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8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减排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包括步骤(1)建立基础数据库,步骤(2)将不同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步骤(3)设计不同政策措施下的碳减排量测算模型,步骤(4)输出在某种政策措施实施情况下的碳减排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能耗水平、能源折煤系数、碳排放因子基础数据,针对不同的政策措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测算方法,输出营业性货物运输在某种政策措施实施后可实现的碳减排量测算结果,为决策者选用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减排措施提供依据。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减排
,具体涉及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营业性货物运输(公、水、铁、航)是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排放量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中所占比例较大。碳减排量测算是对不同政策措施的碳减排效果进行测算,现有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运输车辆的新能源化、铁路电气化和民航生物质航空煤油应用等,不同政策措施的碳减排效果测算需将该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并对政策措施实施前后的碳排放量进行科学的定量预测,最后计算得到不同政策措施下的碳减排量。
[0003]目前,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量计算主要采用“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方法,并测算在不同政策措施力度下的碳达峰时间和碳排放峰值。该方法虽可预测交通行业碳排放趋势,但无法明确某种政策措施实施后的减排效果。
[0004]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600027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城市交通的碳排放测算系统和测算方法,其测算边界为城际客运、市内客运和城市货运,相当于公路运输的客运部分和城市客运的测算边界,并未对营业性公路、水路、铁路及民航货运的减排量进行测算;并且其对政策参数化,是将政府、行业发布的宏观政策措施分情景应用的假设,没有将政策措施直接转化为参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减排结果。
[0005]公开号为CN114417614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中心城区机动车空间管控措施下碳排放的减排量测算方法,其测算边界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和小汽车,并未对营业性公路、水路、铁路及民航货运的减排量进行测算;且其专利技术目的为是为了证实在某种交通管控措施实施后,对减排效果的影响。
[0006]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直观评价每项政策措施的减排效果的相关内容,无法预测某种政策措施实施后的减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基于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能耗水平、能源折煤系数、碳排放因子基础数据,针对不同的政策措施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测算方法,输出营业性货物运输在某种政策措施实施后可实现的碳减排量测算结果,为决策者选用减排措施提供依据。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1):建立基础数据库,数据包括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能耗水平、能源折煤系数、碳排放因子;
[0011]步骤(2):将不同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
[0012]步骤(3):设计不同政策措施下的碳减排量测算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周转量法或
保有量法计算碳排放量以及不同政策实施前后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计算方法;
[0013]步骤(4):输出在某种政策措施实施情况下的碳减排量。
[0014]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包括: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的货物周转量,使用柴油、天然气、电力、氢能能源的车辆数及其年均行驶里程,使用柴油、天然气、燃料油、电力能源的船舶数及其航行里程;
[0015]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能耗水平包括公路货运、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民航货运单位周转量能耗,公路货运车辆的百公里能耗和船舶单位里程能耗;
[0016]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能源折煤系数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能源的折煤系数;
[0017]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的碳排放因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0018]进一步地,步骤(2)、(3)所述的不同政策措施包括运输结构调整、运输车辆新能源化、电动船舶推广使用、铁路电气化、民航生物质航空煤油的使用、能源效率的提升。
[0019]所述的新能源括电力、氢能。
[0020]进一步地,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包括将政策措施涉及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货物运输周转量、车辆行驶里程、各类能源消耗数据、货运车辆保有量数据参数化;
[0021]其中所述的各种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所述的各类能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
[0022]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周转量法计算碳排放量公式为:
[0023]C=Q
×
A
×
EF(1.1)
[0024]式(1.1)中,C为碳排放量,Q为货物周转量,A为单位周转量能耗,EF为碳排放因子。
[0025]进一步地,步骤(3)所述的保有量法计算碳排放量公式为:
[0026]C=N
×
S
