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612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转运车上设有接头Ⅰ和接头Ⅱ,转运车为密封结构,电池极片放置在转运车中,转运车通过接头Ⅰ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转运车通过接头Ⅱ与车间干燥气体管道连通。转运前,转运车通过接头Ⅰ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将转运车内部气体抽出,使转运庄之内的极片处于真空状态;转运至叠片车间后,推到指定工作区域搁置,需要添加极片至叠片设备时,利用车间干燥气管道,快速接通干燥气阀门,卸掉转运装置内部真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可用于叠片锂离子电池极片转运、长时间停放;杜绝水分、粉尘对极片的影响;保证极片不因转运、停放受到水分、粉尘等因素污染,影响后续锂电池各项电性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


[0001]本技术电池制造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次可充、放锂离子电池,在当前工业应用广泛;锂电行业迎来持续高速发展时机,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影响锂电池电性能三大要素“水分、粉尘、毛刺”,依然是目前锂电制造商需要去关注、探讨、解决的问题;针对制造过程中的三大要素,各公司对极片制作、转运作出各种防护和控制要求,以保证锂电池后续各种电性能。
[0003]叠片工艺锂离子电池,在叠片前,需要将正、负极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五金模切设备或激光模切设备,冲切出符合产品要求的极片,由于极片冲切车间和叠片车间,不属于同一个车间,需要将极片进行转运;在极片冲切车间,为防止正、负极在冲切时,引起的正、负极粉尘交叉吸附,影响锂电池后续电性能;因此在正、负极冲切时,各自有独立的车间作业;极片运转至叠片车间后,正、负极片放置在各自的物料架上,没有做粉尘交叉吸附防护和空气中湿度水分的防护,对锂电池后续电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0004]极片转运至叠片车间后,由于设备故障、电、气保障装置故障等原因,会造成极片长时间放置在物料架上,理论上来说,叠片车间的湿度控制,不会对极片吸潮有太大影响,但任何空间室温控制,湿度不能达到绝对值,长时间对极片没有控湿、控粉尘的防护,必然有一定极片吸潮及正、负极粉尘交叉吸附因素存在;造成后续锂电池电性能出现异常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电池极片转运装置,该装置用于叠片锂离子电池极片转运、长时间停放;杜绝水分、粉尘对极片的影响;保证极片不因转运、停放受到水分、粉尘等因素污染,影响后续锂电池各项电性能。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所述转运车上设有用于与真空管道连接的接头Ⅰ和用于与干燥气体管道连接的接头Ⅱ,转运车为密封结构,电池极片放置在转运车中,转运车通过接头Ⅰ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转运车通过接头Ⅱ与车间干燥气体管道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转运车内部真空的真空压力显示表,真空压力显示表安装在转运车上且与转运车内部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包括箱体和门,门上设有玻璃窗口,门转动连接在箱体上,门的四周设有密封胶条。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内部设有支撑板Ⅰ和支撑板Ⅱ,支撑板Ⅰ安装在转运车内部的底板上,支撑板Ⅱ的两端部安装在转运车的两侧内壁上,支撑板Ⅱ位于转运车内部的中部,将转运车分为上下两层。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Ⅰ与支撑板Ⅱ的结构相同,支撑板Ⅰ与支撑板Ⅱ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螺丝孔和挡板,挡板通过紧固件与螺丝孔配合可调节的连接在支撑板Ⅰ或支撑板Ⅱ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为“L”铝合金条,“L”铝合金条的一条边上设有腰型孔,L”铝合金条通过紧固件穿过腰型孔和螺丝孔可调节的连接在支撑板Ⅰ或支撑板Ⅱ上,“L”铝合金条的另一条边与支撑板Ⅰ或支撑板Ⅱ垂直,极片放置在支撑板Ⅰ或支撑板Ⅱ上,极片的边缘与“L”铝合金条的垂直边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装置还包括移动轮和推手,移动轮设置在转运车的底部,推手设置在转运车的侧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门上设有把手。
