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95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演示盒。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演示板,演示板与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演示盒的顶面分别设置有支架和模拟眼球,支架的底面与演示盒的顶面固定连接。模拟眼球与演示盒拆卸连接。演示盒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模拟眼球与调节装置拆卸连接,模拟眼球内装有红色光源,模拟眼球用于模拟眼睛的注视视线,并将红色光照射在演示板上。将演示盒固定在底座上,使原理演示仪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支架不但能放置棱透复合镜,还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通过操作调节装置带动模拟眼球连续动作,模拟眼球的转动角度,便于客户理解眼睛注视物体的过程。睛注视物体的过程。睛注视物体的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


[0001]本技术涉及眼科视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每种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先进,伴随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网络也越来越盛行,人们在网络覆盖的环境里经常会用到电子产品,尤其是生活和工作中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成为主流,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
[0003]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蓝光对使用者的视力会产生伤害,根据使用电子产品时间的长短,人眼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对于青少年或儿童来说,伤害更明显,比如出现近视、弱视以及散光等视力变弱的现象。能缓解上述现象的是棱透复合镜,而棱透复合镜需要根据使用者的视力情况配备。棱透复合镜配备过程中需要一种辅助工具演示棱透复合镜的光学路径过程。
[0004]目前的棱透复合镜眼原理演示仪是手动调节型,通过手动搬动调节钮调节红色光的透过棱透复合镜的路径,存在的问题是:结构太过简单,调节角度粗略不精确,放置镜架出现晃动掉落,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通过调节装置精确调节红色光线的路径,支架稳定支撑放置棱透复合镜。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包括底座,底座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演示盒。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演示板,演示板与底座的上部固定连接。演示盒的顶面分别设置有支架和模拟眼球,支架的底面与演示盒的顶面固定连接,支架用于支撑棱透复合镜。模拟眼球与演示盒拆卸连接,模拟眼球内置有红色LED灯。演示盒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模拟眼球与调节装置拆卸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模拟眼球转动,模拟眼球内装有红色光源,模拟眼球用于模拟眼睛的注视视线,并将红色LED灯发出的红光照射在演示板上。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将演示盒固定在底座上,使原理演示仪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支架不但能放置棱透复合镜,而且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通过操作调节装置带动模拟眼球连续动作,模拟眼球的转动角度便于客户理解眼睛注视物体的过程。
[0009]进一步优选为:调节装置包括旋钮、拨叉器、第一转盘以及第二转盘,拨叉器设置在演示盒的内侧壁上,旋钮设置在演示盒的外侧壁上,旋钮的端部与拨叉器的一端转动连接,旋钮用于带动拨叉器运动。拨叉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盘、第二转盘螺丝连接。
[0010]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均与演示盒的底面转动连接,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存在距离,第一转盘上设置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盘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转盘上。
[0011]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底面与第一转盘的表面固定了连接。第二转盘上设置有第二套杆,第二套杆的底面与第二转盘的表面固定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旋钮带动拨叉器在演示盒内往复运动,拨叉器运动后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连续转动,实现根据演示需要进行任意角度的演示,通过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的弹簧实现放开和收紧,使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进行匀速转动,提高了模拟眼球的旋转精度和工作效率。
[0013]进一步优选为:拨叉器的外壁连接有固定座,拨叉器的外壁与固定座的内壁滑动连接,固定座的底面与演示盒的底面固定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叉器在固定座内能够匀速稳定的运动,增加原理演示仪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优选为:拨叉器上设置有螺丝,螺丝分别穿过演示盒并伸入拨叉器上,螺丝与拨叉器螺纹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拨叉器开始运动时,螺丝开始转动,拨叉器运动到一定距离时,螺丝就挡住限制拨叉器运动,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无级调节,实现根据演示需要调节模拟眼球的转动角度。
[0017]进一步优化为:模拟眼球的底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分别与第一套杆、第二套杆插接。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插入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中,将模拟眼球与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连接起来,实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转动带动模拟眼球转动的目的。
[0019]进一步优化为:支架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架,放置架用于放置棱透复合镜。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架将棱透复合镜卡接在其中,使棱透复合镜被稳定在支架上,放置发生晃动掉落的现象。
[0021]进一步优化为:演示盒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源线,电源线穿过演示盒与红色光源电性连接。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向红色光源提供电源,比电源线连接在演示盒的底面更方便。
[0023]进一步优化为:模拟眼球的表面设置有模拟眼珠,模拟眼珠与模拟眼球固定连接。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色光源发出的红色光线透过模拟眼珠照射在演示板上。
[0025]进一步优化为:支架的上部倾斜,支架的上部与演示板的侧壁接触。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棱透复合镜放置在支架上后处于倾斜状态,送模拟眼珠出来的红色光线刚好经过棱透复合镜的镜片几何中心照射在演示板上,实现精准演示红色光线路径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施例中拨叉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1

底座;11

演示板;2

演示盒;21

电源线;3

模拟眼球;31

连接杆;32

模拟眼珠;4

棱透复合镜;5

支架;51

放置架;6

调节装置;61

螺丝;62

拨叉器;621

转杆;
622

移动杆;623

移动槽;63

旋钮;64

第一转盘;65

第二转盘;66

第一套杆;67

第二套杆;68

弹簧;69

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0032]一种棱透复合镜4原理演示仪,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演示盒2。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演示板11,演示板11与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演示盒2的顶面分别设置有支架5和模拟眼球3,支架5的底面与演示盒2的顶面固定连接,支架5用于支撑棱透复合镜4。模拟眼球3与演示盒2拆卸连接,模拟眼球3内置有红色LED灯。演示盒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6,模拟眼球3与调节装置6拆卸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演示盒(2);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演示板(11),所述演示板(11)与所述底座(1)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演示盒(2)的顶面分别设置有支架(5)和模拟眼球(3),所述支架(5)的底面与所述演示盒(2)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用于支撑棱透复合镜(4);所述模拟眼球(3)与所述演示盒(2)拆卸连接;所述演示盒(2)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6),所述模拟眼球(3)与所述调节装置(6)拆卸连接,所述调节装置(6)用于调节所述模拟眼球(3)转动,所述模拟眼球(3)内置有红色LED灯,所述模拟眼球(3)内装有红色光源,所述模拟眼球(3)用于模拟眼睛的注视线,并将所述红色LED灯发出的红色光源照射在所述演示板(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透复合镜原理演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6)包括旋钮(63)、拨叉器(62)、第一转盘(64)以及第二转盘(65),所述拨叉器(62)设置在所述演示盒(2)的内侧壁上,所述旋钮(63)设置在所述演示盒(2)的外侧壁上,所述旋钮(63)的端部与所述拨叉器(6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钮(63)用于带动所述拨叉器(62)运动;所述拨叉器(6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盘(64)、所述第二转盘(65)螺丝(61)连接;所述第一转盘(64)、所述第二转盘(65)均与所述演示盒(2)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盘(64)与所述第二转盘(65)之间存在距离,所述第一转盘(64)上设置有弹簧(68),所述弹簧(68)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转盘(64)上,所述弹簧(6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转盘(65)上;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印刘润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佳视路视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