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27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包括烟头暂存仓,烟头暂存仓下方设置有烟头处理区,烟头暂存仓与烟头处理区之间通过支承件隔开;支承件上开设有将烟头暂存仓和烟头处理区相互贯通的通孔,或者支承件设置为可开闭结构,支承件处于开启状态时烟头暂存仓与烟头处理区上下贯通;通过与烟头处理区相隔离的烟头暂存仓的设置,在日常使用中由烟头暂存区敞口放置来对投掷到烟灰缸中的烟灰或是烟头进行临时存储,在烟头暂存仓中存在烟头时则及时将该烟头下落至烟头处理区中,从而实现了烟头处理区甚至是烟头积载区与外界、周边环境之间的有效隔离,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同时亦避免了烟头的长时间暴露,助力于保持周边环境,并有效提升使用体验。效提升使用体验。效提升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烟灰缸
,尤其是一种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抽完的烟头通常由使用者手动灭烟后扔至烟灰缸中,操作繁琐,智能烟灰缸应运而生。抽完后的烟头可以直接扔至智能烟灰缸中,由智能烟灰缸进行自动灭烟。
[0003]现有的烟灰缸,即使是智能烟灰缸,通常在烟头收集积载至一定程度或数量之后,才由人工进行清理。在清理之前,敞口的烟灰缸中将会持续向外发散难闻的异味,对周边环境甚至是使用者形成困扰;另外,扔至烟灰缸内的烟头与烟灰不同,烟头在灭烟之前还处于燃烧状态,若不及时熄灭依然会产生烟雾甚至是明火,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加大二手烟的吸入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从而实现了烟头处理区甚至是烟头积载区与外界、周边环境之间的有效隔离,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同时亦避免了烟头的长时间暴露,助力于保持周边环境,并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包括烟头暂存仓,烟头暂存仓下方设置有烟头处理区,烟头暂存仓与烟头处理区之间通过支承件隔开;所述支承件上开设有将烟头暂存仓和烟头处理区相互贯通的通孔,或者支承件设置为可开闭结构,支承件处于开启状态时烟头暂存仓与烟头处理区上下贯通。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指令后,烟头暂存仓内底面上的烟头由外部动力机构推向支承件的通孔,或者是支承件打开,烟头向下穿过烟头暂存仓内底面后下落至烟头处理区。
[0009]所述烟头暂存仓中相对的两侧内壁面上分别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构成传感器组;传感器组的感应区域将烟头暂存仓的内底面覆盖,由传感器组向控制器输出烟头暂存仓内底面上存在烟头的触发指令。
[0010]所述温度传感器呈对称形式布设于烟头暂存仓相对的两侧内壁面上,两侧侧壁面上的温度传感器共同将烟头暂存仓内底面进行重复的全覆盖,单个温度传感器呈感应端倾斜向下的趋势安装于烟头暂存仓的内壁面上。
[0011]所述烟头暂存仓单侧内壁面上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单个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边缘,与正对面相邻的温度传感器的感应区域边缘相接或有重合。
[0012]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朝向烟头暂存仓相对面的下边缘布设,温度传感器感应方向与水平面之间构成的夹角为7
°
~11
°

[0013]还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内孔,内孔下端孔口处配装有支承件共同构成烟头暂存仓,由内孔的周向孔壁构成烟头暂存仓的内壁面;位于内孔相对壁面外侧的支撑框架上还设置有腔体,温度传感器贯穿安装于腔体与内孔之间,温度传感器感应端朝向内孔,温度传感器尾端朝向腔体。
[0014]所述烟头暂存仓内壁面上向内凸出形成与温度传感器一一对应的凸缘,凸缘从圆周方向将温度传感器感应端包容于内部;凸缘内壁面与温度传感器外壁面过盈配装。
[0015]所述支承件为配装于烟头暂存仓底端的底板,底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尺寸小于烟头暂存仓截面尺寸,通孔位于烟头暂存仓底面的边缘处。
[0016]所述支承件为下盖结构,下盖结构为双向开盖结构、单向开盖结构,或者是向下翻转形式的开盖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使用方便,通过与烟头处理区相隔离的烟头暂存仓的设置,在日常使用中由烟头暂存区敞口放置来对投掷到烟灰缸中的烟灰或是烟头进行临时存储,在烟头暂存仓中存在烟头时则及时将该烟头下落至烟头处理区中,从而实现了烟头处理区甚至是烟头积载区与外界、周边环境之间的有效隔离,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同时亦避免了烟头的长时间暴露,助力于保持周边环境,并有效提升使用体验。
