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56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包括明挖主体结构基坑并施做主体围护结构;明挖附属结构基坑并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其中,附属结构基坑与主体结构基坑部分接驳以沿纵向形成多个接驳区段和非接驳区段,并在接驳区段内与主体结构基坑共用部分主体围护结构;在多个非接驳区段依次连续施做底板和在多个接驳区段依次跳仓施做底板和换撑结构;拆除接驳区段内的部分共用主体围护结构,并切除其中共用的主体结构灌注桩至预定高度;对预定高度切割面以下的压顶梁范围施行桩头凿除,并预留二次底板后浇带拆除换撑结构,并对主体结构基坑和附属结构基坑的接驳接合缝进行防渗处理;在换撑结构和二次底板后浇带所在的接驳部位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交通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具体是车站附属结构与主体结构分期施工时,附属与主体结构连接部位被围护结构阻隔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大城市高峰期客流量持续增加,城市一些地铁明挖车站工程,在两线共用车站站厅或与城际车站接驳等大型车站,为了优化换乘流线,提高车站公共区的利用效率,促进车站与城市融合,车站与附属结构逐渐向一体化开发空间方向发展。
[0003]特别地,车站与附属结构一体施工受到城市地铁施工临时用地限制、附属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同时施工受力体系复杂,施工工序交叉过多以及含有众多施工安全隐患等因素的影响。附属结构施工时,需将接驳范围原主体围护结构破除,再纵向分段进行结构施工,与主体结构连接成整体,其中接驳范围为车站薄弱之处,若施工工序不当,将影响车站的整体性,降低车站使用寿命。另外,大部分车站都修建在地下空间,致使接驳范围施工缝、变形缝数量增加,提高了车站渗漏的风险,容易出现渗漏水,造成车站积水、混凝土溶蚀、钢筋骨架锈蚀等问题,严重影响车站结构的耐久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0004]CN114575384A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同步施工的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施工设计:按照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基坑同时开挖的方式进行设计;开挖准备:包括场地硬化、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围护结构施工、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降水井施工;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基坑同时开挖施工;基坑变形监测:在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基坑同时开挖施工过程中,同步监测基坑的变形情况。该专利技术适用于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同步施工,该专利技术虽称能够大幅缩短施工工期并避免建筑周围土体的扰动,但其并不适用于具有大接驳范围的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施工场景,由于大接驳范围内接驳位置施工缝、变形缝数量多且长度较长,因此很容易产生渗漏积水,从而影响结构稳固耐久性;其次,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同步开挖对于大接驳范围的施工场景而言,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增加了施工风险,降低了结构可靠性。
[0005]鉴于此,急需提出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施工方法,以解决地铁车站附属结构进站大空间开接驳的施工问题。
[0006]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专利技术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专利技术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专利技术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
技术介绍
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包括:
[0009]明挖主体结构基坑并施做主体围护结构;
[0010]明挖附属结构基坑并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其中,附属结构基坑与主体结构基坑部分接驳以沿纵向分别形成多个接驳区段和非接驳区段,并在接驳区段内与主体结构基坑共用部分主体围护结构;
[0011]在多个非接驳区段依次连续施做底板和在多个接驳区段依次跳仓施做底板和换撑结构;
[0012]拆除接驳区段内的部分共用主体围护结构,并切除其中共用的主体结构灌注桩至预定高度;
[0013]对预定高度切割面以下的压顶梁范围施行桩头凿除,并预留二次底板后浇带;
[0014]拆除换撑结构,并对主体结构基坑和附属结构基坑的接驳接合缝进行防渗处理;
[0015]在换撑结构和二次底板后浇带所在的接驳部位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
[0016]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尤其适用于大接驳空间范围的车站主体和附属结构的分步施工,本专利技术中,在明挖车站主体结构基坑并施做相应围护结构之后,再开挖附属结构基坑和施作附属围护结构,并且附属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共用部分支撑围护结构,共用部分不仅可以作为附属结构基坑开挖时的竖向和水平方向的支护体系,同时也极大简化了施工工序;在将附属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接驳连通过程中,首先利用跳仓施工在接驳区段内进行底板及侧墙砼浇筑,并利用换撑结构进行临时换撑处理以增加附属结构的稳定性,其中跳仓施工不仅能够简化施工进度,且能够减少车站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接驳结合面的施工裂缝,防止车站结构渗漏、增加其稳固性,且由于附属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接驳范围较长使得接驳部位施工缝数量及长度较大,故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道遇水膨胀止水胶+注浆管的形式对施工缝进行特殊防水处理,以降低车站渗漏、积水而引起混凝土溶蚀的概率,从而增加车站结构的耐久性。
