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90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包括套板,在该套板的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套板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拱形连接杆,该拱形连接杆在末端正对所述套板轴心线的位置设置有一护牙装置,使得护牙装置进行对口腔上牙保护性支撑;在套板上套接有压舌板,使得压舌板可以在套板上进行移动调节与护牙装置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解决扁桃体切除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中术野暴露困难的问题,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解决现有开口器支撑装置导致患者术中气道压力增高,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

技术介绍

[000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2hypopnea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等病征。患者多伴有上气道解剖结构狭窄,气道扩张肌神经肌肉调节功能下降,咽侧壁顺应性增加以及肥胖等。这些因素都导致在手术过程中口咽部暴露困难,传统的口腔喉部开口器无法有效的暴露手术部位,影响手术操作;传统的开口器支撑装置压迫全麻患者气道通气,导致气道压力增高,增加患者麻醉风险。另外,传统的开口器为简单的盘体在胸部支撑,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这会导致意外滑落,较大的冲击力对患者口腔造成压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扁桃体切除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中术野暴露困难的问题,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同时解决现有开口器支撑装置导致患者术中气道压力增高,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
[0004]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包括套板,在该套板的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套板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拱形连接杆,该拱形连接杆在末端正对所述套板轴心线的位置设置有一护牙装置,使得护牙装置进行对口腔上牙保护性支撑;在套板上套接有压舌板,使得压舌板可以在套板上进行移动调节与护牙装置之间的距离。
[0005]优选的,所述护牙装置为前后两端镂空的倒钩形铁,在所述倒钩形铁的外侧包裹有一层PVC、PP、乳胶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使得护牙装置进行对牙齿的稳固支撑和防压疮防护。
[0006]优选的,在套板与压舌板之间形成有一弹性限位压板组件,该弹性限位板组件包括开凿在所述套板上方的支撑孔以及设置在左端的压板,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中部铰接连接有一支架,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套板上方,所述支架与所述压板的轴销上安装有一扭力弹簧,弹簧提供压板右端压向支撑孔的动力,使得压舌板在套板内可进行随时的固定和移动。
[0007]优选的,所述套板右端上方设有一拉手环,使得通过拉手环进行压舌板与套板之间的相对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压舌板在靠近护牙装置的一端形成有一弯弧段,该弯弧段向下弯曲,并且于所述套板形成85
°‑
90
°
的夹角,使得弯弧段对舌头进行非锋利的压舌;优选的,所述弯弧段相背离所述护牙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有一观察孔,使得压舌板与舌头之间的气插管进行防压保护及观察。
[0009]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开口器支撑架,其包括胸骨固定架,所述胸骨固定架的上方中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多节支撑杆,所述多节支撑杆包括第一节可伸缩的第一连接杆和与第一连接杆端部互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杆,在铰接处形成有一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端部固定连接的圆形铰接座,在圆形铰接座内部铰接连接有有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部固定连接的第二铰接头,所述圆形铰接座侧面上开凿有与所述圆形铰接座内部连通的弧形轨道卡槽,在弧形轨道卡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铰接头固定连接的螺杆,在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位于圆形铰接座外部的调节螺母;在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铰接座铰接连接的第一铰接头,该第一铰接头与所述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头,通过该第三铰接头铰接连接有一矩形块,该矩形块底部设有一铰接槽,该铰接槽贯穿并且伸出至矩形块两端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矩形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三铰接头固定连接;在矩形块上方设置有一第二卡槽,所述矩形块的侧面上设有第三螺栓。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套筒和螺纹连接在第一套筒两端的第一承力杆,所述第一套筒内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承力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相适配的螺纹段,两个所述第一承力杆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铰接头和圆形铰接座;
[0011]所述的第二连接杆包括第二套筒和螺纹连接在第二套筒两端的第二承力杆,所述第二套筒内部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承力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套筒相适配的螺纹段,两个所述第二承力杆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二铰接头和第三铰接头。
[0012]优选的,在竖直部与胸骨固定架之间形成有一铰接座,该铰接座为具有摩擦力的双套环转动配合结构,使得支撑杆转动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包括由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开口器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开口器支撑架组成,所述矩形块上的卡槽与所述套板相适配。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通过可支撑半开口器与带凹槽压舌板套接,使得压舌板可以相对开口器移动,调节开口支撑的大小,有效解决扁桃体切除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术中术野暴露困难的问题。
[0016](2)通过胸骨固定架将可支撑半开口器与带凹槽压舌板整体支撑起而不对胸部压迫,同时,在压舌板上开口凹槽和观察孔,可利于气管的防压堵塞,从而彻底解决现有开口器支撑装置导致患者术中气道压力增高,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
[0017](3)通过调节装置实现任意的可调节,从而可以适应更多的患者,应用场景丰富。
[0018](4)开口器上设有护牙装置,护牙装置既能保证实现上牙的固定,还能实现对牙齿的保护,有效解决现有开口器对患者压迫感较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开口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开口器与支撑架组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23]附图中:
[0024]1、套板;2、拉手环;3、压板;4、支撑孔;5、护牙装置;6、压舌板;7、弯弧段;8、矩形块;81、卡槽;82、第一螺栓;83、第二螺栓;84、铰接槽;9、支撑杆;91、第一承力杆;92、圆形铰接座;93、第一铰接头;94、第一螺栓;95、第一螺母;921、弧形轨道卡槽;922、螺杆;923、调节螺母;10、铰接座;11、胸骨固定架; 12、第二铰接头;13、第二承力杆;14、第二套筒;15、第三铰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6]参见图1

