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18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包括下横梁、上横梁,所述下横梁、上横梁相互平行,下横梁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上横梁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下横梁上端设置有下排水结构,上横梁上端设置有上排水结构,双层框架墩的墩柱外侧设置有竖向排水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横梁在顺线路方向外侧设置挡水台,使得上横梁顶面积水沿挡水台从上横梁两端排出,解决了双层框架墩可能因冬季冰凌坠落影响下层线路行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下层组合式排水管,将排水管沿双层框架墩的上、下横梁顶面和墩柱外侧布置,解决了框架墩排水管坠落影响下层线路行车的问题;并且改后上横梁排水管位于挡水台之间,降低了上横梁排水管受纵向风荷载的破坏风险。荷载的破坏风险。荷载的破坏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桥梁建造中,部分地区由于既有和新规划道路管线错综复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桥梁小角度交叉点越来越多的情况,框架墩结构以其灵活合理的空间布置方式,受到桥梁领域设计人员的青睐,在高速铁路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003]近年来,随着对框架墩结构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桥梁设计人员尝试通过铁路双层框架墩方案,替代常规的上层框架墩配合下层普通桥墩的设计方案,以解决新建铁路线路小角度斜交的线路布置问题。
[0004]但在铁路双层框架墩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排水方式亟需改善。现有铁路双层框架墩大多采用普通框架墩的排水方法,在双层框架墩的上层横梁顺线路方向设置排水坡,使雨水顺坡排出横梁顶部,但冬季温度较低时,上层横梁的雨水流至顺线路方向横梁外侧结冰,形成的冰凌掉落将可能影响下层线路行车。
[0005]此外,双层框架墩横梁及墩身通常设置箱梁排水管,以便将箱梁顶部的积水通过排水管泄至地面,箱梁排水管通常通过管卡及其配套螺栓固定于双层框架墩侧面,但双层框架墩的墩柱较高,排水管受到的风荷载作用较大,同时管卡螺栓常年经受雨水冲刷极易锈蚀,增加了排水管掉落的风险,导致下层线路行车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包括下横梁、上横梁,所述下横梁、上横梁相互平行,所述下横梁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所述上横梁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所述下横梁上端设置有下排水结构,所述上横梁上端设置有上排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墩的墩柱外侧设置有竖向排水结构。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排水结构包括面排水结构和梁体排水结构,所述面排水结构、梁体排水结构进行综合排水。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面排水结构包括挡水台,所述挡水台为顺上横梁的方向,所述挡水台为平行的两个。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挡水台与上横梁围合形成顶部和两侧敞开的排水槽。
[0011]更进一步的,所述梁体排水结构包括上层左集流管和上层右集流管,所述上层梁体在浇注时上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所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分别与上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连通,从而将上层梁体上的水集流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中。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与上层总管连通,所述上层总管实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的汇流。
[0013]更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梁上端设置有上横梁支承垫石,所述上横梁支承垫石对上层梁体进行支撑。
[0014]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总管还进行上下的弯折过渡。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上横梁由墩柱进行支撑,所述下横梁、上横梁设置在两侧墩柱之间。
[0016]更进一步的,所述墩柱外侧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上层总管连通,实现排水的总汇流。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在上横梁外侧设置挡水台,使得上横梁顶面积水沿挡水台从两端排出,解决了双层框架墩上层横梁可能因冬季冰凌坠落影响下层线路行车的问题。
