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521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底板和顶料板,底板的一侧与顶料板相接,底板的上板面为朝顶料板方向倾斜的斜面;检测机构包括接料板、设置在接料板上方的第一挡料板、与接料板相接的活动下板及与活动下板平行且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板;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为合格管件的外径尺寸;当待检测管件滚落至顶料板上时,被顶料板顶出并被接料板承接,并顺着接料板滚至活动下板上;若待检测管件能够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管件被下料机构下料至合格品存储工位。本申请提供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可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工参与度、提升检测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针对管件或者棒材等的直线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生产中,尤其是焊接圆型管材、棒料及材料热处理后的圆型管材和棒料,容易出现轴向的弯曲变形,且这种变形有很大的随机性,将直接导致产品直线度无法达到技术要求,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0003]以换热管为例,其为空心圆管,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现有的换热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截断加工,截断后的换热管还需进行直线度检测,以将良品和不良品挑选出来,保证出货后用于安装使用的产品都是直线度达标的合格品。
[0004]现有用于检测换热管直线度的装置是两块上下间隔设置的压板,根据换热管管径的尺寸公差对应调整上下压板之间的间隙,管子能通过间隙则为合格。现有这种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检测到的不合格品的出料不便,不适用于对批量生产的管件进行检测,存在劳动强度太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5]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管件直线度检测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申请提供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其中:
[0009]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顶料板及驱动顶料板动作的顶料驱动组件,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顶料板相接,所述底板的上板面为朝所述顶料板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上板面形成待检测管件的上料工位,当待检测管件滚落至顶料板上时,所述顶料板被驱动的上升,使得待检测管件滚落至检测机构上;
[0010]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料板、设置在接料板上方的第一挡料板、与接料板相接的活动下板、与所述活动下板平行且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板,以及用以调节上板和活动下板间隙的调节组件;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为合格管件的外径尺寸;被顶料板顶出的待检测管件被所述接料板承接,且被第一挡料板阻挡,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上升时,待检测管件顺着接料板滚至活动下板上;
[0011]若待检测管件能够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管件被下料机构下料至合格品存储工位;若待检测管件未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活动下板被驱动的下移,管件自活动下板滚落至不良品存储工位。
[0012]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接料板分别设置在顶料板的相对两侧,
所述底板与所述接料板之间形成顶料板的升降轨道;所述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高于所述底板的上板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顶料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顶料板相连的驱动气缸;当顶料板被驱动的下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顶料板上用于顶料的板面低于底板的上板面,或与底板的上板面基本平齐;当顶料板被驱动的上升至顶料位置时,所述顶料板上用于顶料的板面高于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或与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基本平齐。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与活动下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平齐,且两个板面分别为倾斜度一致的斜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接料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为朝向所述活动下板倾斜的斜面。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挡料板与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挡料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接料板;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上升时,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接料板之间形成允许待检测管件滚落的空隙;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下降时,所述第一挡料板对接料板上的待检测管件形成阻挡。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第一挡料板相连的气缸;
[0018]进一步的,所述顶料板和第一挡料板分别为L形板件。
[001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下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轴承安装座,所述轴承安装座中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中安装有光轴,所述光轴的一端与所述上板相连,所述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调整垫板。
[0020]进一步的,所述直线轴承、光轴和调整垫板构成用以调节上板和活动下板间隙的调节组件。
[0021]进一步的,所述光轴的一端贯穿所述上板后与机架相连,所述光轴伸出所述上板后的轴体上套设有垫片和螺母。
[0022]进一步的,所述调整垫板的高度与合格管件的外径尺寸一致。
[0023]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中相对设置有两个所述调整垫板。
[002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光轴所在的平面与待检测管件在活动下板上的滚动路线相垂直。
[0025]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板、出料挡板、驱动出料挡板动作的出料驱动组件,以及第二传感器。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板与所述活动下板相接,所述活动下板的板面与下料板的板面平齐;所述下料板的板面与所述活动下板的板面分别为倾斜度一致的斜面。
[0027]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驱动组件包括与出料挡板相连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信号相连,所述第二传感器装设在所述出料挡板处,当第二传感器检测到出料挡板处的管件时,向所述出料驱动组件发出出料信号。
[0028]进一步的,所述出料驱动组件接收第二传感器发出的出料信号,且根据所述出料信号驱动出料挡板远离所述活动下板;当出料挡板被驱动的远离活动下板时,所述出料挡板与活动下板之间形成允许待检测管件滚落的空隙,待检测管件自下料板滚出至合格品存储工位;当出料挡板被驱动的靠近活动下板时,所述出料挡板对活动下板上的待检测管件形成阻挡。
[002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下板与出料驱动气缸相连,所述出料驱动气缸与所述第二传感器信号相连,当所述待检测管件未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时,第二传感器无法检测到管件,第二传感器向所述出料驱动气缸发出信号,所述出料驱动气缸带动活动下板下降,管件自活动下板滚落至不良品存储工位。
[0030]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本申请提供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上集成有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顶料板以及倾斜设置的底板,待检测管件可在倾斜设置的底板上靠自身重力滚落,无需能耗;顶料板可将滚落至其上的待检测管件顶升至检测机构中;检测机构包括接料板、第一挡料板、活动下板、上板及调节组件,被顶料板顶出的待检测管件被所述接料板承接,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上升时,待检测管件顺着接料板滚至活动下板上,若待检测管件能够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管件被下料机构下料至合格品存储工位;若待检测管件未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活动下板被驱动的下移,管件自活动下板滚落至不良品存储工位。本申请提供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分选方式,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参与度、提升了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检测机构和下料机构,其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底板、顶料板及驱动顶料板动作的顶料驱动组件,所述底板的一侧与所述顶料板相接,所述底板的上板面为朝所述顶料板方向倾斜的斜面,所述上板面形成待检测管件的上料工位,当待检测管件滚落至顶料板上时,所述顶料板被驱动的上升,使得待检测管件滚落至检测机构上;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接料板、设置在接料板上方的第一挡料板、与接料板相接的活动下板、与所述活动下板平行且相对间隔设置的上板,以及用以调节上板和活动下板间隙的调节组件;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为合格管件的外径尺寸;被顶料板顶出的待检测管件被所述接料板承接,且被第一挡料板阻挡,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上升时,待检测管件顺着接料板滚至活动下板上;若待检测管件能够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管件被下料机构下料至合格品存储工位;若待检测管件未通过活动下板与上板之间的间隙,则活动下板被驱动的下移,管件自活动下板滚落至不良品存储工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接料板分别设置在顶料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底板与所述接料板之间形成顶料板的升降轨道;所述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高于所述底板的上板面;所述顶料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顶料板相连的驱动气缸;当顶料板被驱动的下降至初始位置时,所述顶料板上用于顶料的板面低于底板的上板面,或与底板的上板面基本平齐;当顶料板被驱动的上升至顶料位置时,所述顶料板上用于顶料的板面高于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或与接料板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基本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与活动下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平齐,且两个板面分别为倾斜度一致的斜面;所述接料板上用于承接待检测管件的板面为朝向所述活动下板倾斜的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直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板与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挡料板靠近或远离所述接料板;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上升时,所述第一挡料板与接料板之间形成允许待检测管件滚落的空隙;当第一挡料板被驱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孙楠李楠王振清于翠翠史亮毛涛蒋燕刚叶贵清刘宝贵汤一纮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联友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