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82124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包括芝麻油、松节油、聚维碘酮、蜂蜡、煅石膏份、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草、冬凌草、艾蒿、积雪草、芦荟、茵芋、断血流。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将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煎熬去渣成膏状药,然后加入蜂蜡搅拌,最后倒入芝麻油混合至成品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作为主要成分是芝麻油和松节油,所以主要起减轻肌肉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等作用,作为手足综合征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入维碘酮有助于止血,另外加入了相同比例其他组分使整体效果更佳明显。其他组分使整体效果更佳明显。其他组分使整体效果更佳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手足综合征是一种手掌部和足底部红斑性皮肤损害,主要由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引起。它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其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关,严重者可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手足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某些学者认为是化疗药物泄漏于血管外损害组织所致,而患者因为日常活动增加了手足的摩擦和热接触,导致更易在手足发生。临床上减少患者手足的摩擦,减少与热接触能预防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目前研究提示用大剂量的维生素B6、局部涂搽尿素霜等,也可预防手足综合征,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但根本的治疗措施仍是化疗药物减量或停药;但是目前很多预防手足综合征的药并没有特别的凸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及制备方法从而得到能加快辅助手足综合征愈合的功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包括芝麻油50份、松节油50份、聚维碘酮0.5~1.6、蜂蜡5~7份、煅石膏0.5~1.2份、大黄0.6~1.3份、川芎0.5~1.2份、乌贼骨0.7~1.4份、炉甘石0.2~0.9份、冰片0.1~0.8份、重楼0.8~1.5份、黄芩0.6~1.3份、黄连0.4~1.1份、黄柏0.3~1.0份、紫草0.7~1.4份、冬凌草0.4~1.7份、艾蒿0.7~1.4份、积雪草0.7~1.4份、芦荟0.5~1.2份、茵芋0.4~1.1份、断血流0.4~1.1份。
[0005]进一步,还包括薏米粉0.5

0.9份、丹参粉0.4

0.8份、罂粟粉0.3

0.7份、玄参0.5

0.9份、穿心莲粉0.4

0.8份、败酱粉0.1

0.5份、鱼腥草粉0.3

0.7份、大青叶0.9

1.3份、连翘1

1.4份、桑叶0.3

0.7份、鸭跖草0.4

0.8份、黄柏0.3

0.7份、生地黄0.2

0.6份。
[0006]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将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煎熬去渣成膏状药,然后加入蜂蜡搅拌,最后倒入芝麻油混合至成品药。
[0007]进一步,在制备膏状药时,选取的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每个成分重量相同。
[0008]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备外用中药搽剂的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多个原料槽,所述原料槽通过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漏料孔连通所述设备本体具有的搅拌腔,所述设备本体上安装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的加热板镶嵌在所述原料槽内壁上,所述搅拌腔内安装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第一齿轮,所述搅拌腔上安装多个与所述第一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搅拌腔内安装汽缸,所述汽缸的伸缩杆连接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漏料孔相对应的橡胶杆,所述搅拌腔配有出料窗口,多个所述原料槽用于分别装所述芝麻油50份、松节油50份、蜂蜡5~7份、聚维碘酮0.5~1.6、煅石膏
0.5~1.2份、大黄0.6~1.3份、川芎0.5~1.2份、乌贼骨0.7~1.4份、炉甘石0.2~0.9份、冰片0.1~0.8份、重楼0.8~1.5份、黄芩0.6~1.3份、黄连0.4~1.1份、黄柏0.3~1.0份、紫草0.7~1.4份、冬凌草0.4~1.7份、艾蒿0.7~1.4份、积雪草0.7~1.4份、芦荟0.5~1.2份、茵芋0.4~1.1份、断血流0.4~1.1份。
[0009]进一步,所述搅拌腔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在所述搅拌腔底部,所述轴承的外圈向上延伸,所述外圈的外壁设有齿与所述第二齿轮咬合。
[0010]进一步,所述设备本体设有第一竖直通孔连通所述搅拌腔和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内的水平腔,所述水平腔通过多个第二竖直通孔连通水平贯穿所述设备本体的水平通孔,所述水平通孔上铺设传输链条,所述传输链条上放置多个与所述第二竖直通孔对应的装料瓶,所述第一竖直通孔和所述第二竖直通孔均配有阀门。
[00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外用中药搽剂,由于作为主要成分是芝麻油和松节油,所以主要起减轻肌肉痛、关节痛和神经痛等作用,作为手足综合征患者而言,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入维碘酮有助于止血,另外加入了相同比例的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使整体效果更佳明显。
[0012]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制备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15]实施例1
[0016]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包括芝麻油50份、松节油50份、蜂蜡5~7份、聚维碘酮0.5~1.6、煅石膏0.5~1.2份、大黄0.6~1.3份、川芎0.5~1.2份、乌贼骨0.7~1.4份、炉甘石0.2~0.9份、冰片0.1~0.8份、重楼0.8~1.5份、黄芩0.6~1.3份、黄连0.4~1.1份、黄柏0.3~1.0份、紫草0.7~1.4份、冬凌草0.4~1.7份、艾蒿0.7~1.4份、积雪草0.7~1.4份、芦荟0.5~1.2份、茵芋0.4~1.1份、断血流0.4~1.1份。
[0017]还包括薏米粉0.5

0.9份、丹参粉0.4

0.8份、罂粟粉0.3

0.7份、玄参0.5

0.9份、穿心莲粉0.4

0.8份、败酱粉0.1

0.5份、鱼腥草粉0.3

0.7份、大青叶0.9

1.3份、连翘1

1.4份、桑叶0.3

0.7份、鸭跖草0.4

0.8份、黄柏0.3

0.7份、生地黄0.2

0.6份。
[0018]同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制备方法,将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煎熬去渣成膏状药,然后加入蜂蜡搅拌,最后倒入芝麻油混合至成品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芝麻油50份、松节油50份、蜂蜡5~7份、聚维碘酮0.5~1.6、煅石膏0.5~1.2份、大黄0.6~1.3份、川芎0.5~1.2份、乌贼骨0.7~1.4份、炉甘石0.2~0.9份、冰片0.1~0.8份、重楼0.8~1.5份、黄芩0.6~1.3份、黄连0.4~1.1份、黄柏0.3~1.0份、紫草0.7~1.4份、冬凌草0.4~1.7份、艾蒿0.7~1.4份、积雪草0.7~1.4份、芦荟0.5~1.2份、茵芋0.4~1.1份、断血流0.4~1.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用中药搽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薏米粉0.5

0.9份、丹参粉0.4

0.8份、罂粟粉0.3

0.7份、玄参0.5

0.9份、穿心莲粉0.4

0.8份、败酱粉0.1

0.5份、鱼腥草粉0.3

0.7份、大青叶0.9

1.3份、连翘1

1.4份、桑叶0.3

0.7份、鸭跖草0.4

0.8份、黄柏0.3

0.7份、生地黄0.2

0.6份。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煎熬去渣成膏状药,然后加入蜂蜡搅拌,最后倒入芝麻油混合至成品药。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制备膏状药时,选取的煅石膏、大黄、川芎、乌贼骨、炉甘石、冰片、重楼、黄芩、黄连、黄柏、紫、冬凌草、艾蒿份、积雪草、芦荟、茵芋和断血流每个成分重量相同。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用中药搽剂的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永游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