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2191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涉及视频传输应用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以WebRTC协议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S2: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接收体系;S3:配置接入第一解码模块,用于输入低时延流媒体分发的视频信号,对输入的视频信号第一次解码;S4:配置于第二解码模块,接收上级第一解码模块解码导出的数据按照每个时钟周期输入一个CircleLength的数据量传输入第二解码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方法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通过方法中的逻辑架构、体系设置等配合设计,从而形成更加便于降低视屏传输时延的解码方法应用,大大提高了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应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视频传输应用方法
,具体为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实时视频的应用延伸,越来越多的实时监控会采用到视频传输设置,在进行视频传输时往往会应用到信源解码设置,但是现有的信源解码方法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往往采用单独的解码器,导致最终解码过程中效率较低,时延存在严重,因此需要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以WebRTC协议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
[0006]S2: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接收体系;
[0007]S3:配置接入第一解码模块,用于输入低时延流媒体分发的视频信号,对输入的视频信号第一次解码;
[0008]S4:配置于第二解码模块,接收上级第一解码模块解码导出的数据按照每个时钟周期输入一个CircleLength的数据量传输入第二解码模块;
[0009]S5:第二解码模块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对上一个时钟周期输入的CircleLength数据做行更新,在进行行更新的同时做数据校验,并且同时将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下级的接收模块;
[0010]S6:设置低时延终端接收部分对第三解码模块的数据进行接收,通过在终端建立JitterBuffer机制,从而形成自适应的应用,在接收过程中的网络抖动时,抗干扰能力达到3~4帧,终端采用低时延解码播放的方式,在解码播放环节做到无缓冲机制。
[0011]优选的,所述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12]设置编码器进行编码,接收低时延的SDI基带信号,并将其编码为H.264数据,再把码流发送出去;
[0013]选择流媒体服务器,将接收编码后的码流数据,转为WebRTC多码率输出至低延时客户端,实现小于300ms的超低时延播放;
[0014]应用探针系统,对每个点的传输时延进行精准搜集,搜索到每一个终端当前的连接状态,了解运行状态
[0015]优选的,所述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体系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16]构成场低延时编码体系;
[0017]采用编码器通过接收1080i的SDI信号输入,配置2台超低时延编码器做主备冗余,每台编码器支持4路SDI输入,分别对应SDI信源的主备路信号输出,编码器采用的输出信号如下:H.264格式,码率分为两档,标清档码率4Mbps,分辨率为1280
×
720、高清档码率8Mbps,分辨率1920
×
1080。
[0018]构成场低时延分发体系。
[0019]低时延分发节点可根据不同的终端类型,快速的将所选频道的码流推送,其主要指标如下:采用快速转发的分发机制,确保各终端的接入端到端时延低于300ms;完备的FEC、自动重传和拥塞控制机制,确保适应多种不同的网络条件;根据终端接入网络的状态,为用户调整不同的编码档次,当用户网络带宽出现拥塞时自动降档,当用户网络带宽恢复时自动升档;为用户实现快速频道切换的能力支持,用户切换信号时延低于200ms;提供集群服务,客户端可以在单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切换至另外一台服务器进行拉流,确保整体服务器的可靠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方法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便于通过方法中的逻辑架构、体系设置等配合设计,从而形成更加便于降低视屏传输时延的解码方法应用,大大提高了应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以WebRTC协议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
[0024]S2: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接收体系;
[0025]S3:配置接入第一解码模块,用于输入低时延流媒体分发的视频信号,对输入的视频信号第一次解码;
[0026]S4:配置于第二解码模块,接收上级第一解码模块解码导出的数据按照每个时钟周期输入一个CircleLength的数据量传输入第二解码模块;
[0027]S5:第二解码模块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对上一个时钟周期输入的CircleLength数据做行更新,在进行行更新的同时做数据校验,并且同时将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下级的接收模块;
[0028]S6:设置低时延终端接收部分对第三解码模块的数据进行接收,通过在终端建立JitterBuffer机制,从而形成自适应的应用,在接收过程中的网络抖动时,抗干扰能力达到3~4帧,终端采用低时延解码播放的方式,在解码播放环节做到无缓冲机制。
[0029]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30]设置编码器进行编码,接收低时延的SDI基带信号,并将其编码为H.264数据,再把码流发送出去;
[0031]选择流媒体服务器,将接收编码后的码流数据,转为WebRTC多码率输出至低延时客户端,实现小于300ms的超低时延播放;
[0032]应用探针系统,对每个点的传输时延进行精准搜集,搜索到每一个终端当前的连接状态,了解运行状态
[0033]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体系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0034]构成场低延时编码体系;
[0035]采用编码器通过接收1080i的SDI信号输入,配置2台超低时延编码器做主备冗余,每台编码器支持4路SDI输入,分别对应SDI信源的主备路信号输出,编码器采用的输出信号如下:H.264格式,码率分为两档,标清档码率4Mbps,分辨率为1280
×
720、高清档码率8Mbps,分辨率1920
×
1080。
[0036]构成场低时延分发体系。
[0037]低时延分发节点可根据不同的终端类型,快速的将所选频道的码流推送,其主要指标如下:采用快速转发的分发机制,确保各终端的接入端到端时延低于300ms;完备的FEC、自动重传和拥塞控制机制,确保适应多种不同的网络条件;根据终端接入网络的状态,为用户调整不同的编码档次,当用户网络带宽出现拥塞时自动降档,当用户网络带宽恢复时自动升档;为用户实现快速频道切换的能力支持,用户切换信号时延低于200ms;提供集群服务,客户端可以在单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切换至另外一台服务器进行拉流,确保整体服务器的可靠性。
[0038]其中进行逻辑构架、进行视频信号传输时采用超低时延传输技术;
[0039](1)超低时延编码技术
[0040]超低时延编码器支持逐行及隔行的输入格式,支持H.264等编码格式,每帧编码时延小于20ms,整体编码时延不超过60ms。
[0041](2)超低时延流媒体分发技术
[00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视频传输时延的信源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步骤:S1:以WebRTC协议搭建视频传输的逻辑构架,通过逻辑构架的设置;S2:建立传输过程中的低延时接收体系;S3:配置接入第一解码模块,用于输入低时延流媒体分发的视频信号,对输入的视频信号第一次解码;S4:配置于第二解码模块,接收上级第一解码模块解码导出的数据按照每个时钟周期输入一个CircleLength的数据量传输入第二解码模块;S5:第二解码模块在下一个时钟周期对上一个时钟周期输入的CircleLength数据做行更新,在进行行更新的同时做数据校验,并且同时将收到的数据传输给下级的接收模块;S6:设置低时延终端的接收模块对第三解码模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杰瑞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