[0019]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0]烟头暂存区侧壁面上传感器组的设置,来对投掷到烟头暂存仓内部的烟头或非烟头进行监测,并能够对烟头进行准确、可靠地识别,以便在识别到烟头时及时下落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来对其进行熄灭等操作,助力于提升烟灰缸的使用智能化、便利化,提升使用体验;
[0021]设置将烟头暂存仓内底面进行全覆盖的传感器组,来对内部的烟头进行可靠识别,尤其是实现对燃烧着的烟头的识别,极大地助力于燃烧烟头的及时落料、熄灭,有效解决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并减少烟雾的产生;
[0022]温度传感器对称布设于烟头暂存仓侧壁面上,通过相对称温度传感器的配合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温度检测,以对烟头暂存仓内不同角度的烟头进行可靠的识别;
[0023]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呈一定角度、倾斜向下的形式在烟头暂存仓上形成相应的感应区域,有效保证了温度传感器对于感应区域内烟头的有效、可靠识别。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烟头暂存结构在烟灰缸上的布设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烟头识别组件在烟灰缸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温度传感器的布设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8]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30]其中:1、烟头暂存仓;2、支承件;3、烟头处理区;4、温度传感器;5、上壳体;6、上盖结构;7、支撑框架;
[0031]20、通孔;21、左开盖;22、从动齿轮;23、主动齿轮;24、右开盖;
[0032]51、开口;
[0033]71、腔体;72、内孔;7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包括烟头暂存仓1,烟头暂存仓1下方设置有烟头处理区3,烟头暂存仓1与烟头处理区3之间通过支承件2隔开;支承件2上开设有将烟头暂存仓1和烟头处理区3相互贯通的通孔20,或者如图2所示支承件2设置为可开闭结构,支承件2处于开启状态时烟头暂存仓1与烟头处理区3上下贯通。
[0036]通过与烟头处理区3相隔离的烟头暂存仓1的设置,在日常使用中由烟头暂存区1敞口放置来对投掷到烟灰缸中的烟灰或是烟头进行临时存储,在烟头暂存仓1中存在烟头时则及时将该烟头下落至烟头处理区3中,从而实现了烟头处理区3甚至是烟头积载区与外界、周边环境之间的有效隔离,在保证正常使用的同时亦避免了烟头的长时间暴露。
[0037]本实施例中,烟头暂存仓1可以是与烟头处理区3分隔的一个独立空间,其对烟灰尤其是烟头起到临时存储的作用,通过烟头暂存仓1的设置来避免烟头处理区3在日常使用中的暴露。
[0038]当然,烟头暂存仓1也可以是由烟灰缸上相关组件构成的一个临时空间,比如,在烟头处理区3上方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头暂存仓(1),烟头暂存仓(1)下方设置有烟头处理区(3),烟头暂存仓(1)与烟头处理区(3)之间通过支承件(2)隔开;所述支承件(2)上开设有将烟头暂存仓(1)和烟头处理区(3)相互贯通的通孔(20),或者支承件(2)设置为可开闭结构,支承件(2)处于开启状态时烟头暂存仓(1)与烟头处理区(3)上下贯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指令后,烟头暂存仓(1)内底面上的烟头由外部动力机构推向支承件(2)的通孔(20),或者是支承件(2)打开,烟头向下穿过烟头暂存仓(1)内底面后下落至烟头处理区(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头暂存仓(1)中相对的两侧内壁面上分别沿着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构成传感器组;传感器组的感应区域将烟头暂存仓(1)的内底面覆盖,由传感器组向控制器输出烟头暂存仓(1)内底面上存在烟头的触发指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呈对称形式布设于烟头暂存仓(1)相对的两侧内壁面上,两侧侧壁面上的温度传感器(4)共同将烟头暂存仓(1)内底面进行重复的全覆盖,单个温度传感器(4)呈感应端倾斜向下的趋势安装于烟头暂存仓(1)的内壁面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烟灰缸的烟头暂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头暂存仓(1)单侧内壁面上温度传感器(4)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单个温度传感器(4)的感应区域边缘,与正对面相邻的温度传感器(4)的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继业曾胜鹏
申请(专利权)人:新创纳凯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