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隔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840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2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钢轨隔振系统,包括钢轨吸振器、轨下垫板以及减振单元。由于在道床和基底之间设置了减振单元,在钢轨下方设置了橡胶材质的轨下垫板,因此能够通过减振单元和轨下垫板吸收列车驶过时的冲击能量,且减振单元使得道床与基底之间不再为刚性连接,能够隔断振动能量,从而避免、降低振动能量向轨道线路四周传递,对周围的建筑设施、居民等起到保护作用,然而,隔断的部分振动能量会往钢轨和列车车辆本身进行传递。进一步,由于在钢轨上设置了钢轨吸振器,其包含有用于吸收钢轨振动的吸振楔块,因此能够进一步吸收传递至钢轨的部分振动能量,降低钢轨及列车车厢受到的振动及噪声,从而也能提高车厢内乘客的乘车体验。从而也能提高车厢内乘客的乘车体验。从而也能提高车厢内乘客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轨隔振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减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钢轨隔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列车在轨道上运行时,其运行时的冲击能量会导致轨道产生严重的振动及噪声,严重影响列车上的乘客的乘坐体验,也会影响轨道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轨道交通本身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就必须有能够有效减振降噪的技术和产品,以提高结构的稳定,保证轨道线路运行的安全。
[0003]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已有多种轨道减振产品,包括减振垫、钢弹簧浮置板等形式,根据减振能力的不同可分为特殊减振、高等减振、中等减振和一般减振等,减振产品的原理是隔断列车运行过程的冲击能量,尽可能降低振动能量向线路四周传递,然而,这些振动能量除少部分被转化吸收外,仍有相当部分振动能量往钢轨和列车车辆本身传递,导致目前很多轨道线路加设了减振产品后,虽然降低了周围建筑、居民受到的振动和噪声,列车本身受到的振动和噪声却均有所增加,降低了列车上乘客的乘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多种减振、隔振措施,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周围建筑、居民以及车厢内乘客受到的振动及噪声的钢轨隔振系统,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轨吸振器,设置在钢轨上;轨下垫板,设置在所述钢轨下方;以及减振单元,设置在道床和基底之间,其中,所述钢轨吸振器包含有用于吸振的吸振楔块,所述减振单元包含有用于吸振的弹性元件。
[0006]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轨下垫板为橡胶材质,所述吸振楔块为为橡胶材质,内部包裹有金属块,所述钢轨吸振器包括:一对所述吸振楔块,分别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腰部;以及至少两个夹具,将一对所述吸振楔块夹紧在所述钢轨上。
[0007]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钢轨吸振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配重块,连接在所述吸振楔块的非贴合面上,其中,所述配重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重量为4.5kg。
[0008]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开放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弹簧,所述开放型隔振器还包括:外套筒,预埋在所述板体中,所述橡胶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下方;弹簧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橡胶弹簧上方;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支撑板上方;以及锁紧垫片,设置在所述调高垫片上方,且嵌合在所述外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调高垫片、所述弹簧支撑板连接在一起。
[0009]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减振单
元为规制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包括规制用上壳体、规制用下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规制用上壳体和所述规制用下壳体嵌合形成的包覆结构内部的橡胶弹簧,所述规制型隔振器还包括:外套筒,预埋在所述板体中,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下方;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上方;以及锁紧垫片,设置在所述调高垫片上方,且嵌合在所述外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调高垫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
[0010]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掩埋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包括弹簧支撑上壳体、弹簧支撑下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弹簧支撑上壳体和所述弹簧支撑下壳体嵌合形成的包覆结构内部的橡胶弹簧,所述掩埋型隔振器还包括:安装座,预埋在所述板体下方,所述弹性元件上端嵌入在所述安装座中;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和基底之间;以及限位柱,一端嵌入所述弹簧支撑下壳体底部的限位柱安装槽,另一端打入所述基底固定。
