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67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包括位于建筑顶部的屋面网架(1),屋面网架(1)的顶部连接有屋面板(2),屋面板(2)的中部设有天沟(3),天沟(3)的底部设有落水口(4),落水口(4)的下方设有位于屋面板(2)下方的集水井(5),集水井(5)的外部经固定托架连接屋面网架(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少对屋顶高度空间的占用,并具有优异的安装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安装稳定性。并具有优异的安装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排水机构,特别是一种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屋面排水机构主要由固定在建筑房顶的天沟和集水井组成,下雨时由倾斜的屋面将雨水流向建筑顶部的天沟,使得雨水在进入天沟后朝落水口方向流动并随之落入下方的集水井内,集水井的外侧连接排水管,使雨水在进入后沿排水管继续下落并排出。而由于该排水机构的限制,导致天沟在布置时需安装在屋面的最低处,即天沟上端不高于屋面的最低点,同时集水井需安装在天沟下方,从而造成该排水机构对屋顶高度空间的占用量较大,建筑房顶需具备足够的厚度以容纳排水机构。
[0003]但对于运动馆、高铁站等大型建筑物来说,由于这类建筑物的顶部多采用钢结构结合玻璃面的形式进行封顶,导致排水机构在应用于这类屋顶时,其玻璃屋面的厚度需要达到几十公分以上,极大的增加了建筑的建造成本。另一方面,大型建筑物的屋顶结构为提高其美观度,普遍会设置为非平面造型,从而增加了排水机构的安装固定难度。
[0004]因此,需要一种对屋顶高度空间占用量小、安装稳定的屋面排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它能够减少对屋顶高度空间的占用,并具有优异的安装稳定性。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包括位于建筑顶部的屋面网架,屋面网架的顶部连接有屋面板,屋面板的中部设有天沟,天沟的底部设有落水口,落水口的下方设有位于屋面板下方的集水井,集水井的外部经固定托架连接屋面网架
[0007]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固定托架包括由第一型材拼接而成的底部框架,底部框架的下端经第一支脚连接屋面网架,底部框架的上端连接有由第二型材拼接而成的托架,托架的中部形成扣合集水井的放置腔,所述集水井设置在放置腔内并与托架的内壁完全贴合。
[0008]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底部框架和第一支脚的外侧连接有多条支撑梁,所述托架四周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块,固定块的外端均连接支撑梁。
[0009]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屋面网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块,多个连接块沿高度方向分为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相邻上连接块之间经水平的连接筋相互连接,相邻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之间经倾斜的连接筋相互连接,所述集水井沿高度方向位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之间,集水井和连接筋之间相互错位。
[0010]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第一支脚位于固定托架中相邻第一型材的连接处,第一支脚的下端连接在下连接块的顶部。
[0011]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落水口下方设有连接天沟的导水管,导水管的下端延伸至集水井顶部。
[0012]前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中,所述导水管内连接有检修爬梯,检修爬梯的下端延伸至集水井的内端面,检修爬梯的上端延伸至落水口,所述落水口内可拆卸连接有位于检修爬梯上方的雨水篦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14](1)本技术通过将集水井安装在屋面板的下方并连接屋面网架,使得集水井在安装后能够处于屋面板的内侧,从而减少对屋面板高度空间的占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固定托架的结构优化,则能够提高集水井的安装稳定性,使得集水井在安装至屋面网架后能够保持优异的安装稳定性和结构强度,避免因屋面网架和集水井之间的结构差异造成集水井的松动和跌落;
[0015](2)通过固定块和支撑梁的结构配合,还能够在使托架的四周边缘步均利用支撑梁和底部框架的配合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托架在底部框架上的放置稳定性,通过底部框架、第一支脚和屋面网架的配合设置,使得底部框架还能够适用于特殊的屋面网架结构,即在没有平面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底部框架的安装固定,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安装稳定性;
[0016]所以,本技术能够减少对屋顶高度空间的占用,并具有优异的安装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天沟和集水井的连接结构图;
[0019]图3是天沟和集水井在另一方向的连接结构图。
[0020]附图中的标记为:1

屋面网架,2

屋面板,3

天沟,4

落水口,5

集水井,6

底部框架,7

第一支脚,8

托架,9

支撑梁,10

固定块,11

上连接块,12

下连接块,13

连接筋,20

上顶梁,21

导水管,22

雨水篦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2]实施例。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构成如图1

3所示,包括位于建筑顶部的屋面网架1,屋面网架1的顶部连接有屋面板2,屋面板2的中部设有长条形的天沟3,天沟3的底部设有落水口4,落水口4的下方设有位于屋面板2下方的集水井5,集水井5的外部经固定托架连接屋面网架1,集水井5的侧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延伸至建筑物的侧壁后竖直向下延伸至地面,从而将雨水直接排放至建筑物外部。
[0023]所述固定托架包括由H型钢拼接而成的底部框架6,底部框架6的下端经第一支脚7连接屋面网架1,底部框架6的上端连接有由方管拼接而成的托架8,托架8的中部形成扣合集水井5的放置腔,所述集水井5设置在放置腔内并与托架8的内壁完全贴合。
[0024]所述底部框架6和第一支脚7的外侧连接有多条支撑梁9,所述托架8四周间隔分布有多个三角形结构的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外端均连接支撑梁9。
[0025]所述屋面网架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连接块,多个连接块沿高度方向分为上连接块11和下连接块12,相邻上连接块11之间经水平的连接筋13相互连接,相邻上连接块11和
下连接块12之间经倾斜的连接筋13相互连接,所述集水井5沿高度方向位于上连接块11和下连接块12之间,集水井5和连接筋13之间相互错位。
[0026]所述第一支脚7位于固定托架中相邻H型钢的连接处,第一支脚7的下端焊接在下连接块12的顶部。
[0027]还包括上顶梁20,所述上顶梁20呈多条并排设置在屋面网架1的上方,上顶梁20的下端经第二支脚连接上连接块11,所述屋面板2固定在上顶梁20的顶部。
[0028]所述落水口4下方设有连接天沟3的导水管21,导水管21的下端延伸至集水井5顶部。
[0029]所述导水管21内连接有竖直的检修爬梯,检修爬梯的下端延伸至集水井5的内端面,检修爬梯的上端延伸至落水口4,所述落水口4内可拆卸连接有位于检修爬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建筑顶部的屋面网架(1),屋面网架(1)的顶部连接有屋面板(2),屋面板(2)的中部设有天沟(3),天沟(3)的底部设有落水口(4),落水口(4)的下方设有位于屋面板(2)下方的集水井(5),集水井(5)的外部经固定托架连接屋面网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架包括由第一型材拼接而成的底部框架(6),底部框架(6)的下端经第一支脚(7)连接屋面网架(1),底部框架(6)的上端连接有由第二型材拼接而成的托架(8),托架(8)的中部形成扣合集水井(5)的放置腔,所述集水井(5)设置在放置腔内并与托架(8)的内壁完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6)和第一支脚(7)的外侧连接有多条支撑梁(9),所述托架(8)四周间隔分布有多个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外端均连接支撑梁(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式屋面虹吸排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国于晨金智洋严彦舟黄勇周盛遥朱晓辉蒲清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