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48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所述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包括S1、图像数据采集:利用扫描装置获取模型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S2、数据分析: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步骤S1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初始原点,然后将多个维度的图像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S3、建模成型:将步骤S2得到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在三维空间坐标利用边缘点交互,将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相互组合,并对边缘重叠区域进行边缘裁剪,进行建立初步模型;S4、自检修复:根据步骤S3得到的初步模型进行多个维度的自我映射,然后与步骤S2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具有建模精准度高的优点。方法具有建模精准度高的优点。方法具有建模精准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模
,尤其涉及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3D建模简单来说就是使用3D软件做出相应的人物和场景/产品等的三维数据模型,通俗易懂来说就是,把2D平面的东西3D立体化,把一个东西立体化之后,你就可以一千零八度旋转观察,这样做出来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模型。
[0003]现有技术的3D建模通过扫描仪进行扫描建模,这种扫描仪利用视觉摄像机对模型进行扫描,在配合模型库与视觉摄像机扫描的画面配合从而进行扫描建模,这类建模方法,扫描建模精度主要依赖成熟完备的模型库,尤其是在人体扫模建模时,但这样对于扫描未建立完善模型库的模型时,这类扫描建模根据单一的视觉摄像机拍摄,然后利用空间描点绘制时,建立的模型精度不高。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模精准度高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包括S1、图像数据采集:利用扫描装置获取模型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
[0007]S2、数据分析: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步骤S1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初始原点,然后将多个维度的图像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
[0008]S3、建模成型:将步骤S2得到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在三维空间坐标利用边缘点交互,将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相互组合,并对边缘重叠区域进行边缘裁剪,进行建立初步模型;
[0009]S4、自检修复:根据步骤S3得到的初步模型进行多个维度的自我映射,然后与步骤S2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差异点,进行细节点修改,并将修复后的模型再次进行多个维度的自我映射与步骤S1的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再次更具差异点进行细节点修订,直至最终模型成型。
[001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包括至少模型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维度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和静态平面图像数据。
[0011]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图像数据通过扫描仪通过一端射出长段红外线束,在与长段红外线束相对立的一端设置红外接收器,在与长段红外线束垂直的一侧线束长度检测装置,从而通过扫描仪上下扫描模型,得到多个维度的立体图像数据和静态平面图像数据。
[0012]优选的,所述动态立体图像数据根据扫描时,红外接收器在长段红外线束扫描时,长段红外线束被模型遮挡的长度即为扫描区域模型的平面宽度,然后再根据线束长度检测装置同步检测被模型遮挡红外线束的长度,绘制立体的曲线,从而在上下扫描时,利用扫描得到模型的平面宽度结合立体的曲线得到具体维度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
[0013]优选的,所述静态平面图像数据根据扫描时,红外接收器在长段红外线束扫描时,长段红外线束被模型遮挡的长度即为扫描区域模型的平面宽度,然后上下扫描时红外接收器未接收到长段红外线束阴影部位即为具体维度的静态平面图像。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S2根据多个维度的静态平面图像数据叠加对应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3的边缘裁剪具体为相邻两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边缘重叠区域的边缘点交互采用间隔交叉消除。
[001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通过获取模型的多个维度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与静态平面维度相结合,然后利用边缘交互拼接,在边缘重叠处进行边缘裁剪,进行初次建模,建模后再通过自检修复,通过对初次建模进行自我映射,然后逆向修复,从而提高整体扫描建模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的步骤框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的原理方法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2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3]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0025]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
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7]请参阅图1至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所述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8]S1、图像数据采集:利用扫描装置获取模型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
[0029]其中,步骤S1中的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包括至少模型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维度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和静态平面图像数据。
[0030]S2、数据分析: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步骤S1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初始原点,然后将多个维度的图像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
[0031]其中,所述步骤S2根据多个维度的静态平面图像数据叠加对应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
[0032]S3、建模成型:将步骤S2得到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在三维空间坐标利用边缘点交互,将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相互组合,并对边缘重叠区域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图像数据采集:利用扫描装置获取模型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S2、数据分析: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步骤S1得到的图像数据,设定初始原点,然后将多个维度的图像进行描点绘制空间网格图;S3、建模成型:将步骤S2得到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在三维空间坐标利用边缘点交互,将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相互组合,并对边缘重叠区域进行边缘裁剪,进行建立初步模型;S4、自检修复:根据步骤S3得到的初步模型进行多个维度的自我映射,然后与步骤S2的多个维度的空间网格图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分析的差异点,进行细节点修改,并将修复后的模型再次进行多个维度的自我映射与步骤S1的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再次更具差异点进行细节点修订,直至最终模型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多个维度的图像数据包括至少模型的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维度的动态立体图像数据和静态平面图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建模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图像数据通过扫描仪通过一端射出长段红外线束,在与长段红外线束相对立的一端设置红外接收器,在与长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软航科数据科技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