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4939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军警用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包括面罩,面罩在眼睛位置设置有眼罩,面罩在口鼻位置设置有口鼻罩;眼罩上方设有战术帽檐,战术帽檐内设有制氧组件,战术帽檐的下端面设有照明组件;战术帽檐内设有叶绿素覆膜,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供氧,并收集到储氧袋中,在特殊作战情况下进行持续供氧;其面罩用三层材质结构,表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比重轻、防火、耐高温、抗热辐射、防毒、防水、耐磨,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内层为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之间均布平面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钢丝内筋以及正三角形的丁基橡胶缓震垫。基橡胶缓震垫。基橡胶缓震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军警用具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

技术介绍

[0002]实战演练中需要对头部进行防护,常常用到头部防护装置。
[0003]当海拔较高或在浅滩、泅渡作战时,存在呼吸不畅的问题,因为海拔较高地带,空气稀薄,水体作战潜伏时,需要不断换气,从而容易使自身暴露,影响训练效果;现有的头部防护装置一般是配合氧气罐供养,在实战演练过程中,氧气罐体积大,减少了作战活动的灵活性,且储氧量有限不适于长时间作战。
[0004]在实战演练过程中,头部可能受到各种撞击伤害,同时各种爆炸声、高分贝噪声地振荡对听力和颅内结构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一种可以防弹的同时又具有隔离有害噪音振荡的头部防护面罩。目前常用的头面部防护用具一般为防弹头盔,只起到防弹作用,并没有对撞击或有害声音起到防护和缓震防护效果。
[0005]因此,有效解决作战中头部防护装置的供氧装置体积大、持续供氧能力差,以及如何有效减免有害声和撞击对头部伤害等问题,成为现有头面部防护装置重点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在耳朵位置设置有耳罩,面罩在眼睛位置设置有眼罩,面罩在口鼻位置设置有口鼻罩,面罩在脖颈位置设置有裙状罩体;所述眼罩上方设有战术帽檐,战术帽檐内设有制氧组件,战术帽檐的下端面设有照明组件;所述战术帽檐通过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面罩上;所述裙状罩体上设置有紧固扣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战术帽檐内部具有制氧空腔;所述制氧组件包括叶绿素覆膜、氧气浓度传感器、日光灯、电磁阀、进气单向阀、输氧单向阀、电池;进一步的,所述叶绿素覆膜横置在所述制氧空腔内,所述战术帽檐上端面为透明材质;所述战术帽檐内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联通所述制氧空腔和外部,进气口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设有输氧单向阀,进气单向阀通过气管一和所述口鼻罩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制氧空腔内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为氧气浓度传感器和电磁阀以及照明组件供电。
[0009]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扣带上绑定有储氧袋,储氧袋上设有抽气泵和供氧管,抽气泵通过气管二和所述输氧单向阀连接,供氧管通过旋转开关和所述口鼻罩连接。
[0010]所述旋转调节组件包括连杆、调节螺母一、调节螺母二;所述连杆上开设有长槽孔,所述面罩上在两侧耳罩上方设有定位轴一,所述战术帽檐两侧面设有定位轴二,定位轴一和定位轴二穿过所述连杆上的长槽孔,和连杆滑动旋转配合;所述调节螺母一、调节螺母
二分别套设在定位轴一和定位轴二上伸出连杆的端部,分别和定位轴一和定位轴二螺纹松紧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日光灯、探照灯;所述日光灯镶嵌安装在所述战术帽檐下端面,所述探照灯对称铰接安装在所述日光灯两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铺设于所述战术帽檐上端面。
[0012]所述面罩、耳罩采用三层材质结构,表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内层为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之间之间均布平面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钢丝内筋,每个正六边形钢丝内筋中间设有正三角形的缓震垫。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不含石棉,具有比重轻、强度高、阻燃、耐高温、抗热辐射、防水、耐磨、耐折、对人体无害等优点,已经广泛运用到了隔热消防等领域,能有效地保障作战人员在水下作战的防水需求,以及战场环境的高温隔热以及防辐射的防护需求。芳纶1414是由刚性长分子构成的液晶态聚合物。由于其分子链沿长度方向高度取向,并且具有极强的链间结合力,从而赋予纤维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特性;蜂窝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延展性,正三角形的缓震垫具有稳定性,加强了钢丝内筋的弹性强度,对防弹和撞击具有有效的抗震作用,减少头部的损伤;表层复合材料层上设置有拉锁,方便在适宜环境下穿脱。
