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连英专利>正文

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88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输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小孩固定在座椅上和为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便利的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包括有底座、安装座、第一滑杆、第一安装架、座椅和第二滑杆等;底座顶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安装座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座椅。通过设有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能够将孩子固定在座椅上,防止小孩打针乱动把手往后缩回导致针头发生偏移使得针头搓破血管,便于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刺。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辅助输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输液是把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等用特殊的装置通过静脉血管输送到体内,以补充体液并纠正体内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0003]小儿输液在小儿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为小儿输液时患儿容易乱动,给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会影响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的发挥,护士稍有不慎,便容易引起护患纠纷。因此在输液时,家长需要按着小孩的手或者头部让孩子不要乱动,但是家长可能会按不住小孩,小孩乱动会把手往后缩回导致针头发生偏移使得针头搓破血管,导致漏针,进而引起肿胀,给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不便。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将小孩固定在座椅上和为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便利的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小孩打针乱动把手往后缩回导致针头发生偏移使得针头搓破血管,导致漏针,进而引起肿胀,给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不便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小孩固定在座椅上和为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带来便利的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
[0006]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包括有底座、安装座、第一滑杆、第一安装架、座椅、第二滑杆、放置架、松紧带、固定架和第一把手,底座顶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安装座,安装座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两个安装座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顶部安装有座椅,座椅底部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两端均连接有放置架,放置架顶部均连接有松紧带,放置架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架,放置架前侧均安装有第一把手。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有齿条、第二安装架、棘爪、齿轮、安装板、接触块、第一扭力弹簧、连接杆和棘轮,第一安装架一侧前后对称设有齿条,安装座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上均连接有棘爪,第二安装架上均连接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齿轮一侧固接有棘轮,第二安装架前侧均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均连接有接触块,接触块与安装板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安装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杆。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有电机、凸轮、连接座和第一连接板,第一安装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凸轮两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座椅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相邻的第一连接板连接。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导套、卡杆、第一弹性件、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把手,两侧放置架均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固接有卡杆,放置架底部均焊接有导套,导套与第二连接板接触,卡杆与导套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弹性件,第二连接板前侧均连接有第二把手。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三安装架、第三滑杆、第二弹性件、限位板、斜型杆和下压杆,放置架上焊接有第三安装架,第三安装架上滑动式连接有第三滑杆,第三滑杆和第三安装架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弹性件,上方第三滑杆前侧安装有限位板,下方第三滑杆前侧连接有斜型杆,斜型杆上连接有下压杆,下压杆与固定架连接,放置架上连接有限位机构。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放置机构,放置机构包括有第四安装架和挂杆,座椅后部固接有第四安装架,第四安装架上连接有挂杆。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放松机构,放松机构包括有转轴、踏板和第二扭力弹簧,座椅前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转动式连接有踏板,踏板与转轴之间均连接有第二扭力弹簧。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有固定机构和限位机构,能够将孩子固定在座椅上,防止小孩打针乱动把手往后缩回导致针头发生偏移使得针头搓破血管,便于护士进行静脉穿刺。
[0014]2、通过设有调节机构和升降机构,能够便于调整座椅的高度和宽度,使得座椅能够适用于不同体型和不同高度的孩子。
[0015]3、通过设有放置机构,能够将吊瓶挂在挂杆上,便于护士给小孩输液。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架、松紧带和固定架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机构A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本专利技术调节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机构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为本专利技术放松机构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为本专利技术放松机构B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为:1、底座,2、安装座,3、第一滑杆,4、第一安装架,5、座椅,6、第二滑杆,7、放置架,8、松紧带,9、固定架,10、第一把手,11、升降机构,1101、齿条,1102、第二安装架,1103、棘爪,1104、齿轮,1105、安装板,1106、接触块,1107、第一扭力弹簧,1108、连接杆,1109、棘轮,12、调节机构,1201、电机,1202、凸轮,1203、连接座,1204、第一连接板,13、固定机构,1301、导套,1302、卡杆,1303、第一弹性件,1304、第二连接板,1305、第二把手,14、限位机构,1401、第三安装架,1402、第三滑杆,1403、第二弹性件,1404、限位板,1405、斜型杆,
1406、下压杆,15、放置机构,1501、第四安装架,1502、挂杆,16、放松机构,1601、转轴,1602、踏板,1603、第二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专利技术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3]实施例1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如图1

16所示,包括有底座1、安装座2、第一滑杆3、第一安装架4、座椅5、第二滑杆6、放置架7、松紧带8、固定架9和第一把手10,底座1顶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能够便于安装第一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安装座(2)、第一滑杆(3)、第一安装架(4)、座椅(5)、第二滑杆(6)、放置架(7)、松紧带(8)、固定架(9)和第一把手(10),底座(1)顶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内均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滑杆(3),两个安装座(2)右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第一安装架(4),第一安装架(4)顶部安装有座椅(5),座椅(5)底部前后对称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滑杆(6),第二滑杆(6)两端均连接有放置架(7),放置架(7)顶部均连接有松紧带(8),放置架(7)一侧均连接有固定架(9),放置架(7)前侧均安装有第一把手(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升降机构(11),升降机构(11)包括有齿条(1101)、第二安装架(1102)、棘爪(1103)、齿轮(1104)、安装板(1105)、接触块(1106)、第一扭力弹簧(1107)、连接杆(1108)和棘轮(1109),第一安装架(4)一侧前后对称设有齿条(1101),安装座(2)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安装架(1102),第二安装架(1102)上均连接有棘爪(1103),第二安装架(1102)上均连接有齿轮(1104),齿轮(1104)与齿条(1101)啮合,齿轮(1104)一侧固接有棘轮(1109),第二安装架(1102)前侧均连接有安装板(1105),安装板(1105)上均连接有接触块(1106),接触块(1106)与安装板(1105)之间均连接有第一扭力弹簧(1107),安装板(1105)之间连接有连接杆(1108)。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固定式辅助输液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调节机构(12),调节机构(12)包括有电机(1201)、凸轮(1202)、连接座(1203)和第一连接板(1204),第一安装架(4)上安装有电机(1201),电机(1201)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凸轮(1202),凸轮(1202)两侧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204),座椅(5)底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座(1203),连接座(1203)与相邻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连英
申请(专利权)人:高连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