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63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11
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钢模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装置,左右两侧相邻的定位装置可以进行可拆卸的对接;安装盒的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孔板,孔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安装盒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步前后移动的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可同步向后侧移出安装盒进入连接孔内;在通过本装置调整钢模板齐平时通过两个钢模板向贴合使两个安装盒同样贴合,两个对接柱便会自动移出,通过将对接柱连接到对接筒内后两个钢模板便处于齐平的状态,方便后期对钢模板进行组合;在拆卸时简单方便,通过按动第二按板并转动第二按板便可以控制对接柱和连接柱同步收回安装盒内,方便使用者后续使用。方便使用者后续使用。方便使用者后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模板作为方便混凝土浇筑的模具体系,在全国各地应用较普遍,适用于各种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可事先按设计要求将单个钢模板组拼成梁、柱、墙、楼板的大型模板,整体吊装就位,也可采用散装散拆方法,比较方便,具有施工方便,通用性强,易拼装,周转次数多的特点,在进行钢模板的组装时需要将每块钢模板边框的插销孔依次相互对应,如此才能方便在后续将相邻的钢模板进行固定,并且在组装时对相互组合的钢模板的高度平整度和板面平整度的要求较高,目前在对钢模板进行组装时由于钢模板的质量较重,在进行组装时对钢模板之间的调整对齐较为麻烦,不仅浪费人力,并且容易浪费施工时间,耽误工作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有效地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可相互组合的钢模板,每个所述钢模板的边框表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插销孔,所述钢模板的四角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装置,左右两侧相邻的所述定位装置可以进行可拆卸的对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孔板,所述孔板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安装盒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步前后移动的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可同步向后侧移出安装盒进入连接孔内;所述安装盒左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筒,所述安装盒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左右移动的对接柱,当两个所述定位装置相邻时所述对接柱可同步向右侧移出安装盒并进入相邻的对接筒内,所述安装盒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并转动的控制杆,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杆向下移动并转动控制杆可同步带动所述连接柱和所述对接柱向所述安装盒内部移动;所述安装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步向外侧往复移动的弧形螺纹板,所述支撑筒的后侧安装有可对所述弧形螺纹板进行单向制动的制动装置,在制动装置的制动下两个所述弧形螺纹板只能单向向内侧移动,两个所述弧形螺纹板的内侧共同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支撑柱,所述螺纹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筒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柱的前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内部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弹簧,所述第二推动弹簧的前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棘齿条,所述
第一棘齿条的上端分别啮合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棘齿板,所述第一棘齿板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滑块,所述第三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啮合弹簧,所述第一啮合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棘齿板与所述第一棘齿条的啮合下所述移动板只能单向向前侧移动,两个所述第一棘齿板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连动板,所述连动板与所述安装盒的上端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连动板的后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面块,所述第一斜面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连动板的内部,所述安装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块,所述安装滑块与所述连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滑块前侧的所述安装杆表面套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滑块和所述连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块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可相互对应的第二斜面块,所述第二斜面块与所述安装盒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块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块形态一致的第三斜面块,所述第三斜面块的后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三斜面块可在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三斜面块的上侧,所述第三斜面块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板。
[0008]优选的,所述孔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滑块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弹簧,所述第一推动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盒上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前侧设置有一个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前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非圆心为铰接有一个铰接杆,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铰接,所述转动板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爪,所述控制杆的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锥齿轮,所述控制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下连接爪相啮合的上连接爪,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板;所述控制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位于所述压板的下侧,所述第三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杆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对接柱的表面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位移板,所述位移板的底部与所述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位移板的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与所述安装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配合销轴,所述配合销轴与所述圆柱凸轮滑动配合,所述圆柱凸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第一配合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配合锥齿轮,当所述控制杆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一配合锥齿轮可与所述第二配合锥齿轮啮合;所述位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滑块,所述第三连接滑块与所述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推动弹簧,所述第三推动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位移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棘齿条,所述第二棘齿条的后侧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第二棘齿板,所述第二棘齿板与所述安装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棘齿板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啮合弹簧,所述第二啮合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棘齿条和所述第二棘齿板的啮
