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709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具体涉及光伏模块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盒,风扇设置在安装窗口内,所述固定盒内腔设置有用于搭载光伏控制单元的引线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多个降温的组件,引线框架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自身与固定盒内腔底部发生硬性接触的缓冲组件,套筒内腔底部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引线框架的支撑板,固定盒顶部四周开设有用于安装封闭板的连接槽,封闭板与连接槽槽壁滑动连接,封闭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散热孔,多个透气孔在固定盒内腔底部均匀分布,对引线框架进行散热,防止光伏引线框架在MOS单元工作时过热受到破坏,提升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模块
,具体为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

技术介绍

[0002]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光伏模块所用的引线框架搭载了光伏组件所需的MOS组块,具有控制光伏面板到电源存贮组建的控制功能;
[0003]现有技术下,光伏模块引线框架搭载了大量的MOS模块控制单元,发热量较大,光伏组件又处于光照时间长,温度较高的区域才能高效率将热能转化为电能,光伏模块引线框架在工作中吸收热量较高,易于损坏,导致整体光伏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包括固定盒,所述固定盒内腔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加强散热的透气孔,所述固定盒两侧开设有多个便于连接导线穿过的连通孔,所述固定盒两侧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风扇的安装窗口,所述风扇设置在安装窗口内,所述固定盒内腔设置有用于搭载光伏控制单元的引线框架,所述固定盒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稳定引线框架的导线柱。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透气孔在固定盒内腔底部均匀分布,两侧所述连通孔沿固定盒轴线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导线柱沿固定盒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0008]优选的,两侧所述导线柱沿固定盒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引线框架边缘与固定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引线框架靠近导线柱的两侧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导线槽,所述导线槽槽壁与导线柱表面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盒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整体组件的封闭板,所述固定盒顶部四周开设有用于安装封闭板的连接槽,所述封闭板与连接槽槽壁滑动连接,所述封闭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散热孔。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盒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限位板的固定柱,两侧所述固定柱沿固定盒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固定柱顶部与限位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封闭板顶部。
[0011]优选的,所述引线框架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自身与固定盒内腔底部发生硬性接触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底部与固定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多个用于安装伸缩弹簧的套筒。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底部与固定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套筒在固定盒底部均匀分布,所述套筒内腔底部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引线框架的支撑板。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中设置有多个降温的组件,引线框架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自身与固定盒内腔底部发生硬性接触的缓冲组件,套筒内腔底部与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引线框架的支撑板,固定盒顶部四周开设有用于安装封闭板的连接槽,封闭板与连接槽槽壁滑动连接,封闭板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散热孔,多个透气孔在固定盒内腔底部均匀分布,对引线框架3进行散热,防止光伏引线框架3在MOS单元工作时过热受到破坏,提升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引线框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2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固定盒;11、透气孔;12、连通孔;13、安装窗口;14、风扇;15、导线柱;16、连接槽;17、固定柱;18、限位板;2、缓冲组件;21、套筒;22、伸缩弹簧;23、支撑板;3、引线框架;31、导线槽;4、封闭板;4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包括固定盒1,固定盒1内腔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加强散热的透气孔11,固定盒1两侧开设有多个便于连接导线穿过的连通孔12,可以通过固定盒1两侧的连通孔12与外部导线连接,固定盒1两侧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风扇14的安装窗口13,风扇14设置在安装窗口13内,启动风扇14,风扇14配合封闭板4表面的散热孔42和透气孔11形成空气循环,降低引线框架3的表面温度,固定盒1内腔设置有用于搭载光伏控制单元的引线框架3,固定盒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稳定引线框架3的导向柱15,将引线框架3置于固定盒1内,沿导向柱15边缘进入,置于缓冲组件2顶部。
[0023]进一步的,多个透气孔11在固定盒1内腔底部均匀分布,两侧连通孔12沿固定盒1轴线对称分布,多个导向柱15沿固定盒1长度方向均匀排列,两侧导向柱15沿固定盒1轴线对称分布,引线框架3边缘与固定盒1内壁滑动连接,引线框架3靠近导向柱15的两侧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导向槽31,导向槽31槽壁与导向柱15表面滑动连接,将引线框架3置于固定盒1内,沿导向柱15边缘进入,固定盒1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整体组件的封闭板4,固定盒1顶部
四周开设有用于安装封闭板4的连接槽16,封闭板4与连接槽16槽壁滑动连接,封闭板4置于连接槽16顶部,将整体组件封闭,封闭板4表面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流通的散热孔42。
[0024]进一步的,固定盒1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限位板18的固定柱17,两侧固定柱17沿固定盒1轴线对称分布,固定柱17顶部与限位板1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限位板18设置在封闭板4顶部,引线框架3底部设置有用于防止自身与固定盒1内腔底部发生硬性接触的缓冲组件2,缓冲组件2底部与固定盒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缓冲组件2包括多个用于安装伸缩弹簧22的套筒21,套筒21底部与固定盒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多个套筒21在固定盒1底部均匀分布,套筒21内腔底部与伸缩弹簧22一端固定连接,伸缩弹簧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引线框架3的支撑板23,置于支撑板23顶部,支撑板23底部的伸缩弹簧22对引线框架3进行一定的缓冲,防止引线框架3与固定盒1盒底发生硬性接触。
[0025]工作原理:当此装置开始使用时,将引线框架3置于固定盒1内,沿导向柱15边缘进入,置于支撑板23顶部,支撑板23底部的伸缩弹簧22对引线框架3进行一定的缓冲,防止引线框架3与固定盒1盒底发生硬性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盒(1),所述固定盒(1)内腔底部开设有多个用于加强散热的透气孔(11),所述固定盒(1)两侧开设有多个便于连接导线穿过的连通孔(12),所述固定盒(1)两侧开设有多个用于安装风扇(14)的安装窗口(13),所述风扇(14)设置在安装窗口(13)内,所述固定盒(1)内腔设置有用于搭载光伏控制单元的引线框架(3),所述固定盒(1)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稳定引线框架(3)的导线柱(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气孔(11)在固定盒(1)内腔底部均匀分布,两侧所述连通孔(12)沿固定盒(1)轴线对称分布,多个所述导线柱(15)沿固定盒(1)长度方向均匀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导线柱(15)沿固定盒(1)轴线对称分布,所述引线框架(3)边缘与固定盒(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引线框架(3)靠近导线柱(15)的两侧开设有与之匹配的导线槽(31),所述导线槽(31)槽壁与导线柱(15)表面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模块组件引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整体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登标陶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鼎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