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8398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包括:台架;固定台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台架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第一金属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阀座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塑料内胆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用于与苏搜狐复合气瓶的第二金属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阀座用于与所述塑料内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端部,并用于推动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滑动,以压紧所述第一金属阀座、所述塑料内胆以及所述第二金属阀座。述第二金属阀座。述第二金属阀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瓶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以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复合气瓶用于存储带压力的液态气体(例如:氢气),常见以下几种类型,全金属气瓶、金属内胆纤维环绕缠绕气瓶、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以及非金属内胆全缠绕气瓶,其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气瓶重量大、难以满足单位质量储氢密度要求,第三种气瓶的成本较高,因此第四种气瓶的拥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0003]然而,非金属内胆一般采用塑料材料加工而成,为了确保非金属内胆的气密性,需要在非金属内胆的端口设置一个金属阀座,进而缠绕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金属阀座与非金属内战的采用胶接方式装配,粘接完毕后需要固化24小时,会占用缠绕机产线,降低复合气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工装可以单独实现塑料内胆与金属阀座的装配,对生产线解耦,塑料内胆与金属阀座装配后无需在缠绕机上固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上述装配工装装配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包括:台架;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第一金属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阀座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塑料内胆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第二金属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阀座用于与所述塑料内胆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端部,并用于推动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滑动,以压紧所述第一金属阀座、所述塑料内胆以及所述第二金属阀座。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通过将复合气瓶产线进行解耦,通过装配工装进行塑料内胆与金属阀座(第一金属阀座和第二金属阀座)的装配,并通过驱动件压紧金属阀座与塑料内胆,可以提高复合气瓶的密封性能,且装配完毕的塑料内胆与金属阀座静置时无需占用缠绕机,可以避免缠绕机停机,以提高复合气瓶的生产效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台包括:固定支架和移动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固定在所述台架的一端,所述移动支架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台架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支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枢转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背离彼此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移动支架上均设置有转动轴承,所述转轴轴承与所述连接部通过
第一转接头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接头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部和第二管体部,所述第一管体部与所述转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通过所述第二管体部插入至所述转动轴承的内管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部为具有凹槽的棱柱体结构,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转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部为棱柱体结构,所述第二管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部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朝向彼此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金属阀座、第二金属阀座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金属阀座、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金属阀座均通过第二转接头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接头包括:在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方向上轴径依次减小的第一轴段、第二轴段以及第三轴段,所述第一轴段与所述第一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轴段用于与所述金属阀座的端面相抵接,所述第三轴段用于与所述第一金属阀座和第二金属阀座螺纹连接。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金属阀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辊轮;和/或所述移动支架与所述塑料内胆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支撑辊轮。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动支架设置在滑动台上,所述滑动台的底面具有导槽,所述台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槽配合的导轨。
[0016]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气瓶的装配方法,所述装配方法适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工装;所述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金属阀座和第二金属阀座分别固定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并向第一金属阀座和第二金属阀座上涂覆胶水;将塑料内胆的一端插入第一金属阀座内,另一端插入第二金属阀座内;通过驱动件压紧第一金属阀座、塑料内胆以及第二金属阀座,对所述塑料内胆与所述第一金属阀座和所述第二金属阀座之间进行密封;静置,以使所述第一金属阀座和所述第二金属阀座与所述塑料内胆的粘接胶合处固化;将装配完毕的第一金属阀座、塑料内胆、第二金属阀座、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转移至缠绕工装。
[00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工装与塑料内胆、金属阀座的配合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台架、固定支架、转动轴承与第一转接头的配合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配工装的转动轴承与第一转接头的配合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台架、第一支撑辊轮以及第一转接头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固定支架、转动轴承、第一转接头、第一转
轴、第二转接头、第一金属阀座以及塑料内胆的配合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工装的驱动件、移动支架、第二支撑辊轮以及第二转轴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方法的流程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装配工装100,塑料内胆200,第一金属阀座300,
[0028]台架10,导轨11,
[0029]固定支架21,移动支架22,转动轴承23,
[0030]驱动件30,第一支撑辊轮41,第二支撑辊轮42,滑动台50,控制阀60,第一转轴70,第二转轴80,第一转接头91,第一管体部911,第二管体部912,第二转接头92,第一轴段921,第二轴段922,第三轴段923。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下面参考图1

图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以及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0);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至少部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台架(10)上;第一转轴(70),所述第一转轴(7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一转轴(7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第一金属阀座(3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金属阀座(300)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塑料内胆(200)的一端连接;第二转轴(80),所述第二转轴(8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转轴(80)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复合气瓶的第二金属阀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金属阀座用于与所述塑料内胆(200)的另一端连接;驱动件(30),所述驱动件(30)设置在所述固定台的端部,并用于推动所述固定台的一端朝向所述固定台的另一端滑动,以压紧所述第一金属阀座(300)、所述塑料内胆(200)以及所述第二金属阀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包括:固定支架(21)和移动支架(22),所述固定支架(21)固定在所述台架(10)的一端,所述移动支架(22)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台架(10)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支架(21)与所述第一转轴(70)的一端枢转连接,所述移动支架(22)与所述第二转轴(80)的一端枢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70)和所述第二转轴(80)背离彼此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部,所述固定支架(21)和所述移动支架(22)上均设置有转动轴承(23),所述转动轴承(23)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一转接头(9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头(91)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管体部(911)和第二管体部(912),所述第一管体部(911)与所述转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接头(91)通过所述第二管体部(912)插入至所述转动轴承(23)的内管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气瓶的装配工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部(911)为具有凹槽的棱柱体结构,所述凹槽用于与所述转接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部(912)为棱柱体结构,所述第二管体部(9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部(911)的底面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阳郭淑芬
申请(专利权)人: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