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熬煮浓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76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熬煮浓缩设备,涉及中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导热容器、加热环、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和驱动机构。导热容器的上部连接有进料管、下部连接有出料管,加热环用于加热导热容器,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粘度传感器,升降杆与导热容器的顶部活动密封连接,粘度传感器安装在升降杆的下部。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管、活动塞和气泵,导向管的上部设有气孔,活动塞固定在升降杆的上端,并与导向管滑动配合,气泵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导气管的出口连接在导向管的下部,导向管下部内侧固定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简单,设备的投入成本较低;电气设备的数量较少,高温对驱动机构的影响较小。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熬煮浓缩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熬煮浓缩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清膏是指膏方制作过程中经浓缩已达粘稠状态,不加入糖类(如蜂蜜、冰糖、白糖、红糖、饴糖等)和动物胶类收膏,可满足糖耐量异常人群、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患者、久病及脾胃虚弱之人以及营养过剩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
[0003]中药清膏由于不添加糖类和动物胶类,其收膏过程存在明显的临界点,即在收膏前期的熬煮浓缩过程中,体系黏度变化极小,而达到临界点后,体系黏度急剧增大。现有中药清膏的收膏操作依赖于人工辨识临界点,由于前期熬煮浓缩时间较长,而临界点后最佳收膏时间较短,因此,清膏成品常出现焦化或含水量过大等质量问题。
[0004]为了应对上述情况,公开号为CN21132693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清膏智能收膏装置,其包括导热容器、调温加热套、顶盖、粘滞系数测定机构、恒速传动机构,通过由恒速传动机构带动粘滞系数测定机构在待收膏药液中恒速垂直往复移动,在线监测药液粘滞系数变化情况,从而精确判断临界点进行正确操作,以避免焦化而获得含水量合格且质量稳定的中药清膏成品。同时,粘滞系数测定机构的测定盘在药液中所进行的往复移动,提高了药液的均质度和体系内的热交换效率,避免了容器器壁处局部过热而导致的焦化,且有利于加速浓缩进程、提高清膏品质。
[0005]该中药清膏智能收膏装置虽然能够在线监测药液粘滞系数变化情况,从而精确判断临界点进行正确操作,但是仍然存在着如下技术问题:
[0006]1.恒速传动机构的电控变速箱和换向传动机构均固定连接在顶盖上,在中药清膏智能收膏装置工作时,顶盖会受热,在顶盖的隔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恒速传动机构和与其传动连接的动力源需要能够耐高温,这会显著增加设备成本。
[0007]2.恒速传动机构需要使用到电控变速箱和换向传动机构,导致恒速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熬煮浓缩设备,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熬煮浓缩设备,其主要可以包括导热容器、加热环、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和驱动机构;
[0011]所述导热容器用于盛装待收膏的药液,所述导热容器的上部连接有进料管、下部连接有出料管;
[0012]所述加热环用于加热所述导热容器;
[0013]所述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粘度传感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热容器的
顶部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粘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下部;
[001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管、活动塞和气泵;
[0015]所述导向管纵向固定在所述导热容器的顶部,所述导向管的上部设有气孔;
[0016]所述活动塞固定在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并与所述导向管滑动配合;
[0017]所述气泵连接有具有导气阀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
[0018]所述导气管的出口连接在所述导向管的下部,所述导向管下部内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和所述活动塞之间。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熬煮浓缩设备还包括PLC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活动塞的移动距离的激光位移传感器;
[0020]所述导气阀和所述排气阀均为电磁阀;
[0021]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顶部,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导气阀的控制端和所述排气阀的控制端。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上端敞口,并可拆卸连接有端盖,所述激光位移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端盖的下侧。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盖沿其周向固定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通过螺钉与所述导向管连接。
[00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管的上部内侧固定有挡块,所述挡块位于所述气孔和所述活动塞之间。
[002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塞上套设有密封环。
[00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环嵌设在所述导热容器的内壁中。
[00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容器的外壁上包覆有保温套。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9]1.本技术驱动机构的传动结构简单,设备的投入成本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高温对驱动机构的影响较小,驱动机构能够有效且持续地工作。
[0030]2.在粘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数据达到预定值时,只需打开出料管,便可及时出料。
[0031]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熬煮浓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3为图1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0036]图标:
[0037]1‑
导热容器,11

进料管,12

出料管,
[0038]2‑
加热环,
[0039]3‑
粘度系数测定机构,31

升降杆,32

粘度传感器,
[0040]4‑
驱动机构,41

导向管,411

气孔,412

限位块,413

挡块,42

活动塞,421

密封环,43

气泵,44

导气管,441

导气阀,45

排气管,451

排气阀,46

PLC控制器,47

激光位移传感器,48

端盖,481

连接耳,482

螺钉,
[0041]5‑
保温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熬煮浓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热容器、加热环、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和驱动机构;所述导热容器用于盛装待收膏的药液,所述导热容器的上部连接有进料管、下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加热环用于加热所述导热容器;所述粘度系数测定机构包括升降杆和粘度传感器,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导热容器的顶部活动密封连接,所述粘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升降杆的下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导向管、活动塞和气泵;所述导向管纵向固定在所述导热容器的顶部,所述导向管的上部设有气孔;所述活动塞固定在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并与所述导向管滑动配合;所述气泵连接有具有导气阀的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上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所述导气管的出口连接在所述导向管的下部,所述导向管下部内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导气管的出口和所述活动塞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熬煮浓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熬煮浓缩设备还包括PLC控制器和用于检测所述活动塞的移动距离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导气阀和所述排气阀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辜俊鑫黄力张庭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成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