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合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609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2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合器械。该夹合器械包括:基座、弹片结构和至少两个夹合结构。基座包括夹持座和穿设于夹持座中的芯轴。弹片结构设置于夹持座内,弹片结构包括相连接形成V形的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第一弹片部包括第一孔,第二弹片部包括第二孔,芯轴穿设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中。各夹合结构可在不同目标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在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小至解除芯轴与第一孔的孔壁、第二孔的孔壁之间的抵接状态。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在未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大至使得芯轴与第一孔的孔壁、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抵接状态。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使得夹合器械锁定更加稳固,更加不易发生夹合器械移位的问题。更加不易发生夹合器械移位的问题。更加不易发生夹合器械移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合器械


[0001]本申请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夹合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瓣膜指心房与心室之间或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等常见发病为瓣膜关闭不全。以二尖瓣为例,位于左心室和左心房之间的瓣膜称为二尖瓣。在二尖瓣发生病变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二尖瓣反流的问题,即在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难以闭合,导致血液从左心室反流入左心房。二尖瓣反流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0003]目前,抑制瓣膜(例如,二尖瓣、三尖瓣等)反流主要的手段包括通过微创路径植入夹合器械的方式。但是,当前的夹合器械锁定不够稳固,容易出现夹合器械移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夹合器械,用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夹合器械锁定不够稳固,容易出现夹合器械移位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合器械,包括:基座,包括夹持座和穿设于夹持座中的芯轴;弹片结构,设置于所述夹持座内,包括相连接形成V形的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所述第一弹片部包括第一孔,第二弹片部包括第二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至少两个夹合结构,各所述夹合结构可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在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小至解除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的抵接状态,以允许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夹持座沿轴向移动,带动所述夹合结构转换至任意所述目标状态;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在未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大至使得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抵接状态,以限制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夹持座沿轴向移动,保持所述夹合结构处于所述目标状态。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夹合器械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连接,且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带动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朝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一自由端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夹角变小至解除所述抵接状态。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解锁结构包括拉线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卡接槽,所述拉线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拉线在受力状态下驱动所述连接件,以使所述连接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弹片部一侧,并带动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朝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一自由端运动。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件为连接环,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一自由端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连接环依次穿过所述两个第一固定孔和所述两个第二固定孔,且所述连接环弯折形成所述卡接槽。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线包括沿所述芯轴的轴向设置的主体部、以及自所述主体部弯折延伸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穿过所述通孔,并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线由条形板材弯折形成,且具有半环结构,所述半环结构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片部朝向所述第二弹片部的方向弯曲设置,所述第二弹片部朝向所述第一弹片部的方向弯曲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座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弹片部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连接部分卡持于所述凹槽内。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夹持座的内壁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之间,以限制所述弹片结构移出所述夹持座。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夹持座的内壁,且所述固定柱平行于所述第一弹片部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弹片部所在平面。
[00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在本申请提供的夹合器械中,由于弹片结构设置于夹持座内,弹片结构包括相连接形成V形的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第一弹片部包括第一孔,第二弹片部包括第二孔,芯轴穿设于第一孔和第二孔中,在受力状态下,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闭合(即,夹角变小),解除芯轴与第一孔的孔壁、第二孔的孔壁之间的抵接状态,芯轴可以通过第一孔和第二孔自由运动,夹合结构可以自由的张开和闭合,各夹合结构13的夹角可任意调节,此时,夹合器械100处于解锁状态;在未受力状态下,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打开(即,夹角变大),第一孔和第二孔朝不同方向发生倾斜(例如,第一孔朝逆时针方向发生倾斜,第二孔朝顺时针方向发生倾斜),使得芯轴与第一孔的孔壁、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抵接状态,限制芯轴运动,各夹合结构分别夹合瓣膜的不同瓣叶,各夹合结构的夹角保持在目标夹角(即,各夹合结构保持在目标状态),以使不同瓣叶之间的夹角保持在目标夹角,此时,夹合器械处于锁定状态。通过植入上述夹合器械,利用上述夹合器械的各夹合结构分别夹合瓣膜的不同瓣叶,且当处于锁定状态时,各夹合结构分别朝基座靠拢,以使夹合在各夹合结构中的各瓣叶之间的返流间隙减小,从而达到减小返流的目的。
[0016]并且,由于第一孔和第二孔朝不同方向发生倾斜(例如,第一孔朝逆时针方向发生倾斜,第二孔朝顺时针方向发生倾斜),第一孔和第二孔对芯轴施加的力相互抵消,既能够保证芯轴与弹片结构相对静止,又可以避免芯轴发生倾斜,夹合器械锁定更加稳固,更加不易发生夹合器械移位的问题。
[0017]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
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合器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合器械的爆炸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合器械中除夹合结构以外的其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沿图3中A

A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合器械中弹片结构和解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夹合器械中夹持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100

夹合器械;11

基座;111

夹持座;111a

通孔;111b

凹槽;111c

固定件;112

芯轴;113

调节座;12

弹片结构;121

第一弹片部;121a

第一孔;121b

第一固定孔;122

第二弹片部;122a

第二孔;122b

第二固定孔;13

夹合结构;131

主夹臂;132

辅夹臂;133

枢转臂;14

解锁结构;14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合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包括夹持座和穿设于夹持座中的芯轴;弹片结构,设置于所述夹持座内,包括相连接形成V形的第一弹片部和第二弹片部,所述第一弹片部包括第一孔,第二弹片部包括第二孔,所述芯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中;至少两个夹合结构,各所述夹合结构可在不同目标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在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小至解除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的抵接状态,以允许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夹持座沿轴向移动,带动所述夹合结构转换至任意所述目标状态;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在未受力状态下夹角变大至使得所述芯轴与所述第一孔的孔壁、所述第二孔的孔壁之间形成抵接状态,以限制所述芯轴相对于所述夹持座沿轴向移动,保持所述夹合结构处于所述目标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合器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结构,所述解锁结构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连接,且用于在受力状态下带动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朝所述第一弹片部的第一自由端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弹片部和所述第二弹片部夹角变小至解除所述抵接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合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结构包括拉线以及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卡接槽,所述拉线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拉线在受力状态下驱动所述连接件,以使所述连接件抵接于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端远离所述第一弹片部一侧,并带动所述第二弹片部的第二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炳跃戴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