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487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自动上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储墨箱;储墨箱顶面设置有泵体;泵体输入端固接有进液管,输出端固接有出液管;储墨箱一侧设置有输墨管;输墨管侧壁上固接有上墨管;进液管与储墨箱连通;出液管与输墨管内部连通;底座底面安装有电机;电机输出端固接有旋转轴;旋转轴外侧壁上固接有搅拌板;底座顶面设置有位于储墨箱一侧的挤墨机构;通过挤墨机构将墨桶内的油墨输送至储墨箱内进行存放,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板对储墨箱内的油墨进行搅拌,促使油墨进行流动,使得油墨在存放时不易产生沉淀结块现象。块现象。块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
,尤其是涉及自动上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瓦楞板是现阶段常见的材料,瓦楞板在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印刷处理,瓦楞板的印刷工作需要使用印刷机,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是印刷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在印刷机的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将油墨输送至印刷机的墨池中以便对瓦楞板进行印刷。
[0003]现有技术中在向印刷机的墨池内输送油墨时,大多通过油泵直接将墨桶内的油墨输送至墨池内,处于墨桶内未进行输送的油墨在存放过程中流动性较低,易于产生沉淀结块,从而影响油墨印刷时的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自动上墨系统,具有对降低油墨在存放时发生沉淀结块现象的可能性,提高油墨进行印刷时的印刷质量。
[0005]本申请提供的自动上墨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自动上墨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储墨箱;所述储墨箱顶面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输入端固接有进液管,泵体输出端固接有出液管;所述储墨箱一侧设置有输墨管;所述输墨管侧壁上固接有与输墨管连通的上墨管;所述进液管远离泵体的端部伸入储墨箱内与储墨箱连通;所述出液管远离泵体的端部与输墨管内部连通;所述底座底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接有伸至储墨箱内部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侧壁上固接有搅拌板;所述底座顶面设置有位于储墨箱一侧的挤墨机构;所述挤墨机构可将墨桶中的油墨输送至储墨箱内。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盛放油墨的墨桶放置在底座上顶面上,通过挤墨机构将油墨输送至储墨箱内进行存放,当需要向印刷机的墨池内输送油墨时,启动泵体将储墨箱内的油墨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输送至输墨管,输墨管内的油墨再经由上墨管输送至印刷机内的墨池内,在储墨箱进行油墨存放时启动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转动,旋转轴转动过程中带动搅拌板对油墨进行搅拌,促使油墨箱内的油墨进行运动,提高油墨的流动性,使得油墨在储墨箱内不易发生沉淀结块的现象,提高油墨印刷时的印刷质量。
[0007]优选的,所述挤墨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顶面上的一对电推杆和垫板;所述垫板固接在一对电推杆输出端,垫板底面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固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面上固接伸至压板顶部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压板的端部与储墨箱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推杆带动气缸和压板上升,接着将盛放有油墨的墨桶放置在压板底部,启动电推杆带动气缸和压板下移使得压板与墨桶内的油墨接触,启动气缸带动压板下移挤压油墨,使得墨桶内的油墨通过连通管输送至储墨箱内,方便工作人员将墨桶内的油墨转移至储墨箱内进行存放。
[0009]优选的,所述储墨箱底端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壁上套设有与
储墨箱内侧壁接触的刮板;所述刮板与丝杆外侧壁螺纹传动配合,刮板内侧壁上固接有刺破杆;所述刺破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尖刺;所述丝杆上设置可由旋转轴带动丝杆转动的传动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轴带动搅拌板运动的过程中,旋转轴通过传动件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过程中带动刮板沿着储墨箱内侧壁进行滑动,刮板在滑板过程中对储墨箱内侧壁上的油墨进行刮动,使得油墨不易粘结在储墨箱内侧壁上,并且刮板在滑动过程中带动刺破杆进行运动,通过刺破杆上设置的尖刺对油墨中的气泡进行刺破,降低油墨中气泡的含量,提高油墨的印刷质量。
[0011]优选的,所述丝杆底端贯穿储墨箱和底座伸至底座底部;所述传动件包括固接在旋转轴外侧壁上的第一带轮和套设在第一带轮上的皮带;所述丝杆伸至底座底部的端部固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皮带远离第一带轮的端部套设在第二带轮外部,皮带使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联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轴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带轮转动,在在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和皮带的传动作用下,旋转轴带动丝杆转动,通过电机带动旋转轴进行正反转动实现丝杆的正反转动。
