次连通。
[0007]所述稀释剂槽内设有稀释液封装包,所述稀释液封装包内封装有稀释液,所述样品槽用于加样。
[0008]所述试剂槽内设有供体微球或受体微球的冻干试剂;所述反应槽内也设有供体微球或受体微球的冻干试剂;所述试剂槽和所述反应槽内的冻干试剂不同。
[0009]所述供体微球能够在激发状态下生成活性氧,且所述供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第一生物活性物质,所述受体微球能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且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第二生物活性物质。
[0010]所述第一生物活性物质和第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与待测目标物质结合,且所述第一生物活性物质和第二生物活性物质与待测目标物质的结合位点不同。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在所述稀释液封装包的下方设有刺破构件,当向所述稀释液封装包施加朝向所述刺破构件的压力时,所述刺破构件能够刺破所述稀释液封装包,所述稀释液封装包内的稀释液能够流入所述流道内,并依次进入所述样品槽、所述试
剂槽、所述反应槽,将待测样品、检测试剂汇集于反应槽内,最终在反应槽内发生免疫反应。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剂槽的底部形状为漏斗型。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体微球的粒径为100nm~400nm,所述受体微球的粒径为100nm~350nm。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稀释液为纯水或样品缓冲液。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槽内壁表面具有反光性。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反应槽的空间体积大于样品槽的空间体积,反应槽的空间体积大于试剂槽的空间体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均相发光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膜,密封膜整体包覆在外壳上以将所述稀释剂槽、样品槽、试剂槽、反应槽和流道密封。
[00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在非诊断治疗目的的体外检测中的应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均相发光检测装置的应用,体外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0020]S1、揭开所述软性密封膜;
[0021]S2、将待测样品加入样品槽;
[0022]S3、向下机械挤压所述稀释液封装包,使其底部被刺破并释放其中的稀释液,所述稀释液经流道进入所述样品槽与待测样品混合后,经所述流道流入所述试剂槽中与所述供体微球或受体微球接触,并最终进入所述反应槽与所述受体微球或供体微球反应;
[0023]S4、使用光激设备发射激发光到所述反应槽,读取所述反应槽的发射光信号。
[0024]本申请的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可实现均相发光关键试剂成分以干燥存储,从而使得试剂可以实现常温运输存储,且使试剂有效其可以大大延长。此外,溶解干燥成分的液体封装于检测装置中,使得检测设备上无需再配制试剂转移相关的部件,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简化了设备的操作,同时有助于降低设备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均相发光检测装置俯视图。
[0026]图2为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剖面图。
[0027]图3为以Ln(Kj)和开尔文温度倒数的拟合曲线;其中,拟合曲线中Ln(Kj)根据公式ln(C
i
)=ln(C0)

k
j
t
i
计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和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公开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还应理解,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得到的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此外,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充分地理解,应理解,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
[0030]术语
[0031]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或/和”、“及/或”的选择范围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所列项目中任一个项目,也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包括任意的两个相关所列项目、任意的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目、或者全部相关所列项目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用至少两个选自“和/或”、“或/和”、“及/或”的连词组合连接至少三个项目时,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该技术方案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还毫无疑问地包括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比如,“A及/或B”包括A、B和A+B三种并列方案。又比如,“A,及/或,B,及/或,C,及/或,D”的技术方案,包括A、B、C、D中任一项(也即均用“逻辑或”连接的技术方案),也包括A、B、C、D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也即包括A、B、C、D中任两项或任三项的组合,还包括A、B、C、D的四项组合(也即均用“逻辑与”连接的技术方案)。
[0032]本申请中所使用的“其组合”、“其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稀释剂槽、样品槽、试剂槽、反应槽和流道;所述稀释剂槽、所述样品槽、所述试剂槽与所述反应槽通过所述流道依次连通;所述稀释剂槽内设有稀释液封装包,所述稀释液封装包内封装有稀释液;所述样品槽用于加样;所述试剂槽内设有供体微球或受体微球的冻干试剂;所述反应槽内也设有供体微球或受体微球的冻干试剂;所述试剂槽和所述反应槽内的冻干试剂不同;所述供体微球能够在激发状态下生成活性氧,且所述供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第一生物活性物质;所述受体微球能够与活性氧反应产生可检测的化学发光信号,且所述受体微球的表面包被有第二生物活性物质;所述第一生物活性物质和第二生物活性物质能够与待测目标物质结合,且所述第一生物活性物质和第二生物活性物质与待测目标物质的结合位点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所述稀释液封装包的下方设有刺破构件,当向所述稀释液封装包施加朝向所述刺破构件的压力时,所述刺破构件能够刺破所述稀释液封底部装包,所述稀释液封装包内的稀释液能够流入所述流道内以进入所述样品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槽的底部形状为漏斗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相发光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槽通过所述流道直接与样品槽底部连接;样品槽底部通过所述流道一端与稀释剂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试剂槽底部连接,连接位置均为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含杨祥胜
申请(专利权)人:胜泰生科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