[0013]所述缓震垫的材质为丁基橡胶,丁基橡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和良好的隔音能力、减震能力,并同时具有耐热、耐酸碱、耐臭氧、耐溶剂、电绝缘、减震及低吸水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减震、隔音材料等领域。
[0014]本专利技术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设有战术帽檐,战术帽檐内设有叶绿素覆膜,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自供氧,并收集到储氧袋中,在特殊作战情况下进行持续供氧。
[0015]战术帽檐通过旋转调节组件可以水平定位在眼罩上方,在陆地作战时实现遮光作用的同时,通过光合作用持续制氧,在夜间、泅渡、浅滩或者迷雾环境作战时,可以将战术帽檐直立竖起,起到探照作用同时,通过日光灯持续制氧。
[0016]本专利技术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其面罩采用三层材质结构,表层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内层为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之间之间均布平面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钢丝内筋,每个正六边形钢丝内筋中间设有正三角形的丁基橡胶缓震垫;具有良好的防弹作用,同时减少了有害声音振荡对听力和颅内结构的损害;双层芳纶1414材质层之间均布平面蜂窝状的正六边形钢丝内筋,每个正六边形钢丝内筋中间设有正三角形的丁基橡胶缓震垫;具有良好的防弹作用,同时减少了有害声音振荡对听力和颅内结构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战术帽檐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战术帽檐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的战术帽檐的旋转定位组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储氧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战术帽檐特殊作战时形态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战术帽檐收纳形态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口鼻罩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的面罩三层材质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叶绿体与是否添加TiO2的混合体系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背面示意图。
[0018]图中:1.面罩、2.战术帽檐、3.眼罩、4.耳罩、5.口鼻罩、6.储氧袋、7.紧固扣带、8.气管二、9.气管一、10.供氧管、11.裙状罩体、12.连杆、13.调节螺母一、14.调节螺母二、15.电磁阀、16.叶绿素覆膜、18.定位轴一、101.钢丝内筋、102.缓震垫、103.复合材料层、104.芳纶1414材料层、201.制氧空腔、202.日光灯、203.太阳能电池板、204.氧气浓度传感器、205.定位轴二、206.挡雨檐、207.探照灯、501.旋转开关、601.抽气泵、602.供氧管插孔、13.表层拉锁、1501.输氧单向阀、1502.进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做更加详细的描述。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包括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在耳朵位置设置有耳罩,面罩在眼睛位置设置有眼罩,面罩在口鼻位置设置有口鼻罩,面罩在脖颈位置设置有裙状罩体;所述眼罩上方设有战术帽檐,战术帽檐内设有制氧组件,战术帽檐的下端面设有照明组件;所述战术帽檐通过旋转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面罩上;所述裙状罩体上设置有紧固扣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术帽檐内部具有制氧空腔;所述制氧组件包括叶绿素覆膜、氧气浓度传感器、日光灯、电磁阀、进气单向阀、输氧单向阀、电池;所述叶绿素覆膜横置在所述制氧空腔内,所述战术帽檐上端面为透明材质;所述战术帽檐内设有电磁阀,电磁阀联通所述制氧空腔和外部,进气口设有进气单向阀,出气口设有输氧单向阀,进气单向阀通过气管一和所述口鼻罩连接;所述制氧空腔内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通过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电池为氧气浓度传感器和电磁阀以及照明组件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供氧头面部防弹保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扣带上绑定有储氧袋,储氧袋上设有抽气泵和供氧管,抽气泵通过气管二和所述输氧单向阀连接,供氧管通过旋转开关和所述口鼻罩连接。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谊岳玮胡浩磊关泰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