[0011]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叠加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包括支撑筒、支撑底座、设置在所述支撑筒和所述支撑底座嵌合形成的包覆结构内部的至少两个橡胶弹簧以及若干个弹簧连接组件,多个所述橡胶弹簧竖直叠加,所述弹簧连接组件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橡胶弹簧之间,将多个所述橡胶弹簧连接成一体,所述叠加型隔振器还包括:外套筒,预埋在所述板体中,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下方;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上方;以及锁紧垫片,设置在所述调高垫片上方,且嵌合在所述外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调高垫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
[0012]本技术提供的钢轨隔振系统,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橡胶材质的道床减振垫,包括:垫板主体;以及多个减振凸台,分布在所述垫板主体的一个表面上,且与所述垫板主体一体形成,所述减振凸台呈圆锥状、圆柱状或棱条状。
[0013]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4]根据本技术的钢轨隔振系统,包括钢轨吸振器、轨下垫板以及减振单元。由于在道床和基底之间设置了减振单元,在钢轨下方设置了橡胶材质的轨下垫板,因此能够通过减振单元和轨下垫板吸收列车驶过时的冲击能量,且减振单元使得道床与基底之间不再为刚性连接,能够隔断振动能量,从而避免、降低振动能量向轨道线路四周传递,对周围的建筑设施、居民等起到保护作用,然而,隔断的部分振动能量会往钢轨和列车车辆本身进行传递。进一步,由于在钢轨上设置了钢轨吸振器,其包含有用于吸收钢轨振动的吸振楔块,因此能够进一步吸收传递至钢轨的部分振动能量,降低钢轨及列车车厢受到的振动及噪声,从而也能提高车厢内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轨道系统的剖视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例中一钢轨吸振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钢轨及钢轨吸振器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钢轨及吸振楔块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锁紧夹的立体结构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含有配重块的钢轨吸振器使用状态的立体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减振垫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002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002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轨道系统的剖视图;
[0024]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钢弹簧隔振器的剖视图;
[0025]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外套筒的立体图;
[0026]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锁紧垫片的立体图;
[0027]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调高垫片的立体图;
[0028]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支撑筒的立体结构图;
[0029]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轨道系统的俯视图;
[0030]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轨道系统的剖视图;
[0031]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开放型隔振器的结构分解图;
[0032]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外套筒的立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钢轨吸振器,设置在钢轨上;轨下垫板,设置在所述钢轨下方;以及减振单元,设置在道床和基底之间,其中,所述钢轨吸振器包含有用于吸振的吸振楔块,所述减振单元包含有用于吸振的弹性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轨下垫板为橡胶材质,所述吸振楔块为橡胶材质,内部包裹有金属块,所述钢轨吸振器包括:一对所述吸振楔块,分别贴合在所述钢轨的两侧腰部;以及至少两个夹具,将一对所述吸振楔块夹紧在所述钢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钢轨吸振器还包括:至少一个配重块,连接在所述吸振楔块的非贴合面上,其中,所述配重块由金属材料制成,其重量为4.5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开放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为橡胶弹簧,所述开放型隔振器还包括:外套筒,预埋在所述道床的板体中,所述橡胶弹簧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下方;弹簧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橡胶弹簧上方;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簧支撑板上方;以及锁紧垫片,设置在所述调高垫片上方,且嵌合在所述外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调高垫片、所述弹簧支撑板连接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规制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件包括规制用上壳体、规制用下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规制用上壳体和所述规制用下壳体嵌合形成的包覆结构内部的橡胶弹簧,所述规制型隔振器还包括:外套筒,预埋在所述道床的板体中,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外套筒下方;调高垫片,设置在所述弹性元件上方;以及锁紧垫片,设置在所述调高垫片上方,且嵌合在所述外套筒内,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调高垫片、所述弹性元件连接在一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隔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减振单元为掩埋型隔振器,数量为复数个,所述弹性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平龚平王博李绍辉许吉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