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用途。所述注液方法包括:将第一电解液进行一次注液,一次静置,负压化成,然后将第二电解液进行二次注液,二次静置,注液完成;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液和第二电解液的溶剂保持一致;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包括低阻抗成膜添加剂;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为非碳酸亚乙烯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包括成膜添加剂;所述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注液过程中的电解液,将电池中SEI成膜和CEI成膜分成两阶段,保证了SEI和CEI稳定性和电芯长循环,有效提高电池的充电次数和使用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用途,尤其涉及一种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当前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锂离子的载体与介质,注入电芯的方法直接影响了电芯极片的浸润情况和后续化成效果,浸润和化成情况会直接反映在电芯性能上。电解液浸润极片越充分,越均匀,材料表面形成的SEI膜和CEI膜更均匀,更稳定,电芯的循环性能也会改善。优化注液方法是提升电芯性能不可跨过的一环。
[0003]目前铝壳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主要是二次注液。电芯抽真空后为一次注液,注液后高温静置,以满足电解液充分浸润极片;后小电流负压化成,使得电解液在负极表面还原成SEI膜;化成后,由于电解液化成阶段会有部分电解液负压抽走,导致电芯保液量不足,故再进行二次补液。目前软包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主要是一次注液,电芯化成整形后,二封抽掉化成阶段产生的气体。
[0004]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芯能量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电芯设计接近极限,对极片的浸润和极片表面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5]CN102709512A的公开了一种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上焊有盖帽,所述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次自动注液
→
第一次自动真空静置
→
第二次自动注液
→
第二次自动真空静置
→
第三次自动注液
→
第三次真空静置
→
第四次自动注液
→
第四次自动真空静置
→
第五次自动注液
→
第五次自动真空静置。采用注液后真空静置并循环多次的方法,提高了注液效率和注液合格率。但是,这种方法的真空静置,无法有效地将电芯结构中残存的气体充分逸出,电芯结构中的残存气体对电解液与极片或隔膜的浸润形成了阻碍,而且不能有效提高电解液的流动性,不能促进电解液在电芯中深入渗透,对电芯的吸液能力提高有限。
[0006]CN105428721A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注液加速吸收方法及软包锂离子电池,该方法在干燥惰性气体保护下,在40
‑
50℃的手套箱内,将电解液分三次注入锂离子电池软包中,每次注液后对软包锂离子电池封口,然而该方法需要进行三次注液工作,操作麻烦,且需要将封口后的软包锂离子电池在70
‑
80℃下静置4
‑
5h,耗时长,生产效率低。
[0007]因此,如何提升电池的注液效率,并有效提高电池的充电次数和使用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及用途。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注液过程中的电解液,将电池中SEI成膜和CEI成膜分成两阶段,保证了SEI和CEI稳定性和电芯
长循环,有效提高电池的充电次数和使用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0009]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所述注液方法包括:
[0011]将第一电解液进行一次注液,一次静置,负压化成,然后将第二电解液进行二次注液,二次静置,注液完成;
[0012]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液和第二电解液的溶剂保持一致;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包括低阻抗成膜添加剂;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为非碳酸亚乙烯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包括成膜添加剂;所述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注液过程中的电解液,将电池中SEI成膜和CEI成膜分成两阶段,保证了SEI和CEI稳定性和电芯长循环,有效提高电池的充电次数和使用寿命,提升电池的安全性。
[0014]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解液和第二电解液的溶剂保持一致时,尽可能保证二次注液后电池电解液的均一性,这样有利于电解液对极片的均匀浸润,保证电芯各部位电解液均一性,极片SEI修复均一性和电芯性能一致性等,如果溶剂不一致,则可能导致电解液扩散至均一态需要更长时间,降低生产效率,且无法保证电解液均一性和电芯性能一致性,成组性能更无法保障。
[0015]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解液中选用非碳酸亚乙烯酯类添加剂,而第二电解液中选用含碳酸亚乙烯酯的添加剂,更有利于电芯阻抗的管控和电芯长循环寿命(第一步低阻抗成膜添加剂形成稳定的低阻抗SEI膜,控制电芯阻抗增长,第二步碳酸亚乙烯酯则能缓慢充分发挥稳定成膜作用,保障循环),如果第一和第二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均为含碳酸亚乙烯酯的物质,则第一步后的化成阶段,碳酸亚乙烯酯就会在阳极发生还原反应,不利于电芯阻抗的管控,且由于碳酸亚乙烯酯在化成阶段的消耗,分容后的电芯中碳酸亚乙烯酯含量将会减少,这样不利于电芯整体循环。
[0016]优选地,以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的注液量之和为总注液量,所述一次注液的注液量为总注液量的75~95%,例如75%、78%、80%、83%、85%、88%、90%、93%或95%等。
[0017]优选地,所述溶剂包括碳酸酯和/或羧酸酯。
[0018]优选地,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的质量占所述第一电解液的质量的0.1~3%,例如0.1%、0.5%、0.6%、0.7%、0.8%、0.9%、1%、1.5%、2%、2.5%或3%等,优选为0.5~1%。
[0019]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电解液中的低阻抗成膜添加剂加入量过多,不利于电芯阻抗的管控,而加入量过少,又难以实现稳定成膜,同时,当其在0.5~1%的范围内时,可以更好的实现低阻抗稳定成膜。
[0020]优选地,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的还原电位大于所述溶剂的还原电位。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的还原电位大于所述溶剂的还原电位,尽可能保证成膜消耗的是添加剂而非溶剂,有利于添加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低阻抗SEI膜,也有利于溶剂含量的管控,保障电芯离子通道的畅通。
[0022]优选地,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包括硫酸乙烯酯和/或氟代碳酸乙烯酯。
[0023]优选地,所述一次静置的时间为1h~72h,例如1h、5h、10h、20h、30h、40h、50h、60h、70h或72h等,优选为16~48h;
[0024]优选地,所述一次静置的温度为25~45℃,例如25℃、30℃、35℃、40℃或45℃等。
[0025]优选地,所述二次注液过程中进行加热溶解。
[0026]本专利技术中,二次注液的过程中,进行加热溶解,可以加速电解液分子扩散,保证电芯电解液均一性和极片浸润一致性。
[0027]优选地,所述加热溶解的温度为35~60℃,例如35℃、40℃、45℃、50℃、55℃或60℃等。
[0028]优选地,所述二次静置的时间为1~72h,例如1h、5h、10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方法包括:将第一电解液进行一次注液,一次静置,负压化成,然后将第二电解液进行二次注液,二次静置,注液完成;其中,所述第一电解液和第二电解液的溶剂保持一致;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添加剂包括低阻抗成膜添加剂;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为非碳酸亚乙烯酯类添加剂;所述第二电解液中包括成膜添加剂;所述成膜添加剂包括碳酸亚乙烯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一次注液和二次注液的注液量之和为总注液量,所述一次注液的注液量为总注液量的75~9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碳酸酯和/或羧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的质量占所述第一电解液的质量的0.1~3%,优选为0.5~1%;优选地,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的还原电位大于所述溶剂的还原电位;优选地,所述低阻抗成膜添加剂包括硫酸乙烯酯和/或氟代碳酸乙烯酯。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静置的时间为1~72h,优选为16~48h;优选地,所述一次静置的温度为25~45℃。6.根据权利要求1
‑
5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注液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蒋治亿,卢林,李庆玲,魏思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