[0017]优选地,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分段施工的施工方法,包括:
[0018]开挖主体结构基坑,施做主体围护结构;
[0019]开挖附属结构基坑,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其中,附属结构基坑和主体结构基坑至少部分接驳,并与主体结构基坑共用部分主体围护结构;
[0020]在附属结构基坑的非接驳区段连续施做底板和接驳区段跳仓施做底板和型钢换撑结构;
[0021]拆除接驳区段内的部分主体围护结构,并切除其中的主体结构灌注桩至设计标高;
[0022]在设计标高切割面以下压顶梁范围施做二次底板后浇带;
[0023]拆除型钢换撑结构,并对接驳结合缝进行施工缝防水处理;
[0024]在接驳接合缝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
[0025]优选地,施做主体围护结构包括在主体结构基坑内分别施做混凝土支撑、主体结构冠梁、主体结构灌注桩和主体结构喷锚支护,其中,若干主体结构灌注桩布设在主体结构基坑周侧;混凝土支撑和主体结构冠梁布设在主体结构基坑和/或主体结构灌注桩顶部;以及主体结构喷锚支护布设在主体结构灌注桩朝向主体结构基坑的一侧。
[0026]优选地,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包括在附属结构基坑内分别施做临时钢支撑、附属结
构冠梁、附属结构灌注桩和附属结构喷锚支护,其中,若干附属结构灌注桩布设在附属结构基坑周侧;临时钢支撑和附属结构冠梁布设在附属结构基坑和/或附属结构灌注桩顶部;以及附属结构喷锚支护布设在附属结构灌注桩朝向附属结构基坑的一侧。
[0027]优选地,在多个非接驳区段依次连续施做底板和在多个接驳区段依次跳仓施做底板和换撑结构包括沿附属结构基坑纵向按照区段次序依次施工,其中,
[0028]在非接驳范围内,依次在各非接驳区段连续施做底板及侧墙砼浇筑;
[0029]在接驳范围内,以间隔至少一个接驳区段的方式依次在各接驳区段横向分块施做底板和换撑结构。
[0030]优选地,拆除接驳区段内的部分共用主体围护结构包括基于多个接驳区段的区段次序依次拆除各接驳区段内的临时钢支撑、主体围护钢筋网锚喷面和附属围护结构钢筋网锚喷面,并保留主体结构冠梁和/或附属结构冠梁。
[0031]优选地,切除其中共用的主体结构灌注桩至预定高度包括:
[0032]在主体结构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分段施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挖主体结构(1)基坑,施做主体围护结构;开挖附属结构(5)基坑,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其中,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和主体结构(1)基坑部分接驳,并与所述主体结构(1)基坑共用部分主体围护结构;在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的非接驳区段连续施做底板(12)和接驳区段跳仓施做底板(12)和换撑结构(13);拆除所述接驳区段内的部分主体围护结构,并切除其中的主体结构灌注桩(3)至设计标高;在设计标高切割面以下压顶梁范围施做二次底板后浇带(19);拆除换撑结构(13),并对接驳结合缝进行施工缝防水处理;在所述接驳接合缝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2.一种地铁一体化附属结构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明挖主体结构(1)基坑并施做主体围护结构;明挖附属结构(5)基坑并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其中,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与主体结构(1)基坑部分接驳以形成多个接驳区段和非接驳区段;在所述非接驳区段依次连续施做底板(12)和在所述多个接驳区段依次跳仓施做底板(12)和换撑结构(13);拆除所述接驳区段内的部分共用主体围护结构,并切除其中的主体结构灌注桩(3)至预定高度;在预定高度切割面以下压顶梁范围施做二次底板后浇带(19);拆除所述换撑结构(13),并对主体结构(1)基坑和附属结构(5)基坑的接驳接合缝进行防渗处理;在至少包含所述二次底板后浇带(19)的接驳部位施行二次底板砼浇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做主体围护结构包括在所述主体结构(1)基坑内施做混凝土支撑(10)、主体结构冠梁(2)、主体结构灌注桩(3)和主体结构喷锚支护(4;8),其中,若干所述主体结构灌注桩(3)布设在所述主体结构(1)基坑周侧;所述混凝土支撑(10)和主体结构冠梁(2)布设在所述主体结构(1)基坑和/或主体结构灌注桩(3)顶部;以及所述主体结构喷锚支护(4;8)布设在主体结构灌注桩(3)朝向主体结构(1)基坑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做附属围护结构包括在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内施做临时钢支撑(11)、附属结构冠梁(6)、附属结构灌注桩(7)和附属结构喷锚支护(9),其中,若干附属结构灌注桩(7)布设在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周侧;所述临时钢支撑(11)和附属结构冠梁(6)布设在所述附属结构(5)基坑和/或附属结构灌注桩(7)顶部;以及所述附属结构喷锚支护(9)布设在所述附属结构灌注桩(7)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兵黄雪梅纪艳琪马亚仲方治王玥孙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