[0019]本技术采用上下层组合式排水管,将排水管沿双层框架墩的横梁顶面和墩柱外侧布置,解决了框架墩排水管坠落影响下层线路行车的问题;并且改后排水管位于挡水台之间,降低了纵向风力对排水管的荷载效应,降低了排水管在大风环境下破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图1 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 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2]图3 是本技术中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 是本技术中上部分的结构侧视图;
[0024]图5 是本技术改进前的常规排水布置图;
[0025]其中:
[0026]1ꢀꢀ
承台
ꢀꢀꢀꢀꢀꢀꢀꢀꢀꢀꢀꢀꢀꢀꢀꢀꢀꢀꢀ2ꢀꢀ
下墩柱
[0027]3ꢀꢀ
上墩柱
ꢀꢀꢀꢀꢀꢀꢀꢀꢀꢀꢀꢀꢀꢀꢀꢀꢀ4ꢀꢀ
下横梁
[0028]5ꢀꢀ
上横梁
ꢀꢀꢀꢀꢀꢀꢀꢀꢀꢀꢀꢀꢀꢀꢀꢀꢀ6ꢀꢀ
下横梁支承垫石
[0029]7ꢀꢀ
下层梁体
ꢀꢀꢀꢀꢀꢀꢀꢀꢀꢀꢀꢀꢀꢀꢀ8ꢀꢀ
上横梁支承垫石
[0030]9ꢀꢀ
上层梁体
ꢀꢀꢀꢀꢀꢀꢀꢀꢀꢀꢀꢀꢀꢀꢀ
10
ꢀꢀ
挡水台
[0031]11
ꢀꢀ
排水坡
ꢀꢀꢀꢀꢀꢀꢀꢀꢀꢀꢀꢀꢀꢀꢀꢀ
12
ꢀꢀ
常规排水道
[0032]13
ꢀꢀ
排水管
ꢀꢀꢀꢀꢀꢀꢀꢀꢀꢀꢀꢀꢀꢀꢀꢀ
14
ꢀꢀ
上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
[0033]15
ꢀꢀ
上层总管
ꢀꢀꢀꢀꢀꢀꢀꢀꢀꢀꢀꢀꢀꢀ
16
ꢀꢀ
泄水口处铺砌
[0034]17
ꢀꢀ
下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
ꢀꢀ
18
ꢀꢀ
下层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6]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包括下横梁4、上横梁5,所述下横梁4、上横梁5相互平行,所述下横梁4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7,所述上横梁5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9,所述下横梁4上端设置有下排水结构,所述上横梁5上端设置有上排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墩的墩柱外侧设置有竖向排水结构。
[0037]所述上排水结构包括面排水结构和梁体排水结构,所述面排水结构、梁体排水结构进行综合排水。
[0038]所述面排水结构包括挡水台10,所述挡水台10为顺上横梁5的方向,所述挡水台10为平行的两个。
[0039]所述两个挡水台10与上横梁5围合形成顶部和两侧敞开的排水槽。
[0040]所述梁体排水结构包括上层左集流管和上层右集流管,所述上层梁体9浇注时上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14,所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分别与上层梁体预留排水孔道14连通,从而将上层梁体9上的水集流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中。
[0041]所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与上层总管15连通,所述上层总管15实现上层左集流管、上层右集流管的汇流。
[0042]所述上横梁5上端设置有上横梁支承垫石8,所述上横梁支承垫石8对上层梁体9进行支撑。
[0043]所述上层总管15还进行上下的弯折过渡。
[0044]所述下横梁4、上横梁5由墩柱进行支撑,所述下横梁4、上横梁5设置在两侧墩柱之间。
[0045]所述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包括下横梁(4)、上横梁(5),所述下横梁(4)、上横梁(5)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4)上端设置有下层梁体(7),所述上横梁(5)上端设置有上层梁体(9),所述下横梁(4)上端设置有下排水结构,所述上横梁(5)上端设置有上排水结构,所述双层框架墩的墩柱外侧设置有竖向排水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排水结构包括面排水结构和梁体排水结构,所述面排水结构、梁体排水结构进行综合排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排水结构包括挡水台(10),所述挡水台(10)为顺上横梁(5)的方向,所述挡水台(10)为平行的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挡水台(10)与上横梁(5)围合形成顶部和两侧敞开的排水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双层框架墩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排水结构包括上层左集流管和上层右集流管,所述上层梁体(9)在浇注时上层梁体预留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伟邢雨左家强万明王霞吴大宏张珍张海郗敬宇武骥杨凯吉施成赵鸿伟李星星许梦凡马朝旭李琼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