[0014]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为:
[0015]1、本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可用于叠片锂离子电池极片转运、长时间停放;杜绝水分、粉尘对极片的影响;保证极片不因转运、停放受到水分、粉尘等因素污染,影响后续锂电池各项电性能。
[0016]2、本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结构简单,单人可以轻松操作工装转运;可以保证极片在转运过程中杜绝空气中游离粉尘吸附;极片转运后,在搁置期间,保证极片处于真空状态,杜绝在有一定湿度环境下,极片水分得到有效控制;与负极极片共同放置的车间,能有效控制粉尘交叉吸附,保证极片质量,在后续使用中不影响产品最后电性能,提高车间工作场所有效利用率;对长时间极片搁置,有较好的水分控制及环境场所粉尘吸附防护。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门结构示意图。
[0022]上述图中的标记分别为:1、转运车;11、箱体;12、门;13、玻璃窗口;14、把手;2、真空压力显示表;3、接头Ⅰ;4、接头Ⅱ;5、挡板;61、支撑板Ⅰ;62、支撑板Ⅱ;7、推手;8、移动轮;9、螺丝孔;10、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技术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平面方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包括转运车1,所述转运车1上设有用于与真空管道连接的接头Ⅰ3和用于与干燥气体管道连接的接头Ⅱ4,转运车1为密封结构,电池极片放置在转运车中,转运车1通过接头Ⅰ3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转运车1通过接头Ⅱ4与
车间干燥气体管道连通。转运前,转运车1通过接头Ⅰ3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将转运车1内部气体抽出,使转运庄之内的极片处于真空状态;转运至叠片车间后,推到指定工作区域搁置,需要添加极片至叠片设备时,转运车1通过接头Ⅱ4与车间干燥气体管道连通,利用车间干燥气管道,快速接通干燥气阀门,卸掉转运装置内部真空,极片添加完后。利用车间真空管道,再次使转运装置内部极片处于真空状态。本技术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可用于叠片锂离子电池极片转运、长时间停放;杜绝水分、粉尘对极片的影响;保证极片不因转运、停放受到水分、粉尘等因素污染,影响后续锂电池各项电性能。
[0025]为防止转运装置抽真空时,真空压力过度,造成转运装置变形等不良现象,可在转运装置装上真空压力表,根据真空压力表显示值,判定转运装置抽真空状态。具体的,转运车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转运车1内部真空的真空压力显示表2,真空压力显示表2安装在转运车1上且与转运车内部连通。
[0026]转运装置还包括移动轮8和推手7,移动轮8设置在转运车1的底部,推手7设置在转运车1的侧部,操作简单,一个人可以推动工装,进行极片转运。
[0027]转运车1包括箱体11和门12,门12上设有玻璃窗口13,门12转动连接在箱体11上,门12的四周设有密封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车(1),所述转运车(1)上设有用于与真空管道连接的接头Ⅰ(3)和用于与干燥气体管道连接的接头Ⅱ(4),转运车(1)为密封结构,电池极片放置在转运车中,转运车(1)通过接头Ⅰ(3)与车间真空管道连通,转运车(1)通过接头Ⅱ(4)与车间干燥气体管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上还设有用于检测转运车(1)内部真空的真空压力显示表(2),真空压力显示表(2)安装在转运车(1)上且与转运车内部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包括箱体(11)和门(12),门(12)上设有玻璃窗口(13),门(12)转动连接在箱体(11)上,门(12)的四周设有密封胶条。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池极片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车(1)内部设有支撑板Ⅰ(61)和支撑板Ⅱ(62),支撑板Ⅰ(61)安装在转运车(1)内部的底板上,支撑板Ⅱ(62)的两端部安装在转运车(1)的两侧内壁上,支撑板Ⅱ(62)位于转运车(1)内部的中部,将转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清世漆胜辉王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信义电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