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60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运动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是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其中直行前走轮系统位于载车板的前侧,配合实现直线轨迹运动;转弯前走轮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前侧,配合实现转向运动;驱动轮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和外侧,与随动轮以穿过所述驱动轮轮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随动轮内设有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与内侧,与所述载车板以穿过所述随动轮轮芯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带动所述随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复杂,能耗大的问题,降低了驱动能耗,使用轴承替代离合器维持驱动轮与随动轮的不同速度,简化了机械设备的配置。设备的配置。设备的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运动控制系统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轮驱动前移的载车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生活的需要,车辆数量逐渐增多,所需要的停车位也逐渐增多,为了节省城市中用于停车的地块,立体车库应运而生,现有的立体车库种类分为升降横移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垂直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水平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多层循环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堆垛类机械式停车设备,垂直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简易升降类机械式停车设备以及汽车专用升降机等等。每一类的停车设备都有其对应地技术问题,基本问题首先是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在高峰取车时间用户需要依次等待每一辆车的取出后才可以开始取车,等待时间至少需要30分钟,其次是复杂结构带来的故障率高的问题,当立体停车库的设计越精细,所需要的设备与结构会越复杂,机械设备需要的动力能耗会越大,机械设备自身的检修保养,机械设备之间的关联控制系统的监控与维护,各个控制系统中的路线设计与检查都会相对传统停车场而言更加频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用于解决现有机械设备控制系统复杂,成本高,能耗大的问题,尽可能简化机械设备的设计,减少动力设备的配备,实现在同等功能效果下采用了更低成本的设备,阻止了更大的能耗。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包括载车板,直行前走轮系统,转弯前走轮系统,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旋转系统。其中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前侧,分布在所述载车板的内侧和外侧各一个,与所述载车板连接,配合所述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前侧,设置于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后方,分布在所述载车板的内侧和外侧各一个,与所述载车板连接,配合所述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和旋转系统实现转向运动;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和外侧,与所述随动轮以穿过所述驱动轮轮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驱动轮;所述随动轮内设有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与内侧,与所述载车板以穿过所述随动轮轮芯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带动所述随动轮。
[0005]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包括载车板,直行前走轮系统,转弯前走轮系统,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旋转系统,其中直行前走轮系统和转弯前走轮系统一前一后设置在载车板的前侧,直行前走轮系统在前,转弯前走轮系统在后,当载车板直线运动时在前的直行前走轮系统所需要控制调整方向的力较小,转弯时更灵活,当载车板转向运动时在后的转弯前走轮系统在控制变换方向时所需要的力矩较小,转弯时更省力,直行前
走轮系统在载车板沿轨道直行的运动轨迹中托举载车板并引导载车板行进的功能;转弯前走轮系统实现载车板在转向运动时引导载车板多方向转动的效果,在载车板不在预设的转向运动轨迹上行进时,转弯前走轮系统中的升降装置将轮子升起,防止转弯前走轮中的轮子对载车板在直线运动轨迹产生转向引导。
[0006]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和外侧,与所述随动轮以穿过所述驱动轮轮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随动轮均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其中所述驱动轮位于外侧,所述随动轮位于内侧,所述随动轮与所述驱动轮轮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轴承和齿轮,第一轴承分为内圈和外圈,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着所述驱动轮和齿轮,齿轮套在第一轴承的外圈上,即齿轮随驱动轮一起转动,此时,齿轮与第一轴承外圈的运动不会传递到中心轴上,从而实现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中心轴保持不同运动速度的效果。
[0007]所述随动轮内设有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与内侧,与所述载车板以穿过所述随动轮轮芯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带动所述随动轮。所述随动轮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分为内圈和外圈,第二轴承内圈套在穿过所述随动轮轮芯的连接轴上,第二轴承外圈套在所述随动轮轮芯上,此时,随动轮会转动而连接轴不会转动,随动轮与第二轴承外圈的运动不会传递到连接轴上,从而实现随动轮与所述连接轴保持不同运动速度的效果。所述连接轴与所述中心轴以所述齿轮相连,从而实现所述驱动轮与所述随动轮在没有离合器的情况下实现不同运动速度的效果。
[0008]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横移控制滑轨,横移控制滑块,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内侧,配合所述旋转系统,直行前走轮系统,驱动轮,随动轮实现直线运动。所述载车板的运动轨迹为直线运动

转向运动

直线运动之间的往复运动,当所述载车板开始转向运动前的直线运动时,所述载车板在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驱动轮和所述随动轮的状态下实现直线运动,此时所述控制系统不发生作用;当所述载车板行进到转向运动后的直线运动时,所述旋转系统控制所述载车板旋转到预定位置时,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自动切换为直行前走轮系统,所述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脱离控制所述横移控制滑块,此时横移控制滑块在所述横移控制滑轨上运行,完成直线运动的承载力及运动方向的需要。
[0009]所述旋转系统包括旋转位置控制系统和固定于地面的旋转锁定及转向从动轮运动轨道系统,所述旋转系统配合所述控制系统,转弯前走轮系统,驱动轮,随动轮实现转向运动。所述载车板的运动轨迹为直线运动

转向运动

直线运动之间的往复运动,当所述载车板开始转向运动时,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随所述载车板运动至所述旋转锁定系统前,此时,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与所述旋转锁定系统扣合锁定,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切换至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所述驱动轮在所述驱动系统的带动下,带动所述载车板绕扣合锁定位做转向运动,所述随动轮在第二轴承的作用下不受所述驱动轮速度影响相对地面自由转动。
[0010]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位于载车板内侧边距离载车板前侧五分之三的位置。所述载车板前侧的设备较少,后侧的设备较多,前侧只有内外两侧的直行前走轮系统和转弯前走轮系统,后侧有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和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还有连接驱动轮与随动轮的两个轴承,中心轴、齿轮和连接轴。当载车板整块绕位于内侧的卡扣锁定位旋转
时,为了保持整块载车板的重量平衡,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需要设置在载车板偏后侧的位置。
[0011]所述旋转位置控制系统距离所述驱动轮中心的距离几乎等于距离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的中心距离。由于载车板在转向运动中需要绕位于载车板内侧的卡扣锁定位旋转,因此要保持力矩的平衡,旋转半径需要接近一致。
[0012]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驱动轮,设置于所述载车板尾部的后方。后置驱动能使载车板重量分配接近于均衡,整车行驶稳定性相对较高;当载车板在加速时由于惯性的作用使得整个载车板重心向后转移,重力集中在车辆尾部,从而使后轮的下压力增大产生更大的地面附着力;当地面较滑时,同时负责转向和动力的轮子附着力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包括载车板,直行前走轮系统,转弯前走轮系统,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旋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前侧,分布在所述载车板的内侧和外侧各一个,与所述载车板连接,配合所述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实现直线轨迹运动;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前侧,设置于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后方,分布在所述载车板的内侧和外侧各一个,与所述载车板连接,配合所述驱动轮,随动轮,驱动系统和旋转系统实现转向运动;所述驱动轮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和外侧,与所述随动轮以穿过所述驱动轮轮芯的中心轴连接,所述中心轴上设有第一轴承,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驱动轮;所述随动轮内设有第二轴承,位于所述载车板的后侧与内侧,与所述载车板以穿过所述随动轮轮芯的连接轴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带动所述随动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横向移动位置控制系统,横移控制滑轨,横移控制滑块,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载车板内侧,配合所述旋转系统,所述直行前走轮系统,所述转弯前走轮系统,所述驱动轮,所述随动轮实现直线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轮驱动移转的载车板,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家海梁锦赵春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建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