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327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涉及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其上固定设置有中空的支撑杆,支撑杆内设置有竖直水冷夹层,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与竖直水冷夹层连通的下端进水管和下端出水管;底板,其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上端,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设置有模型支座,模型支座通过模型夹安装有模型;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通过短接水管串联,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平行排布的圆形水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实现了在高温流场中对模型和测试线缆的有效冷却隔热保护,确保了平板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洞试验模型支撑设备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在高温风洞试验中,需要用模型支架将测热模型和测压模型进行安装固定,但是由于风洞内的热气流温度极高,需要对测热模型、测压模型以及测试线缆进行防热保护,避免高温热气流对模型造成损坏以及烧坏线缆,影响测热和测压的试验准确性。而目前在平板试验中,还缺少这种能够实现模型、测试线缆防热保护的模型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4]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包括:底座,其上固定设置有中空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竖直水冷夹层,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与竖直水冷夹层连通的下端进水管和下端出水管;底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设置有模型支座,所述模型支座通过模型夹安装有模型;所述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通过短接水管串联,所述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平行排布的圆形水道。
[0005]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支撑杆的结构包括:内筒,其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筒的中空结构贯穿至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内筒的外壁面对称焊接有两根竖直的夹水条,且所述夹水条与下端进水管和下端出水管垂直;外筒,其设置在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竖直水冷夹层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所述竖直水冷夹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法兰,其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上端,所述支撑杆通过法兰、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模型支座的结构包括:模型支座底板,其中部设置有第一矩形孔,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座进水管和支座出水管,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正面设置有多条同心闭合的第一矩形槽,所述支座进水管和支座出水管与所述第一矩形槽连通;模型支座盖板,其盖在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正面,所述模型支座盖板的中部设置有正对第一矩形孔的第二矩形孔,所述模型支座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多条同心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通道;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均为多圈“回”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矩形槽两侧的矩形凸起嵌入至第二矩形槽中,在第二矩形槽与矩形凸起之间形成多圈“回”字形水道。
[0007]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串联方式具体为:
所述左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左进水管,所述左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左出水管,所述左侧板内设置有分别与左进水管和左出水管连通的左水道,所述左水道与左侧板的圆形水道连通;所述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所述顶板内设置有分别与上进水管和上出水管连通的上水道,所述上水道与顶板的圆形水道连通;所述右侧板的下端设置有右出水管,所述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右进水管,所述右侧板内设置有分别与右进水管和右出水管连通的右水道,所述右水道与右侧板的圆形水道连通;所述左侧板的左出水管通过短接水管与顶板的上进水管连接,所述顶板的上出水管通过短接水管与右侧板的右进水管连接。
[0008]优选的是,其中,所述底板、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内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定位环。
[0009]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模型夹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模型夹的上端和下端通过螺钉与模型支座固定连接,所述模型夹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夹紧螺栓固定安装模型;所述模型夹的中部设置有正对第一矩形孔和第二矩形孔的方孔。
[0010]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模型为测热模型,所述测热模型上开设有多个测热孔。
[0011]优选的是,其中,所述模型为测压模型,所述测压模型的结构包括:测压板底板,其正面设置有底板槽;测压板盖板,其正面设置有盖板槽,所述测压板盖板的背面开设有多个测压孔,所述测压孔分别连接有测压管道;所述测压板盖板盖设在测压板底板的正面,在盖板槽与底板槽之间围合形成水腔,所述测压板盖板还分别设置有测压进水管和测压出水管,所述测压进水管和测压出水管与水腔连通。
[0012]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实现了在高温流场中对模型和测试线缆的有效冷却隔热保护,确保了平板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中空的支撑杆,并在支撑杆内设置竖直水冷夹层,不仅实现了测试线缆的向下穿设,还通过向竖直水冷夹层中注入流动的冷却水对测试线缆进行水冷隔热保护。本专利技术设置的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为串联结构,通过向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中注入冷却水,对模型和测试线缆实现了冷却隔热保护目的。
[0013]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杆内夹水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模型支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模型支座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模型支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模型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定位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0为左侧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顶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右侧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测压模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各结构对应附图标记如下:底座1,支撑杆2,竖直水冷夹层3,下端进水管4,下端出水管5,底板6,左侧板7,右侧板8,顶板9,模型支座10,模型夹11,模型12,短接水管13,圆形水道14,测试线缆121,内筒21,夹水条22,外筒23,法兰24,模型支座底板101,第一矩形孔102,支座进水管103,支座出水管104,第一矩形槽105,模型支座盖板106,第二矩形孔107,第二矩形槽108,中部通道109,左进水管71,左出水管72,左水道73,上进水管91,上出水管92,上水道93,右出水管82,右进水管81,右水道83,定位环15,方孔111,测压板底板122,底板槽123,测压板盖板124,盖板槽125,测压孔126,测压管道127,水腔128,测压进水管129,测压出水管12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0017]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0018]如图1

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包括:底座1,其上固定设置有中空的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内设置有竖直水冷夹层3,所述底座1的两侧设置有与竖直水冷夹层3连通的下端进水管4和下端出水管5;底板6,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所述底板6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板7,底板6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板8,所述左侧板7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固定设置有中空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设置有竖直水冷夹层,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与竖直水冷夹层连通的下端进水管和下端出水管;底板,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左侧板,底板的右侧设置有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设置有模型支座,所述模型支座通过模型夹安装有模型;所述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通过短接水管串联,所述左侧板、顶板和右侧板的内部设置有多条平行排布的圆形水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结构包括:内筒,其为中空结构,所述内筒的中空结构贯穿至底座的下表面;所述内筒的外壁面对称焊接有两根竖直的夹水条,且所述夹水条与下端进水管和下端出水管垂直;外筒,其设置在所述内筒的外部,所述竖直水冷夹层位于内筒与外筒之间,所述竖直水冷夹层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密封圈;法兰,其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上端,所述支撑杆通过法兰、螺钉与底板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流场的平板试验水冷模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支座的结构包括:模型支座底板,其中部设置有第一矩形孔,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背面设置有支座进水管和支座出水管,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正面设置有多条同心闭合的第一矩形槽,所述支座进水管和支座出水管与所述第一矩形槽连通;模型支座盖板,其盖在所述模型支座底板的正面,所述模型支座盖板的中部设置有正对第一矩形孔的第二矩形孔,所述模型支座盖板的内侧设置有多条同心的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中部设置有中部通道;所述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均为多圈“回”字形结构,所述第一矩形槽两侧的矩形凸起嵌入至第二矩形槽中,在第二矩形槽与矩形凸起之间形成多圈“回”字形水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流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