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630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特性以及配电网的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在不同时间阶段对应的第二运行特性,确定配电网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以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结合所述配电网的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确定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分别为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中的配电指标分配对应的评估矩阵,基于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以及对应的评估矩阵,通过预设的排序算法,确定最优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平衡协调电网中的各类可调控资源。的方法能够平衡协调电网中的各类可调控资源。的方法能够平衡协调电网中的各类可调控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各类分布式资源接入配电网,增大了配电网的功率波动,改变了潮流方向,使得传统配电网的“被动接入”运行方式无法满足调度的需求。大量间歇性、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造成潮流无序流动、电压波动加剧甚至越限,威胁到区域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入了风电、光伏的电网的影响因素众多、情况复杂,导致在电网出现波动时,很难对电网进行快速的响应。
[0003]申请号为201611208979.7,专利名称为一种电网分区间的电力平衡方法及装置,公开了:对目标区域内的电网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电网分区;基于每个电网分区的电源出力功率、联络线功率及负荷占用功率计算每个电网分区的出力平衡状态;将出力平衡状态为富裕状态的电网分区多余的出力功率传输至出力平衡状态为紧张状态的电网分区,实现电网分区间的电力平衡。
[0004]其虽然是将多余的出力功率传输至出力平衡较为紧张的区域,但是其基于每个所述电网分区的电源出力功率、联络线功率及负荷占用功率计算每个所述电网分区的出力平衡状态,确定出力平衡状态的方式较为简单,而实际应用中,电力平衡影响因素众多,情况较为复杂,现在方法所确定的出力平衡状态与真实出力情况不符,误差的影响不可忽视;同时,误差导致的功率波动也影响着配电网的安全运行,甚至通过联络线影响到相连的上级输电网。
[0005]专利技术于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也即平衡协调电网中的各类可调控资源。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特性以及所述配电网的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运行特性,确定所述配电网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其中,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和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配电调控成本;以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结合所述配电网的
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确定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分别为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中的配电指标分配对应的评估矩阵,基于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以及对应的所述评估矩阵,通过预设的排序算法,确定最优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
[000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特性以及所述配电网的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运行特性,确定所述配电网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特性,分别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折旧成本和循环寿命损耗成本,基于所述运行维护成本、所述折旧成本和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损耗系数,构建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根据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运行特性,分别确定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投资成本、环境成本、启动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联合系数,构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基于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确定所述配电网的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构建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其中,C1表示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a、b、c分别表示所述运行维护成本、所述折旧成本和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损耗系数;p1表示所述运行维护成本,M表示系统调度周期所含时段数,N表示所述储能系统中储能单元的数量,K
i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在时段i的出力,E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储能容量;p2表示所述折旧成本,Z
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的投资成本,L
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的使用年限;p3表示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L表示最大等效循环次数,u表示循环偏置参数,r
i
表示第i次循环损耗系数,R
i
表示第i次循环放电剩余容量;所述构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
;;其中,C2表示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d、e、f分别表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投资成本、环境成本、启动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联合系数;p4表示所述投资成本,n表示分布式资源的生命周期,H
i
表示运行第i年的能够折现的资本值,s表示分布式资源设备对应的净现值,H0表示初始资本值;p5表示所述环境成本,m表示污染物种类,表示第i种污染物对应的治理费用,表示第i种污染物对应的排放系数,P
h
表示分布式资源的排放功率;p6表示所述启动成本,G0表示启动所耗费能量,v表示启动能量消耗费用,表示停机小时数,表示启动时间常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确定所述配电网的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其中,CE表示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
[00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其中,MU表示综合配电调控成本最低的目标,min MU表示求解最低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T表示调控周期,CE表示综合配电调控成本,R表示贴现率,F表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数量,P
ij
表示第i种分布式资源在调控周期为j的出力,表示调控周期时间长度,E表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目标电量;所述配电网的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包括功率平衡约束、机组出力约束、备用容量约束、潮流约束以及储能的运行约束中至少一种。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结合所述配电网的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确定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包括:根据所述配电网的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设定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的许可度因子,确定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的满意度值;基于所述许可度因子以及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的满意度值,确定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的隶属度值;基于所述隶属度值将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转换为多个序列线性方程组,并将所述多个序列线性方程组作为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别为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中的配电指标分配对应的评估矩阵,基于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以及对应的所述评估矩阵,通过预设的排序算法,确
定最优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包括:通过预设规范化评估矩阵和标准权重向量求解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中的配电指标分配对应的所述评估矩阵;求解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对应的最大评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特性以及所述配电网的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运行特性,确定所述配电网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其中,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和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配电调控成本;以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结合所述配电网的源侧和荷侧预设的约束条件,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所述配电调控目标函数,确定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分别为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中的配电指标分配对应的评估矩阵,基于所述多种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以及对应的所述评估矩阵,通过预设的排序算法,确定最优电力平衡调控配电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配电网的储能系统对应的第一运行特性以及所述配电网的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第二运行特性,确定所述配电网的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根据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运行特性,分别确定所述储能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折旧成本和循环寿命损耗成本,基于所述运行维护成本、所述折旧成本和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损耗系数,构建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根据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运行特性,分别确定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投资成本、环境成本、启动成本以及各自对应的联合系数,构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基于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确定所述配电网的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储能系统对应的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其中,C1表示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a、b、c分别表示所述运行维护成本、所述折旧成本和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对应的损耗系数;p1表示所述运行维护成本,M表示系统调度周期所含时段数,N表示所述储能系统中储能单元的数量,K
i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在时段i的出力,Emax表示所述储能系统的额定储能容量;p2表示所述折旧成本,Z
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的投资成本,L
j
表示第j个储能单元的使用年限;p3表示所述循环寿命损耗成本,L表示最大等效循环次数,u表示循环偏置参数,r
i
表示
第i次循环损耗系数,R
i
表示第i次循环放电剩余容量;所述构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对应的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其中,C2表示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d、e、f分别表示所述各类型分布式资源的投资成本、环境成本以及启动成本对应的联合系数;p4表示所述投资成本,n表示分布式资源的生命周期,H
i
表示运行第i年的能够折现的资本值,s表示分布式资源设备对应的净现值,H0表示初始资本值;p5表示所述环境成本,m表示污染物种类,表示第i种污染物对应的治理费用,表示第i种污染物对应的排放系数,P
h
表示分布式资源的排放功率;p6表示所述启动成本,G0表示启动所耗费能量,v表示启动能量消耗费用,表示停机小时数,表示启动时间常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配电调控成本、所述第二配电调控成本,确定所述配电网的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包括:按照如下公式确定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其中,CE表示所述综合配电调控成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公式构建所述配电调控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豆书亮王瑾蔡振华王波陈东海管金胜王猛赵冰冰杜轶轩朱楠张志雄邬航杰严勇朱建平段文强胡尊卿郭帆徐宏健柯珂张威郝杰徐雨哲陈一平陈超委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