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330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储液斗,所述储液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储液斗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与微型水泵相对应的水泵开关,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硬管,所述连接硬管在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液输出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前面设置有紫外激光消毒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消毒液输出机构,通过软制细毛刷和转接喷头,可以对导管的内壁进行完全的喷射然后再进行转动导管,软制细毛刷可以将喷出的消毒液进一步的分散,进而可以使导管的内壁完全接触消毒液,提高了消毒的效果。提高了消毒的效果。提高了消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导管消毒
,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医用介入式导管能够输送支架等器材到达指定的位置。
[0003]医用介入式导管在进行消毒时都是将导管放置在医用酒精或消毒水内浸泡,这样的方式在对导管的外壁进行清理时较为容易,由于导管的直径很小,医用酒精或消毒水进入内壁的消毒较为困难,所以现有的方式对内壁消毒采用一端喷射的方式进行消毒,但这样的消毒方式对导管的损伤较大,同时消毒液也无法完全的对内壁进行消毒,导致杀菌的效果一般。
[000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方式对内壁消毒采用一端喷射的方式进行消毒,但这样的消毒方式对导管的损伤较大,同时消毒液也无法完全的对内壁进行消毒,导致杀菌的效果一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储液斗,所述储液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盖;
[0007]所述储液斗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与微型水泵相对应的水泵开关,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硬管;
[0008]所述连接硬管在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液输出机构,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前面设置有紫外激光消毒机构。
[0009]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存放柜。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存放柜可以用来存放外置的消毒液输出机构和传输光缆。
[0011]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与储液斗和微型水泵相对应的凹槽。
[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前将储液斗加上消毒液或医用酒精,然后通过微型水泵输出到连接硬管。
[0013]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毒液输出机构包括输出硬管,所述输出硬管固定连接在连接硬管远离微型水泵的一端,所述输出硬管在远离连接硬管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一
组软制细毛刷,所述输出硬管在远离连接硬管的一端安装有转接喷头。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转接喷头插入导管,然后启动微型水泵,消毒液经过连接硬管传输到输出硬管,再通过转接喷头来对导管的内壁进行喷淋消毒液,同时推动整个导管移动并往复转动导管,使消毒液可以完全接触到导管的内壁,并通过软制细毛刷对内壁进行清扫。
[0015]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接喷头的侧壁开设多个细小微孔。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横向输出的消毒液可以从侧壁的微孔中喷射到导管的内壁。
[0017]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紫外激光消毒机构包括紫外激光发射器,紫外激光发射器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的一侧安装有与紫外激光发射器相对应的驱动开关,所述紫外激光发射器的输出端安装有传输光缆,所述传输光缆在远离紫外激光发射器的一端安装有反射头。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消毒液消毒后,将反射头插入导管的一端,开启紫外激光发射器,使其开始输出紫外激光,并通过传输光缆传输,反射头将传输的紫外激光反射到导管的内壁,然后缓慢的推动管道,使反射头在导管内移动。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1.本技术通过设计消毒液输出机构,通过软制细毛刷和转接喷头,可以对导管的内壁进行完全的喷射然后再进行转动导管,软制细毛刷可以将喷出的消毒液进一步的分散,进而可以使导管的内壁完全接触消毒液,提高了消毒的效果;
[0021]2.本技术通过设计紫外激光发射器,在完成消毒液消毒后,可以使用反射头将传输光缆的紫外激光反射到导管的内壁,可以进一步的对导管的内壁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微型水泵和连接硬管结构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紫外激光消毒机构结构图。
[0026]图中:1、装置主体;2、储液斗;3、顶盖;4、微型水泵;5、水泵开关;6、连接硬管;7、消毒液输出机构;701、输出硬管;702、软制细毛刷;703、转接喷头;8、紫外激光消毒机构;801、紫外激光发射器;802、驱动开关;803、传输光缆;804、反射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8]请参阅图1

图3,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存放柜,存放柜可以用来存放外置的消毒液输出机构7和传输光缆803,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储液斗2,储液斗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盖3,储液斗2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4,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储液斗2和微型水泵4相对应的凹槽,在使用前
将储液斗2加上消毒液或医用酒精,然后通过微型水泵4输出到连接硬管6,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微型水泵4相对应的水泵开关5,微型水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硬管6;
[0029]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硬管6在远离微型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液输出机构7,消毒液输出机构7包括输出硬管701,输出硬管701固定连接在连接硬管6远离微型水泵4的一端,输出硬管701在远离连接硬管6的一端外壁安装有一组软制细毛刷702,输出硬管701在远离连接硬管6的一端安装有转接喷头703,将转接喷头703插入导管,然后启动微型水泵4,消毒液经过连接硬管6传输到输出硬管701,再通过转接喷头703来对导管的内壁进行喷淋消毒液,同时推动整个导管移动并往复转动导管,使消毒液可以完全接触到导管的内壁,并通过软制细毛刷702对内壁进行清扫,转接喷头703的侧壁开设多个细小微孔,保证了横向输出的消毒液可以从侧壁的微孔中喷射到导管的内壁;
[0030]如图1

图4所示,装置主体1的内部前面设置有紫外激光消毒机构8,紫外激光消毒机构8包括紫外激光发射器801,紫外激光发射器801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部,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紫外激光发射器801相对应的驱动开关802,紫外激光发射器801的输出端安装有传输光缆803,传输光缆803在远离紫外激光发射器801的一端安装有反射头804,在完成消毒液消毒后,将反射头804插入导管的一端,开启紫外激光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储液斗(2),所述储液斗(2)的顶部转动连接有顶盖(3);所述储液斗(2)的底部安装有微型水泵(4),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与微型水泵(4)相对应的水泵开关(5),所述微型水泵(4)的输出端安装有连接硬管(6);所述连接硬管(6)在远离微型水泵(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消毒液输出机构(7),所述装置主体(1)的内部前面设置有紫外激光消毒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存放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与储液斗(2)和微型水泵(4)相对应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介入式导管的激光消毒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宏东田立剑张童张凯邢艳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维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