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轨道检测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维护领域,具体的说是多功能轨道检测车。
技术介绍
[0002]多功能轨道检测车主要检测项目包括:超声探伤,实时采集,轨距,左右轨向,左右高低,水平(超高)等,一方面实现对铁路轨道的探伤检测及分析,另一方面实现对轨道线路水平、高低等技术参数的实时监控。
[0003]检测车能在探伤小车的自行走过程中,检测钢轨头部、腰部和轨底的各种缺陷和裂纹。采用轮式探头检测,个通道的超声波轮式探头,两轨共个通道的数据以B扫描的形式显示到工业级高亮液晶显示屏上,轮式探头的非接触性确保了在曲线地段和轨面磨损程度较高的轨道的良好的耦合性,能有效地检测出钢轨头部核伤、轨腰螺孔裂纹及轨底横向裂纹等,并配以警报自动放大弹出窗口,方便操作员对钢轨进行实时检测。检测车整体采用分拆式结构设计,任意模块只需两人抬动。电瓶驱动,环保节能,每小时检测速度达15公里。同时安装轨道几何不平顺检测系统,利用多传感融合测量单元、机器视觉单元构成检测系统的传感部分,并将其传感安装于轨道特种车辆上,实现运动连续检测轨道不平顺参数。
[0004]轨道检测车在操作使用,应注意清理轨道上的障碍物,包括道轨上的杂物,金属导体以及其他车的使用道路上的障碍物,而由于轨道检测车使用过程中未及时对障碍物清理及夜间检测操作未及时发现识别到轨道上的障碍物,会造成轨道检测车直接与轨道上的障碍物发生撞击,当障碍物自身体积较大时,易造成行驶过程中的轨道检测车发生撞击损坏,不便于轨道检测车对轨道的检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功能轨道检测车。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功能轨道检测车,所述轨道检测车由车架、座椅、转轮及对中机构组成,所述座椅设置有多个并安装在车架的上端,所述转轮设置在车架下端的四角处,所述对中机构设置在车架的两侧,所述车架的下端固定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轮固定在转轴的两端,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整个轨道检测车移动驱动的移动组件及移动过程中防护组件。
[0007]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车架下端的安装箱,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安装箱上,所述转轴位于安装箱内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锥齿,所述安装箱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安装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安装轴驱动的驱动组件。
[000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内部的第二安装轴,所述第二安装轴及第一安装轴同心设置且分别开设有第一花键槽与第二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槽及第二花键槽滑动连接有连接键,所述第二安装轴的外部套设有安装环,所述连接键的一端与安装环相固定,所述固定箱上安装有用于第二安装轴驱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第二安装轴上设置有用于
安装环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轨道检测车的前侧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环传动的传动组件。
[0009]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安装轴上的圆板,第二安装轴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圆板及安装环之间,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板及安装环相连接。
[0010]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防护板上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上固定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安装环转动连接在圆孔上。
[0011]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前侧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多个阻尼孔,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滑动板相固定,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填充有阻尼液,所述第一套管的内部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动板相连接。
[0012]所述防护组件在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开设在车架下端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限速夹持板,两个所述限速夹持板分别对称位于转轴的两侧,所述车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防护过程中两个限速夹持板推动的推动组件。
[0013]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上开设有两个斜槽,两个所述斜槽呈倒八字设置,两个所述斜槽上滑动连接有传动销,两个所述传动销分别与两个限速夹持板相固定,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用于操作板挤压的挤压组件,所述车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操作板被挤压过程中导向的导向组件。
[0014]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固定在防护板上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上端开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操作板的一侧相抵设置。
[0015]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下端的多个第二套管,各个所述第二套管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另一端与操作板相固定,各个所述第二套管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车架的下端及操作板相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轨道检测车对轨道进行检测时,通过防护组件、缓冲组件及传动组件的相互配合,对轨道检测车行走的动力进行切断的同时,对转动的过程中的转轴进一步的进行降速,使轨道检测车进行快速降速,降低轨道检测车撞击到障碍物发生损耗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移动组件、驱动组件及复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的传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01、车架;102、座椅;103、转轮;104、对中机构;2、支撑架;3、转轴;401、安装箱;402、第一锥齿;403、第一安装轴;404、第二锥齿;5、固定箱;601、第二安装轴;602、第一花键槽;603、第二花键槽;604、连接键;605、安装环;606、驱动电机;701、圆板;702、第一弹簧;8、防护板;901、条形板;902、传动板;903、圆孔;1001、第一套管;1002、滑动板;1003、阻尼孔;1004、第一滑杆;1005、第二弹簧;1101、滑动槽;1102、限速夹持板;1201、操作板;1202、斜槽;1203、传动销;1301、挤压板;1302、斜面;1401、第二套管;1402、第二滑杆;1403、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功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轨道检测车,所述轨道检测车由车架(101)、座椅(102)、转轮(103)及对中机构(104)组成,所述座椅(102)设置有多个并安装在车架(101)的上端,所述转轮(103)设置在车架(101)下端的四角处,所述对中机构(104)设置在车架(10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1)的下端固定两个支撑架(2),两个所述支撑架(2)上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轮(103)固定在转轴(3)的两端,所述车架(10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整个轨道检测车移动驱动的移动组件及移动过程中防护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车架(101)下端的安装箱(401),所述转轴(3)转动连接在安装箱(401)上,所述转轴(3)位于安装箱(401)内部的侧壁上固定有第一锥齿(402),所述安装箱(401)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安装轴(403),所述第一安装轴(40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锥齿(404),所述第一锥齿(402)与第二锥齿(404)之间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安装箱(401)的一侧安装有固定箱(5),所述固定箱(5)上设置有用于第一安装轴(403)驱动的驱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固定箱(5)内部的第二安装轴(601),所述第二安装轴(601)及第一安装轴(403)同心设置且分别开设有第一花键槽(602)与第二花键槽(603),所述第一花键槽(602)及第二花键槽(603)滑动连接有连接键(604),所述第二安装轴(601)的外部套设有安装环(605),所述连接键(604)的一端与安装环(605)相固定,所述固定箱(5)上安装有用于第二安装轴(601)驱动的驱动电机(606),所述第二安装轴(60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环(605)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轨道检测车的前侧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连接有防护板(8),所述防护板(8)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环(605)传动的传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固定在第二安装轴(601)上的圆板(701),第二安装轴(601)的侧壁上套设有第一弹簧(702),所述第一弹簧(702)位于圆板(701)及安装环(605)之间,所述第一弹簧(702)的两端分别与圆板(701)及安装环(605)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防护板(8)上的条形板(90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瑞,吕伟,刘鑫龙,谢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瑞敏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