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位置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342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三位置气缸,包括缸体、前盖和后盖,缸体内活动设置有主活塞,主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主活塞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主活塞、第一活塞、缸体及前盖之间形成有前腔室,主活塞、第二活塞、缸体及后盖之间形成有后腔室,缸体内壁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活塞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与第二活塞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当主活塞位于缸体中间位置时,主活塞抵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第一活塞与第一限位台阶相抵,第二活塞与第二限位台阶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时活塞杆位置度较高,不易出现滑档现象。不易出现滑档现象。不易出现滑档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位置气缸


[0001]本技术涉及气动元件
,特别涉及一种三位置气缸。

技术介绍

[0002]多位置气缸应用领域比较广泛,例如,在自动化流水线、车辆的档位控制领域等,均会应用到多位置气缸。多位置气缸的显著特点是,要求气缸在工作时,其活塞杆能够移动并停止在多个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的输出行程。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421018U)所述的一种三位置带阀气缸,包括缸体和后盖,缸体内活动设置有活塞,活塞的前端设置有活塞杆,活塞的前端面与缸体之间形成有前腔室,活塞的后端延伸有小径安装部,小径安装部的外部活动套设有活塞套,小径安装部的后端面、活塞套的后端面、缸体及后盖之间形成有后腔室;缸体分别设有进气通道、第一气控通道及第二气控通道,第一气控通道与前腔室连通,第二气控通道与后腔室连通,缸体上还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进气通道与第一气控通道导通或切断的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进气通道与第二气控通道导通或切断的第二电磁阀,通过对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分别进行独立控制,便能够使活塞在缸体内的三个位置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活塞杆的三种行程输出。
[0003]上述三位置带阀气缸可应用至车辆档位控制领域,根据活塞杆输出行程的不同来控制车辆的档位:在活塞杆完全伸出使活塞位于缸体一端时,车辆处于一档,活塞杆完全缩回使活塞位于缸体另一端时,车辆处于二档,活塞处于缸体中间位置时,车辆处于空档。但是上述三位置带阀气缸存在的缺陷在于:当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开启时(即活塞处于缸体的中间位置),此时前腔室和后腔室均冲入有压缩气体,但是由于前腔室和后腔室的体积并不相同,且前腔室和后腔室的排气速度一致,使得前腔室和后腔室之间存在气压差,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活塞容易驱动活塞杆出现不被期望的移动,即出现滑档的情况,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三位置气缸,其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工作时活塞杆位置度较高,不易出现滑档现象。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三位置气缸,包括缸体、分别设置于缸体两端的前盖和后盖,所述缸体内活动设置有主活塞,所述主活塞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前端伸出于前盖,主活塞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主活塞沿轴向限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所述主活塞、第一活塞、所述缸体及前盖之间形成有前腔室,所述主活塞、第二活塞、所述缸体及所述后盖之间形成有后腔室,所述缸体分别设置有与前腔室连通的第一气控通道、与后腔室连通的第二气控通道,所述缸体内壁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活塞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与第二活塞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当主活塞位于缸体中间位置时,主活塞抵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第一活塞与第一限位台阶相抵,第二活塞与第二限位
台阶相抵。
[0007]进一步地,当主活塞位于缸体中间位置时,前腔室与后腔室体积相等。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主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缸体内壁滑移配合的耐磨环。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主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一活塞内壁配合的第一密封圈。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主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第二活塞内壁配合的第二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缸体内壁配合的第三密封圈。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的外壁设置有与缸体内壁配合的第四密封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增设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使主活塞轴向限位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并在缸体内壁分别设置与第一活塞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与第二活塞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工作状态下,当前腔室进气而后腔室排气时,主活塞带动活塞杆完全缩回,即活塞杆处于第二档位置,此时第一活塞与第一台阶相抵,主活塞、第二活塞分别与后盖相抵;当后腔室进气而前腔室排气时,主活塞带动活塞杆完全伸出,即活塞杆处于第一档位置,此时第二活塞与第二限位台阶相抵,主活塞、第一活塞分别与前盖相抵;当前腔室、后腔室均进气时,主活塞、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均朝缸体的中部运动,直至第一活塞与第一限位台阶相抵、第二活塞与第二限位台阶相抵、主活塞抵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使得活塞杆处于第三档(空档)位置,在第三档位置,由于主活塞同时受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轴向作用力,使得主活塞既不能克服第一活塞的轴向作用力而前移,也不能克服第二活塞的轴向作用力而后移,因此,此时如果前腔室和后腔室同时排气,也仍然能够使主活塞保持在原位,从而不易使活塞杆出现不被期望地移动,即不易出现滑档现象。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1

2中:1、缸体;2、活塞杆;3、主活塞;4、第一活塞;5、第二活塞;6、第一气控通道;7、第二气控通道;8、前腔室;9、后腔室;10、第一限位台阶;11、第二限位台阶;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5、第四密封圈;16、耐磨环;17、前盖;18、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

2所述的一种三位置气缸,包括缸体1、分别设置于缸体1两端的前盖17和后盖18,所述缸体1内活动设置有主活塞3,所述主活塞3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前端伸出于前盖17,主活塞3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主活塞3沿轴向限位于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之间,所述主活塞3、第一活塞4、所述缸体1及前盖17之间形成有前腔室8,所述主活塞3、第二活塞5、所述缸体1及所述后盖18之间形成有后腔室9,所述缸体1分别设置有与前腔室8连通的第一气控通道6、与后腔室9连通的第二气控通道7,所述缸体1内壁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活塞4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10、与第二活塞5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11,当主活塞3位于缸体1中间位置时,主活塞3抵接于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之间,第一活塞4与第一限位台阶10相抵,第二活塞5与第二限位台阶11相抵。
[0019]具体地说,本技术通过增设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使主活塞3轴向限位于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之间,并在缸体1内壁分别设置与第一活塞4限位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10、与第二活塞5限位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11,工作状态下,当前腔室8进气而后腔室9排气时,主活塞3带动活塞杆2完全缩回,即活塞杆2处于第二档位置,此时第一活塞4与第一限位台阶10相抵,主活塞3、第二活塞5分别与后盖18相抵;当后腔室9进气而前腔室8排气时,主活塞3带动活塞杆2完全伸出,即活塞杆2处于第一档位置,此时第二活塞5与第二限位台阶11相抵,主活塞3、第一活塞4分别与前盖17相抵。
[0020]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当主活塞3位于缸体1中间位置时,前腔室8与后腔室9体积相等,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位置气缸,包括缸体(1)、分别设置于缸体(1)两端的前盖(17)和后盖(18),所述缸体(1)内活动设置有主活塞(3),所述主活塞(3)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的前端伸出于前盖(17),其特征在于:主活塞(3)的两端分别活动套接有第一活塞(4)和第二活塞(5),主活塞(3)沿轴向限位于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之间,所述主活塞(3)、第一活塞(4)、所述缸体(1)及前盖(17)之间形成有前腔室(8),所述主活塞(3)、第二活塞(5)、所述缸体(1)及所述后盖(18)之间形成有后腔室(9),所述缸体(1)分别设置有与前腔室(8)连通的第一气控通道(6)、与后腔室(9)连通的第二气控通道(7),所述缸体(1)内壁还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活塞(4)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一限位台阶(10)、与第二活塞(5)轴向相抵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11),当主活塞(3)位于缸体(1)中间位置时,主活塞(3)抵接于第一活塞(4)与第二活塞(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高挺张涛严瑞康单晓荣单军波宋长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尔灵气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