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283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集控模块、提升模块与至少一个检测模块,集控模块无线连接检测模块;提升模块包括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与至少一个移动罐笼,提升机构带动移动罐笼沿罐道绳滑动,移动罐笼设置有罐耳,罐耳内设置有导向滑套,导向滑套套设在罐道绳的外周;检测模块包括滑动套筒、伸缩悬臂与箱体,箱体固定于移动罐笼上,滑动套筒内设置有绳径检测机构,用于对罐道绳进行绳径检测,伸缩悬臂上设置有磨损检测机构,用于对导向滑套进行磨损量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罐道绳的自动绳径的检测,以及导向滑套的磨损检测,提高了立井内工作的安全性,提升罐道绳检测效率和精度。提升罐道绳检测效率和精度。提升罐道绳检测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罐道绳检修
,涉及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立井中工作的钢丝绳罐道,在长期摩擦运行、水淋和温度变化等条件下,容易产生断丝、外层松散变形及内部生锈等问题,若长期在此条件下提升运输,会对运输安全和人身安全造成很对威胁。
[0003]目前,对煤矿立井罐道钢丝的检测和保养主要是通过人工进行,但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等因素的限制,不能保证对钢丝绳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给员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较大安全隐患,且检测通常需要多人协作,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
[0004]在钢丝绳罐道维检测过程中,罐道绳的绳径检测也是重要的一项内容,通常罐笼顶端平台上作业人员,用游标卡尺对罐道绳进行间断距离抽测。在立井进行绳径抽测作业,操作不规范且繁杂,容易检测不准,另外,人员因素、光纤昏暗和空间限制等也会导致绳径抽检测数据不准确。
[0005]另外,罐笼在提升运输过程的运转速度相当高,一般接近10m/s,为了保证罐笼的运转安全,需要尽量减少钢丝绳的磨损。滑套安装在罐笼外面,上下四角处悬空位置的罐耳内,以便进行罐笼的移动。然而,立井内恶劣环境使罐耳滑套的周为堆满煤泥或杂物,导致罐耳中滑套在用卡尺进行磨损检测时,相当费时费力,而且检测位置危险系统高,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将传统的人工作业抽检罐道绳,改为自动实时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更节省了劳动强度,实现罐道绳的自动绳径的检测,以及导向滑套的磨损检测,提高了立井内工作的安全性,提升罐道绳维检质量。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集控模块、提升模块与至少一个检测模块,所述集控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检测模块;
[0009]所述提升模块包括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与至少一个移动罐笼,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罐笼沿罐道绳滑动,所述移动罐笼与罐道绳的连接处设置有罐耳,所述罐耳滑动连接罐道绳,所述罐耳内设置有导向滑套,所述导向滑套套设在罐道绳的外周;
[0010]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滑动套筒、伸缩悬臂与箱体,所述滑动套筒套设在罐道绳的外周,所述伸缩悬臂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移动罐笼上,所述滑动套筒内设置有绳径检测机构,所述绳径检测机构用于对罐道绳进行绳径检测,所述伸缩悬臂上设置有磨损检测机构,所述磨损检测机构用于对导向滑套进行磨
损量检测。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通过智能化的检测模块与集控模块的无线连接,实现罐道绳自动故障检测;集成了绳径检测机构与磨损检测机构,实现移动罐笼移动过程中,罐道绳的绳径检测与移动罐笼导向滑套的磨损量检测,将实时检测结果通过无线连接输送至集控模块,减少了立井内工作人员,降低了检测工作安全风险,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精度与检测效率。
[0012]本专利技术中的立井内竖直固定有4
×
N条罐道绳,且N为大于1的整数,每四条罐道绳之间滑动设置移动罐笼,移动罐笼的上下四角处悬空位置均设置有罐耳,以实现与罐道绳的滑动连接。导向滑套安装于罐耳内,并套设在罐道绳上,随着移动罐笼的滑动,导向滑套发生磨损,罐道绳与导向滑套的总间隙不能超过15mm,当导向滑套的磨损量或罐道绳与导向滑套的总间隙达到下列限值时,必须更换,本专利技术采用磨损检测机构实时检测移动罐笼上的导向滑套的磨损量,能够及时发现故障进行更换,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0013]本专利技术对于提升机构的结构不作具体要求或特殊限定,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技术方案及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地提供了如下提升机构的具体结构:
[0014]提升机构包括卷筒、驱动轮、传送带与提升绳,传送带用于连接卷筒与驱动轮,卷筒的旋转带动驱动轮转动,提升绳缠绕在驱动轮的表面,提升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移动罐笼,随着驱动轮的旋转,带动一个移动罐笼下放的同时另一个移动罐笼提升。
[001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对提升机构的结构所做出的描述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进一步限定,也即,现有技术中已公开或新技术中未公开的各提升机构均可用于本专利技术中,不限于具有以上结构的提升机构,只要能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提升机构,可以任意替换,替换后得到的技术方案同样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内。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伸缩悬臂远离所述滑动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台。
