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486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6: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涉及起吊设备领域,承载行走机构用于在巷道内架设的轨道上行走,进而带动其他结构移动;两组起吊架梁设置于承载行走机构行走方向两侧的下方,两组起吊架梁之间存在横向间距;两组起吊架梁通过吊装连接件吊装于承载行走机构下方,当提升组件吊起货物向上移动时,货物能够被提升到两组起吊架梁之间,货物的横向投影与起吊架梁的横向投影存在重叠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吊架梁独立设置,并且起吊架梁的高度并不累加到货物的上方,从而降低无效占用高度。此外还配备重心调节机构以实现重心调节功能,通过弯道时提升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吊设备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杂高危井下辅助运输装备技术的发展,单轨吊机车辅助运输系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煤矿井下。起吊梁是配套单轨吊机车实现待运物料的起吊升降和承载运输功能的核心部件,具有运输灵活、安全性强、运输效率高等优点。
[0003]在多起伏、大倾角、长距离、多支线、断面高度低等复杂巷道内,采用传统结构起吊梁运输整体式大型液压支架等大型货物时,大型货物被吊装于起吊梁的下方,并且起吊梁与大型货物之间需要留有间隙,起吊梁自身的高度空间属于无效占用高度,造成巷道内允许的货物高度远小于巷道自身的高度。
[0004]传统起吊梁受其自身结构影响,无效占用高度较高,严重制约着起吊梁在巷道断面高度低等复杂高危井下的使用。因此,如何对起吊梁进行结构优化、降低起吊梁无效占用高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起吊架梁独立设置,起吊架梁与货物存在横向重叠,而降低无效占用高度,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包括承载行走机构和起吊架梁,所述承载行走机构用于在巷道内架设的轨道上行走;
[0007]所述起吊架梁设置两组,设置于所述承载行走机构行走方向两侧的下方,两组所述起吊架梁之间存在横向间距;所述起吊架梁和所述承载行走机构之间通过吊装连接件相互连接;
[0008]所述起吊架梁设置提升组件,所述提升组件用于吊起货物,货物能够被提升到两组所述起吊架梁之间。
[0009]可选地,所述提升组件包括驱动器、提升链条和改向轮,所述改向轮转动设置于所述起吊架梁,所述提升链条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器、下端用于吊装货物,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提升链条的上端纵向移动,并经过所述改向轮使所述提升链条的下端沿竖向移动。
[0010]可选地,所述起吊架梁上设置两组所述提升组件,所述驱动器设置于靠近所述起吊架梁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朝向所述起吊架梁的两端运动;
[0011]所述提升链条通过所述改向轮形成至少一个180度弯折。
[0012]可选地,所述起吊架梁包括架梁中段和两个架梁侧段,两个所述架梁侧段分别固定于所述架梁中段的两端;所述吊装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架梁侧段。
[0013]可选地,所述承载行走机构包括两个承载机构,两个所述承载机构之间设置连接拉杆实现纵向连接;
[0014]每个所述承载机构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吊装连接件。
[0015]可选地,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单轨吊机车、承载基座和重心调节机构,所述单轨吊机车能够沿轨道行走,所述承载基座安装于所述单轨吊机车,所述重心调节机构的移动部沿横向滑动装配于所述承载基座;所述吊装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重心调节机构的移动部,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带动所述吊装连接件和所述起吊架梁沿横向移动,以在转弯时调节货物的重心位置,能够使货物在重心在弯道上保持在单轨的正下方。
[0016]可选地,所述承载基座包括纵向杠杆梁、横向杠杆梁、H形梁,所述纵向杠杆梁沿纵向安装于两个所述单轨吊机车上,所述横向杠杆梁安装于所述纵向杠杆梁,所述H形梁安装于两个所述横向杠杆梁;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H形梁。
[0017]可选地,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包括重心调节座、十字横梁、重心调节驱动器,所述重心调节座安装于所述H形梁,所述十字横梁能够相对于所述重心调节座沿横向移动,所述重心调节驱动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重心调节座和所述十字横梁,以提供横向移动的驱动力;
[0018]所述吊装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十字横梁的两端。
