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2665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模块、气液分离器以及节流模块,四通阀的D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铜管连接;四通阀的C口与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通过铜管连接;四通阀的S口与气液分离器通过铜管连接;四通阀的E口与热交换模块通过铜管连接,节流模块设置于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以及热交换模块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压缩机及设置热水回收器,以及采用不同的电磁阀和单向阀来改变冷媒流向,以实现空调系统热量的充分利用及有效提升机组部分负荷下的COP,机组共有制冷、制热、热水、制冷加热水四种运行模式。式。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变频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风冷热泵机组在特定工况下仅有制冷或制热两种运行模式,且制冷时多余的冷凝热量通过冷凝风机耗散到环境中,导致能源的浪费,不符合我国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目标。
[0003]翅片管换热盘管是风冷热泵重要部件之一,但是冬季制热时盘管底部风速较低且除霜冷凝水在排出的过程中容易聚积在盘管底部形成二次结霜。盘管底部结霜将逐渐导致蒸发盘管蒸发压力降低,换热效率下降,不利于机组冬季制热的高效运行。
[0004]风冷热泵常用的压缩机为定频压缩机,由于其不能卸载,只能通过开启或关闭压缩机的形式来维持负荷,这样一方面将会导致系统出水温度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压缩机一直满负荷运转,不能充分利用两器的换热面积以有效提升机组部分负荷的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以实现空调系统热量的充分利用及有效提升机组部分负荷下的COP,并杜绝盘管底部冬季制热结霜的问题,有效提升机组的冬季制热性能。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阀、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模块、气液分离器以及节流模块,
[0008]所述四通阀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铜管连接;
[0009]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通过铜管连接;
[0010]所述四通阀的S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通过铜管连接;
[0011]所述四通阀的E口与所述热交换模块通过铜管连接,
[0012]所述节流模块设置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以及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节流模包括第一阀门以及第四阀门,
[0014]所述第一阀门以及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与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
[0015]进一步的,所述翅片管换热器组件包括两个翅片管换热器,其中,每个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均设置有集分管、分液器、过冷段下接口以及过冷段上接口,
[0016]所述四通阀的C口与所述集分管通过铜管连接;
[0017]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分液器与所述过冷段上接口之间;
[0018]所述第四阀门设置于所述过冷段下接口与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
[0019]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流风机,安装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组件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器为热水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为空调用换热器。
[0021]进一步的,还包括阀门模块,所述阀门模块包括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五阀门、第六阀门、第七阀门以及第八阀门,
[0022]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分液器通过铜管连接;
[0023]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过冷段下接口通过铜管连接;
[0024]所述第五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0025]所述第六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
[0026]所述第七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
[0027]所述第八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气液分离器之间。
[0028]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模块,所述过滤模块包括第一过滤器以及第二过滤器,
[0029]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过冷段上接口通过铜管连接;
[0030]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三阀门与所述第四阀门之间。
[0031]进一步的,还包括单向阀,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0032]进一步的,还包括平衡罐,设置于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第一换热器之间。
[0033]进一步的,所述压缩机为变频涡旋压缩机。
[003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通过采用变频压缩机及设置热水回收器,以及采用不同的电磁阀和单向阀来改变冷媒流向,以实现空调系统热量的充分利用及有效提升机组部分负荷下的COP,机组共有制冷、制热、热水、制冷加热水四种运行模式;
[0036](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对空调系统的翅片管换热器底部设置制热阀前过冷段,以杜绝盘管底部冬季制热结霜的问题,有效提升机组的冬季制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3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流程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的翅片管换热器组件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制冷模式流程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制热模式流程图;
[0042]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热水模式流程图;
[0043]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制冷+热水模式流程图。
[0044]附图标记说明:
[0045]1‑
压缩机;2

四通阀;3

翅片管换热器组件;31

集分管;32

分液器;33

过冷段下接口;34

过冷段上接口;4

轴流风机;5

第一阀门;6

第二阀门;7

第一过滤器;8

第三阀门;9

第二过滤器;10

单向阀;11

第四阀门;12

第五阀门;13

平衡罐;14

第一换热器;15

第二换热器;16

第六阀门;17

第七阀门;18

第八阀门;19

气液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48]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流程图。
[004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模块、气液分离器19以及节流模块,
[0050]所述四通阀2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铜管连接;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热交换模块、气液分离器(19)以及节流模块,所述四通阀(2)的D口与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铜管连接;所述四通阀(2)的C口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通过铜管连接;所述四通阀(2)的S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9)通过铜管连接;所述四通阀(2)的E口与所述热交换模块通过铜管连接,所述节流模块设置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以及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模包括第一阀门(5)以及第四阀门(11),所述第一阀门(5)以及第四阀门(11)设置于所述翅片管热交换器组件与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管换热器组件(3)包括两个翅片管换热器,其中,每个所述翅片管换热器均设置有集分管(31)、分液器(32)、过冷段下接口(33)以及过冷段上接口(34),所述四通阀(2)的C口与所述集分管(31)通过铜管连接;所述第一阀门(5)设置于所述分液器(32)与所述过冷段上接口(34)之间;所述第四阀门(11)设置于所述过冷段下接口(33)与所述热交换模块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流风机(4),安装在所述翅片管换热器组件(3)上。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变频四管制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14)以及第二换热器(15),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震胜见忠士
申请(专利权)人:孚莱美科江苏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