4,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包括套板1,在该套板1的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套板1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拱形连接杆,该拱形连接杆在末端正对所述套板1轴心线的位置设置有一护牙装置5,使得护牙装置5进行对口腔上牙保护性支撑;在套板1上套接有压舌板6,使得压舌板6可以在套板1上进行移动调节与护牙装置5之间的距离。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套板(1),在该套板(1)的左端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套板(1)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拱形连接杆,该拱形连接杆在末端正对所述套板(1)轴心线的位置设置有一护牙装置(5),使得护牙装置(5)进行对口腔上牙保护性支撑;在套板(1)上套接有压舌板(6),使得压舌板(6)可以在套板(1)上进行移动调节与护牙装置(5)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牙装置(5)为前后两端镂空的倒钩形铁,在所述倒钩形铁的外侧包裹有一层PVC、PP、乳胶塑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使得护牙装置(5)进行对牙齿的稳固支撑和防压疮防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在套板(1)与压舌板(6)之间形成有一弹性限位压板组件,该弹性限位压板组件包括开凿在所述套板(1)上方的支撑孔(4)以及设置在左端的压板(3),优选的,所述压板(3)的中部铰接连接有一支架,该支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套板(1)上方,所述支架与所述压板(3)的轴销上安装有一扭力弹簧,扭力弹簧提供压板(3)右端压向支撑孔(4)的动力,使得压舌板(6)在套板(1)内可进行随时的固定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板(1)右端上方设有一拉手环(2),使得通过拉手环(2)进行压舌板(6)与套板(1)之间的相对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舌板(6)在靠近护牙装置(5)的一端形成有一弯弧段(7),该弯弧段(7)向下弯曲,并且于所述套板(1)形成85
°‑
90
°
的夹角,使得弯弧段(7)对舌头进行非锋利的压舌;优选的,所述弯弧段(7)相背离所述护牙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71),所述凹槽(71)的顶部设有一观察孔(72),使得压舌板(6)与舌头之间的气插管进行防压保护及观察。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口腔喉部手术的开口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胸骨固定架(11),所述胸骨固定架(11)的上方中部设置有铰接座(10),所述铰接座(10)上通过第一螺栓(94)和第一螺母(95)可转动地安装有一多节支撑杆,所述多节支撑杆包括第一节可伸缩的第一连接杆和与第一连接杆端部互相铰接的第二连接杆,在铰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米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