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828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所述仪表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由质量比为3: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润滑油组合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仪表用润滑油。

技术介绍

[0002]仪表油是用来润滑仪器仪表的轴承、齿轮等摩擦部位的润滑油。在装备的使用过程中,仪表油的使用对装备技术战术性能的充分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常用的仪表润滑油,比如4115号高低温仪表油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产品,用于5~10μm间隙的精密轴承,具有优良的高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能、抗剪切性能,以及润滑性能和防锈防腐性能等,经过长期使用发现4115号仪表油虽然能够保证光学仪器在一个大修期的使用要求,但其低温粘度较大,在低温(

30℃以下)环境条件下光学仪器运转困难,有卡滞现象发生,不能满足光学装备在低温环境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随着军事装备的发展,以及军事任务的多样性、突发性、广域性,研制性能优良的光学仪器润滑油势在必行,以保障装备南北方通用、冬夏季通用,减小频繁换油对装备造成的损害,满足军事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解决现用仪表油低温性能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仪表油具有高低温性能、热氧化安定性能和润滑性能的通用型光学仪表油。
[0005]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仪表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由质量比为3:1

9:1的乙基硅油和酯类油组成;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防锈剂和油性剂。上述原料常温搅拌混合均匀即可。
[0006]硅油和酯类油的最佳质量比为9:2。
[0007]抗氧化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0.1

1%,防锈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1

4%,油性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0.1

1%。
[0008]抗氧化剂占基础油最佳质量百分比为1%,防锈剂占基础油最佳质量百分比为4%,油性剂占基础油最佳质量百分比为1%。
[0009]酯类油为己二酸酯、癸二酸酯或壬二酸酯中的一种。
[0010]所述的防锈剂为有机羧酸类防锈剂或酯类防锈剂,所述有机羧酸类防锈剂十二烯基丁二酸,所述酯类防锈剂为羊毛脂或山梨糖醇单甘油酯。
[0011]所述的抗氧化剂由酚型抗氧剂和减摩剂按质量比0.5:1

2:1组成;酚型抗氧剂和减摩剂最佳质量比为1:1。
[0012]所述的酚型抗氧剂为2,6

二叔丁基对甲酚或β

萘酚,所述的减摩剂为硫磷氮钼、硫磷氧钼或亚磷酸二正丁脂中的一种。
[0013]油性剂为苯三唑脂肪酸胺盐、油酸乙二醇酯或戊基多元醇高级脂肪酸酯中的一种。
[0014]本专利技术硅油选用的为武汉化学试剂厂生产的3号硅油4号硅油,均为乙基硅油,二
者主要差别是3号硅油粘度大于4号硅油,使用时3号硅油与4号硅油混合使用,3号硅油与4号硅油的质量比为1:1

3:1。
[0015]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硫磷氮钼抗氧减摩剂P1001为太平洋联合石化有限公司生产。
[0016]苯三唑脂肪酸胺盐为淄博惠华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406的产品。
[0017]本专利技术实验过程部分数据如下:
[0018]一、酯类油、硅油低温粘度的测定
[0019]首先测定了酯类油癸二酸二异辛酯以及硅油在

40℃时的低温运动粘度。其运动粘度值列于表1。
[0020]由表1中所列出的基础油的低温运动粘度值可以看出:在

40℃时,4号硅油的运动粘度最小(464mm2/s),说明其低温流动性较好;3号硅油的运动粘度较大(3443mm2/s),说明在

40℃时3号硅油的流动性较差;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运动粘度在3号硅油与4号硅油之间,说明在

40℃时,癸二酸二异辛酯的流动性介于3号硅油与4号硅油之间。
[0021]表1酯类油与硅油在

40℃时的低温运动粘度
[0022][0023]二、酯类油与硅油混合油样低温粘度的测定
[0024]首先测定了由癸二酸二异辛酯分别与3号硅油、4号硅油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后所得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并由试验数据做出了油样的运动粘度与油样组成的关系图,如附图1、附图2。
[0025]图1给出了癸二酸二异辛酯与3号硅油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所得到的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癸二酸二异辛酯与3号硅油的混合油样中3号硅油的含量小于70%时,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并不是在粘度相对较大的3号硅油的运动粘度值与粘度相对较小的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运动粘度值之间,而是混合油样的运动粘度比原料油中粘度值较小的癸二酸二异辛酯的粘度值还要小,这就说明癸二酸二异辛酯与3号硅油混合后,当3号硅油的质量百分含量小于70%时,混合油样的低温性能得到了改善,变得比任一种原料油的低温性能更加优良。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当混合油样中3号硅油的含量大于70%时,混合油样的运动粘度逐渐增加,其粘度值大于癸二酸二异辛酯的粘度且小于3号硅油的粘度。因此,为了调配低温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可根据润滑油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范围。
[0026]图2给出了癸二酸二异辛酯和4号硅油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图。由图2可以看出,当癸二酸二异辛酯与4号硅油混合油样中4号硅油的含量大于60%时,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比组分中粘度值相对较小的4号硅油的还要小,这就说明癸二酸二异辛酯与4号硅油混合后,当4号硅油的含量大于60%时,油样的低温性能得到了改善,变得更加优良。另外,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当混合油样中4号硅油的含量小于60%时,混合油样的运动粘度逐渐增加,其粘度值在癸二酸二异辛酯与4号硅油的粘度之间。因此,为了调配低温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可根据润滑油的性能指标要求,选择合适的范围。
[0027]另外,为了考察癸二酸二异辛酯与硅油低温性能的相互影响,我们还做了一组试验,首先把3号硅油与4号硅油按1:1,7:3的质量比分别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硅油,分别命名为硅油A、硅油B,然后再把硅油A、硅油B分别与癸二酸二异辛酯按不同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测定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并且根据试验数据做出了油样的运动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图,如附图3、附图4。
[0028]由附图3、附图4可以看出,当癸二酸二异辛酯与硅油A、硅油B按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后,在整个配比范围内所得到的混合油样,在

40℃时的运动粘度不仅小于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运动粘度而且也小于硅油A、硅油B的运动粘度,这就说明癸二酸二异辛酯与硅油A、硅油B混合后,所得到的混合油样的低温性能得到了改善,更适合作为调配低温性能优良的润滑油基础油使用。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温通用型光学仪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由质量比为3:1

9:1的乙基硅油和酯类油组成;添加剂包括抗氧化剂、防锈剂和油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仪表油,其特征在于:抗氧化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0.1

1%,防锈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1

4%,油性剂占基础油质量百分比为0.1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仪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油为己二酸酯、癸二酸酯或壬二酸酯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仪表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锈剂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祥波雷正伟谭胜甄红涛孙华刚张勇吕垌王天贾锋周春霞李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一八一部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