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503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结构包括:搬运块、防护箱、组装板、开合腔、盖板、拉阀,搬运块焊接于防护箱的两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防护箱内部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分隔体所开拓的普通器件区与通电器件区能有效的将普通实验部件与通电实验部件进行完全分开,使得能提高部件之间的区分效果,同时依据限定组件的插槽内部夹块与弹簧轴能将部件复位放置后,利用夹块与弹簧轴的支块将部件四端进行夹紧,加强部件在原点当中的固定性,防止搬运过程因震动影响所产生的部件位移与掉落情况,进一步的提高部件之间的固定效果,防止因掉落所产生的精度受损以及利用分隔体可将通电部件与普通部件进行区分,防止掉落后所导致的相互混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理实验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

技术介绍

[0002]物理实验能将理论所成立的概念进行具体演化出来,以至于通过特定的物理实验箱内部所配备的各类实验基础设施则能够简化实验的繁琐性,并且依据实验箱的绝缘特性以及对实验范围的限定等多重防护能够提高实验过程的稳定性,使得通过多重防护能够降低实验过程所产生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物理实验用箱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物理实验用箱内置大量的基础实验器具以及相应的实验台,使得实验箱在通过搬运位移过程时极易因搬运的抖动力影响而产生的器具晃动与分散,使得各类实验器具因晃动分散的影响下则会与实验箱内壁形成相互摩擦,最终因摩擦影响而降低实验器具的精度以及会使各类实验器具形成相互混合,以至于则会降低后续的实验便利性与降低实验研究时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结构包括:搬运块、防护箱、组装板、开合腔、盖板、拉阀,所述搬运块焊接于防护箱的两侧,所述组装板与防护箱下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开合腔嵌入于防护箱的表面中段,所述盖板与开合腔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拉阀与盖板表层侧端进行固定连接。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箱内部设有垂直块、实验台、分隔体、普通器件区、通电器件区、限定组件,所述垂直块与实验台侧端进行卡合连接,所述分隔体与固定于实验台的中心下端,所述普通器件区设置于分隔体的左侧,所述通电器件区与普通器件区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与分隔体的右侧相通,所述限定组件与普通器件区、通电器件区相连接,所述限定组件与盖板进行间距配合;所述垂直块位于实验台、分隔体、普通器件区、通电器件区的右侧区域,所述实验台为平面板形态,所述分隔体以竖直方位进行布置,所述普通器件区与通电器件区上的限定组件数量为一致并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定组件设有装配栓、定位模板、限位框、插槽、夹块、弹簧轴、支块,所述装配栓嵌入于定位模板的边缘,所述定位模板中心区域与限位框相连接,所述插槽嵌入于限位框当中,所述夹块通过插槽与限位框两侧相连接,所述弹簧轴固定于限位框内部上下端,所述支块与弹簧轴相连接并与夹块相通,所述限位框通过定位模板与分隔体、普通器件区、通电器件区相通;所述定位模板边缘上设有多颗装配栓,所述限位框位于定位模板的正中部位并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插槽边缘为精抛光形态,所述夹块为插槽两侧设有一块,所述弹簧轴与支块在插槽上下端各设有一组并与夹块形成相通状态。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框设有通腔、实心板、绝缘体、衔接槽、接触层、固定板材、压实块、组装件,所述通腔贯穿于实心板的中心部位,所述绝缘体与实心板相
通,所述衔接槽嵌入于绝缘体的内层两侧,所述接触层与衔接槽相通,所述固定板材与接触层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压实块与固定板材相贴合,所述组装件贯穿于压实块与固定板材相连接,所述实心板与定位模板相贴合;所述实心板与绝缘体均设有两块并且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衔接槽为凹陷形态,所述固定板材为金属制品并且自身的接触层为精抛光形态,所述压实块与固定板材形成无间隙贴合并且自身包含有的三组组装件。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实心板边缘四端新增设有螺纹槽、配合盘、螺柱、垂直柱、调控体、凸环,所述螺纹槽嵌入于配合盘的圆心部位,所述螺柱与配合盘处于同一圆心并与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垂直柱与螺柱进行焊接连接,所述调控体固定于垂直柱的上端,所述凸环设置于调控体下方并与垂直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凸环与绝缘体边缘相连接,所述垂直柱贯穿于绝缘体的边缘;所述螺纹槽与螺柱处于同一圆心,所述垂直柱与调控体相互垂直,所述凸环在垂直柱上一共设有两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设有玻璃板、防尘板、气密框、旋转柱、定位座,所述玻璃板嵌入于防尘板的中心区域,所述气密框固定于防尘板的边缘,所述旋转柱贯穿于气密框、防尘板的侧端,所述定位座与旋转柱进行定位衔接,所述气密框与开合腔相贴合;所述玻璃板形状与防尘板为一致并且自身尺寸小于防尘板的尺寸面积,所述防尘板为不锈钢金属材质所制成,所述气密框设置于防尘板的边缘,所述定位座在旋转柱上下端各设有一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密框设有橡胶体、装配腔、卡块、凸块,所述橡胶体内侧被装配腔所贯穿,所述卡块通过装配腔与橡胶体内层相连接,所述凸块与卡块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凸块通过卡块、装配腔与防尘板边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橡胶体内部一共设有四组卡块与凸块,所述卡块与凸块均为磁性金属材质所制成。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防护箱内部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分隔体所开拓的普通器件区与通电器件区能有效的将普通实验部件与通电实验部件进行完全分开,使得能提高部件之间的区分效果,同时依据限定组件的插槽内部夹块与弹簧轴能将部件复位放置后,利用夹块与弹簧轴的支块将部件四端进行夹紧,加强部件在原点当中的固定性,防止搬运过程因震动影响所产生的部件位移与掉落情况,进一步的提高部件之间的固定效果,防止因掉落所产生的精度受损以及利用分隔体可将通电部件与普通部件进行区分,防止掉落后所导致的相互混合。
[0011]2.本专利技术由限位框进一步改进后,通过实心板四端所新增的配合盘与垂直柱、凸环等部件的加持下,其能通过凸环与垂直柱来提高绝缘体与实心板的水平衔接效果,防止拼装过程产生的四周不对称与凸起的现象,并且通过调控体与螺柱的搭配下能便于后续的拆卸养护特点,同时依靠绝缘体的加持下能防止实验箱单独通电时因电流的大范围扩散而影响通电器件区内部部件的稳定效果,加强对通电器件区内部部件的防护性。
[0012]3.本专利技术由盖板进一步改进后,通过防尘板能提高自身的抗粉尘性能,同时依据边缘气密框的橡胶体则能与开合腔形成无间隙贴合,进一步的加强对内部存放部件的保护性能,防止因间隙影响所产生的外界水分子粉尘入侵的情况,同时依靠橡胶体内部的卡块与凸块搭配下则能保证气密框随防护板转动时来提高自身的定位性,防止因频繁的转动而产生的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0013]图1属于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属于一种防护箱内部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属于一种限定组件改进后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属于一种限位框改进后分解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属于一种实心板边缘新增部件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属于一种盖板改进后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属于一种气密框改进后剖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搬运块