[0017]所述伸缩悬臂以所述旋转台为中心在检测平面上进行转动,所述检测平面为垂直于所述移动罐笼移动方向的水平面。
[0018]本专利技术中将移动罐笼移动方向设为Y轴(即为旋转台中心轴),垂直于移动罐笼移动方向设定为X轴,伸缩悬臂可在X轴上平移,发生平移位移量,同时,能够在X轴所在的水平面上以Y轴的中心进行转动,产生角度位移量。
[0019]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绳径检测机构、所述磨损检测机构与集控模块。
[0020]本专利技术中的检测模块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存储等功能。箱体内的控制装置电性连接绳径检测机构与磨损检测机构,根据绳径检测机构与磨损检测机构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转换,并传输至集控模块,集控模块根据接收的信息与各种阀值参数设置,进行分析、判断和执行功能。
[0021]优选地,所述滑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测位机构,所述测位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测位机构用于确定故障点位置,并传输至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反馈至所述集控模块。
[0022]本专利技术设置测位机构能够实时检测箱体在立井中的具体位置,同时确定故障发生
点,以提高检测精度,便于后续维修。
[0023]优选地,所述箱体通过固定卡座固定于所述移动罐笼上。
[0024]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卡座带有入位自卡锁机机械机构和脚踏解锁机构,保证箱体的安装和移出便捷,省时省力。为防止意外触碰箱体移出提板,如人员误踩和坠物误碰后,导致卡锁自动解锁引发事故,提板只有在人为脚踩时,才能解锁后移出。固定卡座入位口采用倒角斜坡,使箱体入位非常顺畅,节省对箱体的安装时间。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磨损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台内。
[0026]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位移量,所述第一位移量为所述伸缩悬臂在所述检测平面上的直线平移量。
[0027]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量为所述伸缩悬臂在所述检测平面上的移动角度。
[0028]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分别电性连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井提升罐道绳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集控模块、提升模块与至少一个检测模块,所述集控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提升模块包括传动连接的提升机构与至少一个移动罐笼,所述提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移动罐笼沿罐道绳滑动,所述移动罐笼与罐道绳的连接处设置有罐耳,所述罐耳滑动连接罐道绳,所述罐耳内设置有导向滑套,所述导向滑套套设在罐道绳的外周;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滑动套筒、伸缩悬臂与箱体,所述滑动套筒套设在罐道绳的外周,所述伸缩悬臂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与所述箱体,所述箱体固定于所述移动罐笼上,所述滑动套筒内设置有绳径检测机构,所述绳径检测机构用于对罐道绳进行绳径检测,所述伸缩悬臂上设置有磨损检测机构,所述磨损检测机构用于对导向滑套进行磨损量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旋转台,所述伸缩悬臂远离所述滑动套筒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台;所述伸缩悬臂以所述旋转台为中心在检测平面上进行转动,所述检测平面为垂直于所述移动罐笼移动方向的水平面;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绳径检测机构、所述磨损检测机构与集控模块;优选地,所述滑动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测位机构,所述测位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测位机构用于确定故障点位置,并传输至控制装置,由所述控制装置反馈至所述集控模块;优选地,所述箱体通过固定卡座固定于所述移动罐笼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检测机构包括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设置于所述旋转台内;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一位移量,所述第一位移量为所述伸缩悬臂在所述检测平面上的直线平移量;所述第二位移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位移量,所述第二位移量为所述伸缩悬臂在所述检测平面上的移动角度;优选地,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分别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一位移检测件与第二位移检测件分别采集所述第一位移量与第二位移量,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将所述第一位移量与所述第二位移量转换为磨损量电信号,并传输至所述集控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径检测机构包括沿所述滑动套筒内腔壁周向设置的至少三个第三位移检测件,所述至少三个第三位移检测件形成围绕罐道绳的检测环;优选地,所述第三位移检测件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三位移检测件采集绳径变化量,并传输至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析处理所述绳径变化量,并传输至所述集控模块;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大鹏刘博磊闫萍王久海普路马胜华杨淑欣胡开庚李桂敏马龙孙奇志刘少辉李胜利韩国庆陈子春董辉苗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