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493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放线主体,所述放线主体上设有沿放线方向依次进线限位组件、牵引限位组件和走线限位组件;所述进线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放线主体的进线口以及位于进线口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放线主体的第一压线轮;所述牵引限位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压线轮一侧且连接于放线主体的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支撑板的托线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牵引轮,所述托线架能够在支撑板上沿靠近活远离牵引轮方向滑动;所述走线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放线主体且沿支撑板一侧依次设置过线轮、挡线辊和第二压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改善了铜杆夹丝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铜杆放线
,尤其是指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铜杆放线使用的模式多为旋转式,发生放线夹丝或松圈现象的频率极高,在放线过程中需要员工不停的来回观察且员工在调节放线架时容易出现不安全事件,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还产生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能解决铜杆放线夹丝或松圈的问题。
[0004]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包括放线主体,所述放线主体上设有沿放线方向依次进线限位组件、牵引限位组件和走线限位组件;
[0005]所述进线限位组件包括设于放线主体的进线口以及位于进线口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放线主体的第一压线轮;
[0006]所述牵引限位组件包括设于第一压线轮一侧且连接于放线主体的支撑板、滑动连接于支撑板的托线架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板的牵引轮,所述托线架能够在支撑板上沿靠近活远离牵引轮方向滑动;
[0007]所述走线限位组件包括连接于放线主体且沿支撑板一侧依次设置过线轮、挡线辊和第二压线轮。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进线口呈喇叭口结构。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连接有牵引电机,所述牵引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轮。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呈L型结构。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连接有滑轨,所述托线架通过滑轨滑动连接于支撑板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板上位于托线架底端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于托线架。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托线架包括设于支撑板的支撑托以及连接于支撑托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与所述牵引轮相对设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线主体连接有挡线支架,
[0015]所述挡线辊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挡线支架上设有滑杆,所述挡线辊用过滑杆滑动连接于挡线支架,所述挡线支架上位于所述挡线辊一侧连接有拉绳位移传感器。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线主体还连接有PLC控制器。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线主体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于支撑杆上端的水平支撑架,所述第一压线轮、支撑板、过线轮依次连接水平支撑架上表面,所述进线
口连接于水平支撑架侧端且低于第一压线轮水平高度,沿所述支撑杆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挡线辊和第二压线轮。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利用牵引限位组件和走线限位装置可从原有的旋转式放线改为越端式放线,利用牵引装置拉动铜杆,利用走线限位装置与牵引电机联动将铜杆平稳送进下一道工装内,改善了铜杆夹丝的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铜杆越端放线装置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的铜杆越端放线装置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的铜杆越端放线装置整体结构另一视角的侧视示意图。
[0024]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放线主体;11、支撑杆;12、水平支撑架;2、进线限位组件;21、进线口;22、第一压线轮;3、牵引限位组件;31、支撑板;32、托线架;321、支撑托;322、支撑辊;33、牵引轮;34、牵引电机;35、滑轨;36、驱动气缸;4、走线限位组件;41、过线轮;42、挡线辊;43、第二压线轮;44、挡线支架;5、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6]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包括放线主体1,所述放线主体1上设有沿放线方向依次进线限位组件2、牵引限位组件3和走线限位组件4;
[0027]所述进线限位组件2包括设于放线主体1的进线口21以及位于进线口21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放线主体1的第一压线轮22;
[0028]所述牵引限位组件3包括设于第一压线轮22一侧且连接于放线主体1的支撑板31、滑动连接于支撑板31的托线架32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的牵引轮33,所述托线架32能够在支撑板31上沿靠近活远离牵引轮33方向滑动;
[0029]所述走线限位组件4包括连接于放线主体1且沿支撑板31一侧依次设置过线轮41、挡线辊42和第二压线轮43。
[0030]具体地,所述进线口21呈喇叭口结构。通过上述设置,为防止铜杆扭绞在一起,铜杆在进线之前,先经过进线口21的喇叭口进入,由过线轮41初步进行校直。
[0031]具体地,所述支撑板31连接有牵引电机34,所述牵引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轮33。
[0032]具体地,所述支撑板31连接有滑轨35,所述托线架32通过滑轨35滑动连接于支撑板31。
[0033]具体地,所述支撑板31上位于托线架32底端连接有驱动气缸36,所述驱动气缸36的输出端连接于托线架32。
[003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31呈L型结构。方便驱动气缸36和滑轨35的安装。
[0035]具体地,所述托线架32包括设于支撑板31的支撑托321以及连接于支撑托321的支撑辊322,所述支撑辊322与所述牵引轮33相对设置。通过上述设置,铜杆经过托线架32上方时,由驱动气缸36将铜杆顶住于牵引轮33与支撑辊322之间,牵引电机34控制牵引轮33转动,带动铜杆前进。
[0036]具体地,所述放线主体1连接有挡线支架44,所述挡线辊42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挡线支架44上设有滑杆,所述挡线辊42用过滑杆滑动连接于挡线支架44,所述挡线支架44上位于所述挡线辊42一侧连接有拉绳位移传感器。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根据拉绳位移传感器检测铜杆位置,并调节挡线辊42在滑杆上的位置,使得铜杆不会跑偏。
[0037]具体地,所述放线主体1还连接有PLC控制器5。通过PLC控制器5控制各个组件之间的自动控制。
[0038]具体地,所述放线主体1包括支撑杆11以及连接于支撑杆11上端的水平支撑架12,所述第一压线轮22、支撑板31、过线轮41依次连接水平支撑架12上表面,所述进线口21连接于水平支撑架12侧端且低于第一压线轮22水平高度,沿所述支撑杆11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挡线辊42和第二压线轮43。
[0039]本技术工作原理:为防止铜杆扭绞在一起,铜杆在进线之前,先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主体(1),所述放线主体(1)上设有沿放线方向依次进线限位组件(2)、牵引限位组件(3)和走线限位组件(4);所述进线限位组件(2)包括设于放线主体(1)的进线口(21)以及位于进线口(21)一侧且转动连接于放线主体(1)的第一压线轮(22);所述牵引限位组件(3)包括设于第一压线轮(22)一侧且连接于放线主体(1)的支撑板(31)、滑动连接于支撑板(31)的托线架(32)以及转动连接于支撑板(31)的牵引轮(33),所述托线架(32)能够在支撑板(31)上沿靠近活远离牵引轮(33)方向滑动;所述走线限位组件(4)包括连接于放线主体(1)且沿支撑板(31)一侧依次设置过线轮(41)、挡线辊(42)和第二压线轮(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21)呈喇叭口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连接有牵引电机(34),所述牵引电机(3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牵引轮(3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呈L型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杆越端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1)连接有滑轨(35),所述托线架(32)通过滑轨(35)滑动连接于支撑板(31)。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裕周钦炎孙晓蓓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统力电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