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学军专利>正文

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及方通转角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206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用于将第一方通与第二方通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转角交界线处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方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方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将第一方通与第二方通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牢固安装二个方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方通转角连接部的方通转角组合件。供一种采用方通转角连接部的方通转角组合件。供一种采用方通转角连接部的方通转角组合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及方通转角组合件


[0001]本技术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及方通转角组合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建筑行业的发展,方通作为良好的封装和修饰建材得到广泛使用。方通常常作为支撑件或外显装饰结构安装固定在各种不同形状的墙体或其他建筑上。当两根不同方向的方通需要转角操作时,需要使用焊接方式来进行转角连接。然而焊接方式常由于后续热胀冷缩而出现形变及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以便于安装两根方通。
[0004]为实现本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用于将第一方通与第二方通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转角交界线处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方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方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
[000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盖板、第一外挡壁、第一内挡壁及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一外挡壁由所述第一盖板外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内挡壁由所述第一盖板内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外挡壁及所述第一内挡壁共同设定出所述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方通。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盖板、第二外挡壁、第二内挡壁及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二外挡壁由所述第二盖板外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内挡壁由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外挡壁及所述第二内挡壁共同设定出所述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用于插接所述第二方通。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的第一外扣接凸缘及第一内扣接凸缘。所述第一外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一外挡壁向内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内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一内挡壁向外延伸而成。
[0008]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的第二外扣接凸缘及第二内扣接凸缘。所述第二外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二外挡壁向内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内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二内挡壁向外延伸而成。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挡壁及所述第一内挡壁均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外挡壁及所述第二内挡壁均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识别孔。所述识别孔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一内挡壁在所述第二盖板的延长线上。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外挡壁与所述第二外挡壁之间设有外间隙。所述第一内挡壁与所述第二内挡壁之间设有内间隙。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外挡壁与所述第一盖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内挡壁与所述第一盖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外挡壁与所述第二盖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内挡壁与所述第二盖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外扣接凸缘与所述第一外挡壁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内扣接凸缘与所述第一内挡壁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外扣接凸缘与所述第二外挡壁相互垂直。所述第二内扣接凸缘与所述第二内挡壁相互垂直。
[001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方通转角组合件。所述方通转角组合件包括第一方通、第二方通及前述的方通转角连接部。所述第一方通由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的第一连接部插接进入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所述第二方通由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插接进入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通过采用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的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将第一方通与第二方通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以实现牢固安装二个方通,并提供稳定且不易形变的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方通转角连接部的方通转角组合件。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组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述方通转角组合件的方通转角连接部一视角的结构图。
[0018]图3为图1所述方通转角组合件的方通转角连接部另一视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参看图1及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组合件900。方通转角组合件900包括第一方通100、第二方通200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300。方通转角连接部300用于将第一方通100与第二方通200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方通转角连接部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及第二连接部320。第一连接部310用于连接第一方通100。第二连接部320用于连接第二方通200。第一方通100由第一连接部310插接进入方通转角连接部300。第二方通200由第二连接部320插接进入方通转角连接部300。第二方通200的端部抵接于第一方通100。
[0021]参看图1及图2,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在转角交界线L处相互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一体成型的方通转角连接部300在外观上平整美观,在结构上稳定且强度大,还可以避免采用焊接方式出现的开裂生锈问题,以及焊接方式后续热胀冷缩出现的形变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第
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310与第二连接部320之间的夹角也可以随百叶安装需要设置为其他角度。
[0022]参看图1

3,第一连接部310包括第一盖板311、第一外挡壁312、第一内挡壁313、第一收容通道314、第一外扣接凸缘315及第一内扣接凸缘316。第一外挡壁312由第一盖板311外侧边向下延伸而成。第一内挡壁313由第一盖板311内侧边向下延伸而成。第一盖板311、第一外挡壁312及第一内挡壁313共同设定出第一收容通道314。第一收容通道314用于插接第一方通100。第一外扣接凸缘315由第一外挡壁312向内延伸而成。第一内扣接凸缘316由第一内挡壁313向外延伸而成。第一外扣接凸缘315与第一内扣接凸缘316将第一方通100限位在第一收容通道314中,以扣紧第一方通100。第一外挡壁312及第一内挡壁313均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孔3101,以使安装零件如螺栓可以通过安装孔3101对第一方通100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挡壁312与第一盖板311相互垂直。第一内挡壁313与第一盖板311相互垂直。第一外扣接凸缘315与第一外挡壁312相互垂直。第一内扣接凸缘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用于将第一方通与第二方通在转角处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通转角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在转角交界线处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方通,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方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一体成型结构且由一体成型片材折叠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盖板、第一外挡壁、第一内挡壁及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一外挡壁由所述第一盖板外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内挡壁由所述第一盖板内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外挡壁及所述第一内挡壁共同设定出所述第一收容通道,所述第一收容通道用于插接所述第一方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盖板、第二外挡壁、第二内挡壁及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二外挡壁由所述第二盖板外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内挡壁由所述第二盖板内侧边向下延伸而成,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二外挡壁及所述第二内挡壁共同设定出所述第二收容通道,所述第二收容通道用于插接所述第二方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的第一外扣接凸缘及第一内扣接凸缘,所述第一外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一外挡壁向内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内扣接凸缘由所述第一内挡壁向外延伸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通转角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的第二外扣接凸缘及第二内扣接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学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