[0013]优选的,所述旋转轴内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搅拌板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空腔连通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推板,第二空腔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推板远离第一空腔一侧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端部贯穿搅拌板伸至搅拌板外,第一转轴伸至搅拌板外的外侧壁上固接有尖杆,第一转轴位于第二空腔内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齿轮;所述推板靠近齿轮的侧壁上固接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二空腔内侧壁滑动配合,齿条远离推板的端部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空腔内侧壁连接;所述储墨箱顶面设置有可向第一空腔内输气驱使推板向着靠近齿轮方向滑动的输气机构。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板对油墨进行搅拌时通过储墨箱顶面设置的输气机构向第一空腔内输气,第二空腔内滑动连接的推板在气压的作用下向着靠近齿轮方向滑动,推板滑动过程中带动齿条滑动压缩第一弹簧,并且齿条滑动过程中带动齿轮和第一转轴转动,从而带动尖杆转动,通过转动的尖杆对油墨内的气泡进行破碎,降低油墨内气泡的含量。
[0015]优选的,所述输气机构包括固接在储墨箱顶面上的凹形壳、气囊和挤压件;所述凹形壳固接在储墨箱顶面上,凹形壳内侧壁上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可伸出凹形壳外的压块;所述气囊设置在凹形壳内,气囊与压块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侧壁接触,气囊上连接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气囊的端部伸至第一空腔内部与第一空腔连通;所述丝杆顶端伸至储墨箱顶部;所述挤压件设置在丝杆顶端,挤压件可驱使压块挤压气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挤压件运动,挤压件与压块接触后推动压块挤压气囊,气囊受压后内部的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第一空腔内部,使得第一空腔内部的气压增大,第二空腔内侧壁上滑动的推板在气压的作用下被推动沿着第二空腔内侧壁运动。
[0017]优选的,所述压块远离第一弹簧的侧壁设有弧面;所述挤压件包括固接在丝杆顶端的凸轮;所述凸轮可与弧面接触配合推动压块挤压气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在转动过程中逐
渐接近压块并与弧面接触,通过凸轮与弧面的配合工作使得凸轮推动压块挤压气囊进行输气;当凸轮与弧面失去接触时,压块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滑至初始位置,便于凸轮再次对压块进行挤压。
[0019]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远离电机的端部伸至储墨箱顶部;所述储墨箱顶面上固接有盖设在旋转轴外部的端盖;所述旋转轴与端盖内侧壁转动配合;所述输气管远离气囊的端部贯穿端盖伸至第一空腔内部;所述端盖与输气管接触的内侧壁上固接有密封圈。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输气管远离气囊的端部穿过端盖后伸至旋转轴内部,使得输气管与第一空腔内部连通,端盖的设置使得输气管保持稳定,并通过端盖上设置的密封圈提高端盖的密封性,使得气囊内部的气体不易发生泄漏。
[0021]优选的,所述储墨箱顶面上固接有与储墨箱内部连通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压板挤压油墨进行输送时,打开排气管上的第一阀门和连通管上第二阀门;排气管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面设置有储墨箱(2);所述储墨箱(2)顶面设置有泵体(3);所述泵体(3)输入端固接有进液管(31),泵体(3)输出端固接有出液管(32);所述储墨箱(2)一侧设置有输墨管(4);所述输墨管(4)侧壁上固接有与输墨管(4)连通的上墨管(41);所述进液管(31)远离泵体3的端部伸入储墨箱(2)内与储墨箱(2)连通;所述出液管(32)远离泵体(3)的端部与输墨管(4)内部连通;所述底座(1)底面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输出端固接有伸至储墨箱(2)内部的旋转轴(12);所述旋转轴(12)外侧壁上固接有搅拌板(13);所述底座(1)顶面设置有位于储墨箱(2)一侧的挤墨机构(5);所述挤墨机构(5)可将墨桶中的油墨输送至储墨箱(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墨机构(5)包括安装在底座(1)顶面上的一对电推杆(51)和垫板(52);所述垫板(52)固接在一对电推杆(51)输出端,垫板(52)底面安装有气缸(53);所述气缸(53)输出端固接有压板(54);所述压板(54)底面上固接伸至压板(54)顶部的连通管(55);所述连通管(55)远离压板(54)的端部与储墨箱(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墨箱(2)底端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21);所述丝杆(21)外侧壁上套设有与储墨箱(2)内侧壁接触的刮板(22);所述刮板(22)与丝杆(21)外侧壁螺纹传动配合,刮板(22)内侧壁上固接有刺破杆(23);所述刺破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尖刺(231);所述丝杆(21)上设置可由旋转轴(12)带动丝杆(21)转动的传动件(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21)底端贯穿储墨箱(2)和底座(1)伸至底座(1)底部;所述传动件(24)包括固接在旋转轴(12)外侧壁上的第一带轮(241)和套设在第一带轮(241)上的皮带(242);所述丝杆(21)伸至底座(1)底部的端部固接有第二带轮(243);所述皮带(242)远离第一带轮(241)的端部套设在第二带轮(243)外部,皮带(242)使第一带轮(241)和第二带轮(243)联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2)内设置有第一空腔(121);所述搅拌板(13)内部设置有与第一空腔(121)连通的第二空腔(131);所述第二空腔(131)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推板(132),第二空腔(131)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位于推板(132)远离第一空腔(121)一侧的第一转轴(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恬王旭军陆怡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永津彩印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