[0019]可选地,所述吊装连接件为链条,所述十字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球形槽,所述吊装连接件穿过球面垫、并利用锁定键定位所述吊装连接件的位置,所述球面垫和所述十字横梁两端的球形槽形成球面副。
[0020]可选地,还包括遥控器、控制器、电磁多路阀组;
[0021]所述承载基座设置倾角传感器、测距传感器、位置传感器;
[0022]驱动器设置称重传感器。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承载行走机构用于在巷道内架设的轨道上行走,进而带动其他结构移动;两组起吊架梁设置于承载行走机构行走方向两侧的下方,两组起吊架梁之间存在横向间距;两组起吊架梁通过吊装连接件吊装于承载行走机构下方,当提升组件吊起货物向上移动时,货物能够被提升到两组起吊架梁之间,货物的横向投影与起吊架梁的横向投影存在重叠部分,本专利技术的起吊架梁独立设置,并且起吊架梁的高度并不累加到货物的上方,从而降低无效占用高度。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的轴测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的侧视图;
[0029]图5为重心调节机构的正视方向局部剖面示意图;
[0030]图6为重心调节机构的俯视图;
[0031]图7为重心调节机构的侧视方向剖面图;
[0032]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的局部结构俯视图。
[0033]图中包括:
[0034]承载行走机构1、承载机构11、单轨吊机车111、承载基座112、纵向杠杆梁1121、横向杠杆梁1122、H形梁1123、重心调节机构113、重心调节座1131、十字横梁1132、重心调节驱动器1133、连接拉杆12、电磁多路阀组121;
[0035]起吊架梁2、架梁中段21、架梁侧段22;
[0036]吊装连接件3、球面垫31;
[0037]提升组件4、驱动器41、提升链条42、改向轮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起吊架梁独立设置,起吊架梁与货物存在横向重叠,而降低无效占用高度。
[003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0040]结合图1、图2、图3、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可以简称为起吊梁,包括承载行走机构1、起吊架梁2、吊装连接件3、提升组件4等结构。结合图1所示,其中X轴表示纵向、Y轴表示横向、Z轴表示竖向,A表示轨道,本专利技术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应用于巷道顶部设置的单轨。
[0041]承载行走机构1用于在巷道内架设的轨道上行走,承载行走机构1的行走方向为纵向,也即X轴方向。承载行走机构1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行走机构(1)和起吊架梁(2),所述承载行走机构(1)用于在巷道内架设的轨道上行走;所述起吊架梁(2)设置两组,设置于所述承载行走机构(1)行走方向两侧的下方,两组所述起吊架梁(2)之间存在横向间距;所述起吊架梁(2)和所述承载行走机构(1)之间通过吊装连接件(3)相互连接;所述起吊架梁(2)设置提升组件(4),所述提升组件(4)用于吊起货物,货物能够被提升到两组所述起吊架梁(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组件(4)包括驱动器(41)、提升链条(42)和改向轮(43),所述改向轮(43)转动设置于所述起吊架梁(2),所述提升链条(42)的上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器(41)、下端用于吊装货物,所述驱动器(41)驱动所述提升链条(42)的上端纵向移动,并经过所述改向轮(43)使所述提升链条(42)的下端沿竖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梁(2)上设置两组所述提升组件(4),所述驱动器(41)设置于靠近所述起吊架梁(2)的中部位置,两个所述驱动器(41)的输出端分别朝向所述起吊架梁(2)的两端运动;所述提升链条(42)通过所述改向轮(43)形成至少一个180度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架梁(2)包括架梁中段(21)和两个架梁侧段(22),两个所述架梁侧段(22)分别固定于所述架梁中段(21)的两端;所述吊装连接件(3)连接于所述架梁侧段(22)。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行走机构(1)包括两个承载机构(11),两个所述承载机构(11)之间设置连接拉杆(12)实现纵向连接;每个所述承载机构(11)的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所述吊装连接件(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轨吊车起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11)包括单轨吊机车(111)、承载基座(112)和重心调节机构(113),所述单轨吊机车(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魁宋允晓韩雪峰殷庆龙江霞金亮卢斌
申请(专利权)人:尤洛卡山东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