合下所述位移板只能单向向左侧移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棘齿板的下侧设置有一个摆动板,所述摆动板的右端与所述安装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板的右端下侧同轴心固定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摆动板的表面开设有直槽和弧槽,所述弧槽与所述连接齿轮同轴心并且所述弧槽与所述直槽相邻的一端与所述直槽接通,所述第二棘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销轴,所述连接销轴位于所述弧槽和直槽的接通口处,当所述摆动板的后侧摆动时可通过直槽与连接销轴的滑动配合下调动所述第二棘齿板向后侧移动与所述第二棘齿条脱离啮合,当所述摆动板向前侧摆动时所述弧槽会与连接销轴滑动配合且不对所述第二棘齿板产生影响;所述连接齿轮的左侧啮合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受压板,所述受压板与所述安装盒的右端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受压板的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可相互组合的钢模板(2),每个所述钢模板(2)的边框表面分别开设有多个插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板(2)的四角分别安装有可拆卸的定位装置,左右两侧相邻的所述定位装置可以进行可拆卸的对接;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有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的后侧安装有可前后移动的孔板(3),所述孔板(3)前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连接孔(4),所述安装盒(1)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步前后移动的连接柱(5),两个所述连接柱(5)可同步向后侧移出安装盒(1)进入连接孔(4)内;所述安装盒(1)左端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对接筒(72),所述安装盒(1)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可同步左右移动的对接柱(36),当两个所述定位装置相邻时所述对接柱(36)可同步向右侧移出安装盒(1)并进入相邻的对接筒(72)内,所述安装盒(1)的上端中部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并转动的控制杆(27),通过控制所述控制杆(27)向下移动并转动控制杆(27)可同步带动所述连接柱(5)和所述对接柱(36)向所述安装盒(1)内部移动;所述安装盒(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支撑筒(49),所述支撑筒(49)的下端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可同步向外侧往复移动的弧形螺纹板(54),所述支撑筒(49)的后侧安装有可对所述弧形螺纹板(54)进行单向制动的制动装置,在制动装置的制动下两个所述弧形螺纹板(54)只能单向向内侧移动,两个所述弧形螺纹板(54)的内侧共同螺纹连接有一个螺纹支撑柱(50),所述螺纹支撑柱(5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弹簧(51),所述连接弹簧(5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筒(49)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柱(5)的前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板(8),所述移动板(8)下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1)内部底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滑块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动弹簧(12),所述第二推动弹簧(12)的前端与所述安装盒(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8)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棘齿条(9),所述第一棘齿条(9)的上端分别啮合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一棘齿板(10),所述第一棘齿板(10)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滑块,所述第三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滑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啮合弹簧(11),所述第一啮合弹簧(11)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1)内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棘齿板(10)与所述第一棘齿条(9)的啮合下所述移动板(8)只能单向向前侧移动,两个所述第一棘齿板(10)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连动板(13),所述连动板(13)与所述安装盒(1)的上端滑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板(13)的后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斜面块(17),所述第一斜面块(17)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5),所述安装杆(15)滑动连接在所述连动板(13)的内部,所述安装杆(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滑块(14),所述安装滑块(14)与所述连动板(13)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滑块(14)前侧的所述安装杆(15)表面套有第一复位弹簧(1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滑块(14)和所述连动板(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块(17)的上侧设置有一个可相互对应的第二斜面块(18),所述第二斜面块(18)与所述安装盒(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块(17)的下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面块(18)形态一致的第三斜面块(19),所述第三斜面块(19)的后侧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杆(22),所述第三斜面块(19)可在所述第一限位杆(22)表面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限位杆(22)的表面套有第二复位弹簧(21),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1)位于所述第三斜面块(19)的上侧,所述第三斜面块(19)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配合板(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板(3)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滑块分别与所述安装盒(1)的上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滑块的后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推动弹簧(7),所述第一推动弹簧(7)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盒(1)上端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钢模板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8)的前侧设置有一个转动板(23),所述转动板(2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的前端与所述安装盒(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4)底部非圆心为铰接有一个铰接杆(26),所述铰接杆(26)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板(8)铰接,所述转动板(23)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爪(25),所述控制杆(27)的表面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配合锥齿轮(71),所述控制杆(2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可与所述下连接爪(25)相啮合的上连接爪(29),所述控制杆(2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按板(28);所述控制杆(2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压板(30),所述压板(30)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杆(31),所述第二限位杆(31)的上端与所述安装盒(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套有第三复位弹簧(32),所述第三复位弹簧(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雪莲江明胡来燕金永红方建敏方爱军应家勤程誉平桂贤斌程进好彭作为凌文辉仇灶明方强汪旻雯程晨方利云王超吴斌霞凌芳张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泓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