1、防护箱

2、组装板

3、开合腔

4、盖板

5、拉阀

6、垂直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结构包括:搬运块(1)、防护箱(2)、组装板(3)、开合腔(4)、盖板(5)、拉阀(6),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块(1)焊接于防护箱(2)的两侧,所述组装板(3)与防护箱(2)下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开合腔(4)嵌入于防护箱(2)的表面中段,所述盖板(5)与开合腔(4)进行间隙配合,所述拉阀(6)与盖板(5)表层侧端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箱(2)内部设有垂直块(21)、实验台(22)、分隔体(23)、普通器件区(24)、通电器件区(25)、限定组件(26),所述垂直块(21)与实验台(22)侧端进行卡合连接,所述分隔体(23)与固定于实验台(22)的中心下端,所述普通器件区(24)设置于分隔体(23)的左侧,所述通电器件区(25)与普通器件区(2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并与分隔体(23)的右侧相通,所述限定组件(26)与普通器件区(24)、通电器件区(25)相连接,所述限定组件(26)与盖板(5)进行间距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组件(26)设有装配栓(261)、定位模板(262)、限位框(263)、插槽(264)、夹块(265)、弹簧轴(266)、支块(267),所述装配栓(261)嵌入于定位模板(262)的边缘,所述定位模板(262)中心区域与限位框(263)相连接,所述插槽(264)嵌入于限位框(263)当中,所述夹块(265)通过插槽(264)与限位框(263)两侧相连接,所述弹簧轴(266)固定于限位框(263)内部上下端,所述支块(267)与弹簧轴(266)相连接并与夹块(265)相通,所述限位框(263)通过定位模板(262)与分隔体(23)、普通器件区(24)、通电器件区(25)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性能高的物理实验用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263)设有通腔(a1)、实心板(a2)、绝缘体(a3)、衔接槽(a4)、接触层(a5)、固定板材(a6)、压实块(a7)、组装件(a8),所述通腔(a1)贯穿于实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远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