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8262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混凝土路面、桥面防水体系中的应用。所述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常温下为固态,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沥青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路面或桥面的防水体系的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路面,尤其是混凝土桥梁(包括公路桥梁和铁路桥梁)的桥面防水体系是提高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混凝土道路的防水体系一般采用在混凝土基层上先铺设热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然后浇注一定厚度的混凝土或者沥青作为保护层。桥面防水性能取决于卷材是否能够与基层完全粘结以及卷材间是否牢固搭接,没有缝隙。铺设热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时,先排好卷材,按准确尺寸裁剪后,每卷卷材从端头回卷到中间,用火焰熔化隔离薄膜,立即向前滚铺,使卷材完全粘接在基层上,然后重复地做另一半的卷材。随后的卷材在端头搭接处交错排列。这样的铺设工艺造成卷材搭接缝较多,可靠性相对较低;而且防水墙和泄水孔等部位封边效果不易保证。同时,明火烘烤工艺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本专利技术的沥青防水涂料室温下是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该沥青防水涂料和其上的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替代了传统的热熔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现场无需明火;现有技术中的固态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时需要加热至180℃以上,而本专利技术的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时加热温度不高于160℃。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沥青防水涂料施工时不产生烟气。本专利技术的沥青防水涂料除具有优异的不透水性、低温柔性(

30℃)和抗疲劳性外,还有较高的断裂伸长率和粘结强度,与基面和卷材满粘,长期不固化,使卷材搭接处粘接可靠,提高了防水体系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00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所述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常温下为固态,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
[0006]沥青40

55%、改性剂5

15%、黏结剂11

19%、黏结补偿剂1

6%、软化剂12

21%、增塑剂1

5%和填料3

8%;
[0007]其中,所述改性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多异氰酸酯、氯丁橡胶、废橡胶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SBR、S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乙烯

醋酸乙烯酯(EVA)和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8]所述黏结剂选自松香树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粘均分子量35000

5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T612粘度指数改进剂、T613粘度指数改进剂和T614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所述软化剂选自松节油、氯化石蜡、白油、减三线糠醛抽出油、环烷油和植物油中的一种多种;
[0010]所述增塑剂选自环烷酸钴、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DIBCH)、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环保型柠檬酸正三丁酯(TB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己二酸二辛酯(DOA)中一种或多种;
[0011]所述黏结补偿剂选自脂环族环氧基硅烷SCA

E86E、双(乙酰丙酮基)二异丙基钛酸酯、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二异丙氧基乙酰乙酸油酸酯基铝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轻质碳酸钙和云母粉中的一种多种。
[0013]优选地,所述沥青选自重交道路石油沥青70#和90#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4]更优选地,所述沥青针入度(25℃、100g,5s,0.1mm)为60

100,软化点为45

55℃。
[0015]优选地,所述改性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氯丁橡胶、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SBR、SBS、乙烯

醋酸乙烯酯(EVA)和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6]优选地,所述黏结剂选自粘均分子量35000

5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和T612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7]优选地,所述软化剂选自环烷油和白油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8]优选地,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19]优选地,所述黏结补偿剂选自脂环族环氧基硅烷SCA

E86和二异丙氧基乙酰乙酸油酸酯基铝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0]优选地,所述填料选自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1]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热熔改性沥青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a)按照配比准备各组分;
[0023]b)将沥青放入120~140℃的恒温烘箱中,加热至其呈流动状态,继续保温,加热和保温时间至少2h以上;
[0024]c)称量步骤b)得到的呈流动状态的沥青,转移入带有保温和搅拌装置的容器内,缓慢加入改性剂、软化剂和增塑剂,140~160℃下低速搅拌1~2h,保持温度不变,使用高速剪切机,持续剪切1~2h;
[0025]d)将黏结剂、填料和黏结补偿剂加入到步骤c)的混合体系中,保持温度不变,继续使用高速剪切机,持续剪切1~2h,冷却,切割成块状,密封隔热保存,即得。
[0026]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低速搅拌的转速为50~200r/min。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c)和d)中,高速剪切速率为1000~2000rpm。
[002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热熔改性沥青涂料或者通过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热熔改性沥青涂料在混凝土路面、桥面防水体系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0029]I.将所述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加热到流动状态,加热温度150~160℃,出料温度150~160℃;
[0030]II.将所述流动状态的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喷涂或刮涂在混凝土基层上表面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下表面,立刻将所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铺贴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做到边喷涂边铺贴边滚压边排气,以达到满粘效果;所述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在所述混凝土基层上的厚度为0.8~1.5mm。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热熔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各组分协同发挥作用。其中:
[0032]所述黏结剂提高了沥青和改性剂的结合程度,同时增加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与卷材和基面的粘接力,提高材料的延伸性。
[0033]所述软化剂用来溶解改性剂,使其链段充分打开,促进与沥青的融合。
[0034]所述增塑剂一种沥青助剂,在改善沥青耐低温性能及高温黏度的同时,可有效改善材料的柔韧性和拉伸性,提高抗冲击能力。此外,增塑剂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也有一定改善效果。
[0035]所述黏结补偿剂进一步提高材料与防水卷材和混凝土基面的界面结合力,保障复合防水体系的整体性和抗水渗透性。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所述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常温下为固态,按质量百分比计,组成为:沥青40

55%、改性剂5

15%、黏结剂11

19%、黏结补偿剂1

6%、软化剂12

21%、增塑剂1

5%和填料3

8%;其中,所述改性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多异氰酸酯、氯丁橡胶、废橡胶粉、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SBR、S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烯

醋酸乙烯酯和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黏结剂选自松香树脂、萜烯树脂、石油树脂、粘均分子量35000

55000的中分子量聚异丁烯、T612粘度指数改进剂、T613粘度指数改进剂和T614粘度指数改进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软化剂选自松节油、氯化石蜡、白油、减三线糠醛抽出油、环烷油和植物油中的一种多种;所述增塑剂选自环烷酸钴、环己烷二甲酸二异丁酯、偏苯三酸三辛酯、环保型柠檬酸正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和己二酸二辛酯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黏结补偿剂选自脂环族环氧基硅烷SCA

E86E、双(乙酰丙酮基)二异丙基钛酸酯、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二异丙氧基乙酰乙酸油酸酯基铝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填料选自滑石粉、轻质碳酸钙和云母粉中的一种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选自重交道路石油沥青70#和90#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所述沥青针入度(25℃、100g,5s,0.1mm)为60

100,软化点为45

5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粘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柔性环氧树脂、氯丁橡胶、聚丙烯树脂、酚醛树脂、SBR、SBS、乙烯

醋酸乙烯酯和古马隆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黏结剂选自粘均分子量35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恒琼王涛杜玮伊钟毓邵丕彦王玮石振平魏曌吴韶亮杜存山祝和权史懿袁磊彭山青南阳相若函张琪张哲
申请(专利权)人:铁科金化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金属及化学研究所铁科金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