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56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包括沙发布本体层,所述沙发布本体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二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透气层,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采用经纱和纬纱以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编织形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包芯纱,且包芯纱为抗菌纱,所述包芯纱包括内芯层和包裹在内芯层外侧的外芯层,且外芯层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颗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沙发布中设置了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均具有抗菌和除臭的双重功能,因此可以同时做到抗菌和除臭的效果,提升了品质。提升了品质。提升了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


[0001]本技术涉及沙发布
,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

技术介绍

[0002]沙发布是制造各种沙发所用到的纺织布料的统称或者说是简称。沙发布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仿麻布,雪尼尔,提花布,复合布,麂皮绒,植绒布,烫金布,压花布,雪妮尔纱布等。
[0003]目前市面上的沙发布大部分只有一层布料制成,结构简单,使用功能单一,不具备抗菌除臭的效果,不能满足更好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包括沙发布本体层,所述沙发布本体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所述第二抗菌除臭层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透气层,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采用经纱和纬纱以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编织形成,所述经纱和纬纱均采用包芯纱,且包芯纱为抗菌纱,所述包芯纱包括内芯层和包裹在内芯层外侧的外芯层,且外芯层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颗粒。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内芯层采用竹纤维,所述外芯层采用亚麻纤维。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抗菌除臭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内部设有多个填充孔,所述填充孔内填充有除臭香料。
[000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层由麻纤维编织而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麻纤维为亚麻纤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沙发布本体层为涤棉混纺布。
[0012]进一步的,所述沙发布本体层、第一抗菌除臭层、第二抗菌除臭层和透气层的外周围包裹有包边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包边层的上侧和下侧分别缝制在透气层和沙发布本体层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的沙发布中设置了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第一抗菌除臭层和第二抗菌除臭层均具有抗菌和除臭的双重功能,因此可以同时做到抗菌和除臭的效果,提升了品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的经纱和纬纱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的包芯纱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沙发布本体层、2第一抗菌除臭层、3第二抗菌除臭层、4透气层、5经纱、6纬纱、7包芯纱、7a内芯层、7b外芯层、8芳香颗粒、9填充孔、10除臭香料、11包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5,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包括沙发布本体层1,沙发布本体层1为涤棉混纺布,涤棉混纺布不仅具有棉织物的强度,且在干湿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沙发布本体层1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2,第一抗菌除臭层2采用经纱5和纬纱6以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编织形成,经纱5和纬纱6均采用包芯纱7,且包芯纱7为抗菌纱,具有抗菌作用,包芯纱7包括内芯层7a和包裹在内芯层7a外侧的外芯层7b,内芯层7a采用竹纤维,外芯层7b采用亚麻纤维,且外芯层7b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颗粒8,亚麻纤维具有良好的保健抑菌和防污抗静电作用,竹纤维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通过亚麻纤维和竹纤维可以使第一抗菌除臭层2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芳香颗粒8能够自行发散香味,平衡臭气,因此第一抗菌除臭层2具有抗菌和除臭的效果,第一抗菌除臭层2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3,第二抗菌除臭层3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纳米二氧化钛层内部设有多个填充孔9,填充孔9内填充有除臭香料10,纳米二氧化钛具有抗紫外线、抗菌和自洁净等性能,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层使第二抗菌除臭层3具有良好的清洁性能和抗菌性能,除臭香料10可以产生香气,从而净化异味,因此第二抗菌除臭层3也具有抗菌和除臭的效果,第二抗菌除臭层3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透气层4,透气层4由麻纤维编织而成,且麻纤维采用亚麻纤维,透气层4透气性好,一方面使异味可以快速散出,另一方面第一抗菌除臭层2中的芳香颗粒8以及第二抗菌除臭层3中的除臭香料10散发的香味可以快速的散过透气层4,沙发布本体层1、第一抗菌除臭层2、第二抗菌除臭层3和透气层4的外周围包裹有包边层11,包边层11的上侧和下侧分别缝制在透气层4和沙发布本体层1上,通过包边层11包裹在沙发布本体层1、第一抗菌除臭层2、第二抗菌除臭层3和透气层4外周围,边部不会松散且可以增加美观。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沙发布中设置了第一抗菌除臭层2和第二抗菌除臭层3,第一抗菌除臭层2和第二抗菌除臭层3均具有抗菌和除臭的双重功能,因此可以同时做到抗菌和除臭的效果,提升了品质。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包括沙发布本体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布本体层(1)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一抗菌除臭层(2),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2)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第二抗菌除臭层(3),所述第二抗菌除臭层(3)的上表面复合连接有透气层(4),所述第一抗菌除臭层(2)采用经纱(5)和纬纱(6)以过一压一的方式循环编织形成,所述经纱(5)和纬纱(6)均采用包芯纱(7),且包芯纱(7)为抗菌纱,所述包芯纱(7)包括内芯层(7a)和包裹在内芯层(7a)外侧的外芯层(7b),且外芯层(7b)的表面附着有若干芳香颗粒(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层(7a)采用竹纤维,所述外芯层(7b)采用亚麻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臭型沙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敏霞钱高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诺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