×
A
×
EF(1.2)
[0027]式(1.2)中,C为碳排放量,N为车辆保有量,S为车辆年均行驶里程,A为百公里能耗,EF为碳排放因子。
[0028]步骤(3)所述的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具体可以为公路转铁路、公路转水路带来的碳减排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0029][0030]式(1.3)中,C1为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吨碳;
[0031]Q
gj
、Q
ti
、Q
sp
分别为运输结构调整前公路运输使用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使用第i类能源、水路运输使用第p类能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
[0032]A
gj
、A
ti
、A
sp
分别为公路运输第j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铁路运输第i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水路运输第p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吨标煤/吨公里;
[0033]EF
gj
、EF
ti
、EF
sp
分别为公路运输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第i类能源、水路运输第p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吨碳/吨标煤;
[0034]Q'
gj
、Q'
ti
、Q'
sp
分别为运输结构调整后公路运输使用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使用第i
类能源、水路运输使用第p类能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
[0035]n的取值为4,代表公路运输使用的4类能源,分别为j=1为柴油,j=2为天然气,j=3为氢能,j=4为电力;m的取值为5,代表铁路运输使用的5类能源,i=1为柴油,i=2为天然气,i=3为汽油,i=4为电力,i=5为煤炭;z的取值为3,代表水路运输使用的3类能源,p=1为燃料油、p=2为柴油,p=3为天然气。
[0036]步骤(3)所述的运输车辆新能源化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指新能源集卡推广使用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0037][0038]式(1.4)中,C2为运输车辆新能源化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吨碳;N
j
为使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础数据库,数据包括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能耗水平、能源折煤系数、碳排放因子;步骤(2):将不同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步骤(3):设计不同政策措施下的碳减排量测算模型,该模型包括利用周转量法或保有量法计算碳排放量以及不同政策实施前后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计算方法;步骤(4):输出在某种政策措施实施情况下的碳减排量;所述的营业性货物运输活动水平包括: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的货物周转量,使用柴油、天然气、电力、氢能能源的车辆数及其年均行驶里程,使用柴油、天然气、燃料油、电力能源的船舶数及其航行里程;所述的能耗水平包括公路货运、铁路货运、水路货运和民航货运单位周转量能耗,公路货运车辆的百公里能耗和船舶单位里程能耗;所述的能源折煤系数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能源的折煤系数;所述的碳排放因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所述的不同政策措施包括运输结构调整、运输车辆新能源化、电动船舶推广使用、铁路电气化、民航生物质航空煤油的使用、能源效率的提升;所述的新能源括电力、氢能;政策措施转化为定量参数包括将政策措施涉及的各种交通方式的货物运输周转量、车辆行驶里程、各类能源消耗数据、货运车辆保有量数据参数化;所述的各种交通方式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民航,所述的各类能源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航空煤油、燃料油、电力、氢能、煤炭、生物质航空煤油;所述的周转量法计算碳排放量公式为:C=Q
×
A
×
EF(1.1)式(1.1)中,C为碳排放量,Q为货物周转量,A为单位周转量能耗,EF为碳排放因子;所述的保有量法计算碳排放量公式为:C=N
×
S
×
A
×
EF(1.2)式(1.2)中,C为碳排放量,N为车辆保有量,S为车辆年均行驶里程,A为百公里能耗,EF为碳排放因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计算公式如下:式(1.3)中,C1为运输结构调整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吨碳;Q
gj
、Q
ti
、Q
sp
分别为运输结构调整前公路运输使用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使用第i类能源、
水路运输使用第p类能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A
gj
、A
ti
、A
sp
分别为公路运输第j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铁路运输第i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水路运输第p类能源的单位周转量能耗,吨标煤/吨公里;EF
gj
、EF
ti
、EF
sp
分别为公路运输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第i类能源、水路运输第p类能源的碳排放因子,吨碳/吨标煤;Q'
gj
、Q

ti
、Q

sp
分别为运输结构调整后公路运输使用第j类能源、铁路运输使用第i类能源、水路运输使用第p类能源的货物周转量,吨公里;n的取值为4,代表公路运输使用的4类能源,分别为j=1为柴油,j=2为天然气,j=3为氢能,j=4为电力;m的取值为5,代表铁路运输使用的5类能源,i=1为柴油,i=2为天然气,i=3为汽油,i=4为电力,i=5为煤炭;z的取值为3,代表水路运输使用的3类能源,p=1为燃料油、p=2为柴油,p=3为天然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减排量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输车辆新能源化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碳减排量,其计算公式如下:式(1.4)中,C2为运输车辆新能源化带来的营业性货物运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安涛徐畅付建村朱新建谢亚平王琳解晓燕曲同庆卢林果魏姗姗王恒昆邹康康鲁志恒赵宁卢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