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41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包括阀体,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多径连接机构,多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承载环,第一连接管固定装配于承载环端部,第二连接管滑动套设于第一连接管外侧,第三连接管滑动套设于第二连接管外侧,且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内侧均设有连接螺纹,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前端均固定装配有第一防脱环,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后端内侧均设有与第一防脱环匹配的第二防脱环,通过设置多径连接机构,使得同一止回阀可以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可以实现不同口径管道之间的连接与止回。回。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用止回阀


[0001]本技术属于止回阀
,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用止回阀。

技术介绍

[0002]止回阀是指启闭件为圆形阀瓣并靠自身重量及压力产生动作来阻断介质倒流的一种阀门,现有的止回阀一般只能适应同一口径大小的管道,在需要对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进行连接和止回时,需要在安装止回阀的同时还要安装变径接头,这样会提高了安装使用的成本,也会增加就安装步骤,从而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管道用止回阀,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多径连接机构;
[0006]所述多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承载环,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装配于所述承载环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所述第三连接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内侧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前端均固定装配有第一防脱环,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后端内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防脱环匹配的第二防脱环。
[0007]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分别由小到大对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所述承载环用于承载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螺纹用于连接各个连接管和管道,所述第一防脱环和所述第二防脱环可以相互配合,防止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滑脱。
[0008]所述第一防脱环前端分别固定装配有第一止水橡胶圈。
[0009]所述第二防脱环内侧均设有固定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后端外侧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后端外侧均设有与固定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固定外螺纹。
[0010]所述承载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对应的止水槽,所述止水槽内部固定装配有第二止水橡胶圈,所述第二连接管后端设有与所述止水槽匹配的止水凸环。
[0011]所述承载环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管对应的磁铁环,且所述第三连接管内部为钢铁材质。
[0012]通过设置多径连接机构,使得同一止回阀可以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可以实现不同口径管道之间的连接与止回。
附图说明
[0013]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管道用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管道用止回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8]阀体100、第一连接管200、第二连接管201、第三连接管202、承载环203、连接螺纹204、第一防脱环205、第二防脱环206、第一止水橡胶圈207、第二止水橡胶圈208、止水凸环209、磁铁环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包括阀体100,阀体100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多径连接机构;
[0022]多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200、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阀体100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承载环203,第一连接管200固定装配于承载环203端部,第二连接管201滑动套设于第一连接管200外侧,第三连接管202滑动套设于第二连接管201外侧,且第一连接管200、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内侧均设有连接螺纹204,第一连接管200和第二连接管201前端均固定装配有第一防脱环205,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后端内侧均设有与第一防脱环205匹配的第二防脱环206。
[0023]第一连接管200、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分别由小到大对应不同直径大小的管道,承载环203用于承载第一连接管200,连接螺纹204用于连接各个连接管和管道,第一防脱环205和第二防脱环206可以相互配合,防止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滑脱。
[0024]第一防脱环205前端分别固定装配有第一止水橡胶圈207,第一止水橡胶圈207可以在被按压抵接时变形堵住连接缝隙,防止漏水。
[0025]第二防脱环206内侧均设有固定内螺纹,第一连接管200后端外侧和第二连接管201后端外侧均设有与固定内螺纹相互匹配的固定外螺纹,这样可以使得第二连接管201和第三连接管202在不使用时能够固定在第一连接管200外侧。
[0026]承载环203设有与第三连接管202对应的磁铁环300,且第三连接管202内部为钢铁材质,这个可以使得在使用第二连接管201时,第三连接管202能够被吸附在承载环203处,而不是固定在第二连接管201外侧,可以减少第二连接管201的负重,同时方便安装和接口的检修。
[0027]本实施例,在使用第一连接管200口径的管道时,可以直接通过连接螺纹204进行连接,在使用第二连接管201时,先把第三连接管202旋转使其脱离第二连接管201,然后在旋转第二连接管201使其脱离第一连接管200,再把第二连接管201滑动到第二连接管201上的第二防脱环206和第一连接管200上的第一防脱环205抵接,这样就可以使第二连接管201内侧的连接螺纹204露出,就可以使其和管道进行连接,在使用第三连接管202时,可以旋转第三连接管202使其脱离第二连接管201,使第三连接管202上的第二防脱环206和第二连接
管201上的第一防脱环205抵接,然后就可以连接管道,可以更加情况使得阀体100两端连接不同口径大小的管道,在止回的同时,也能实现变径。
[0028]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多径连接机构,使得同一止回阀可以适应不同口径的管道,可以实现不同口径管道之间的连接与止回。
[0029]实施例二:
[0030]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一种管道用止回阀进行进一步说明,承载环203开设有与第二连接管201对应的止水槽,止水槽内部固定装配有第二止水橡胶圈208,第二连接管201后端设有与止水槽匹配的止水凸环209。
[0031]本实施例,在使用第三连接管202时,因为第一连接管200上的第一止水橡胶圈207得不到抵接,水会流进第一连接管200与第二连接管201之间的缝隙,此时第二连接管201后端的水凸环209抵接第二止水橡胶圈208,使的水不会泄漏到外侧。
[0032]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对称设有多径连接机构;所述多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阀体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装配有承载环,所述第一连接管固定装配于所述承载环端部,所述第二连接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外侧,所述第三连接管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侧,且所述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内侧均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前端均固定装配有第一防脱环,所述第二连接管和所述第三连接管后端内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防脱环匹配的第二防脱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用止回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昌江唐庆维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恒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