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142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解决了BIM施工协同平台产品及BIM引擎产品需要的电脑硬件配置较高,用户体验极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平台,开发出面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将渲染逼真的三维游戏场景或BIM模型,运行在GPU虚拟化云服务器上,通过GPU虚拟化云服务器实现一卡多并发,共享一台服务器的算力;并通过WebRTC实时视频流、指令流,让客户通过用户交互界面层可以与云端的视频场景或BIM模型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大大降低了客户所使用的PC端和收集端的硬件配置需求,在底端配置的用户端上也能提供高清且流畅的体验。配置的用户端上也能提供高清且流畅的体验。配置的用户端上也能提供高清且流畅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BIM云平台
,特别是指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各类BIM施工协同平台产品及BIM引擎产品,但这些BIM平台均采用基于WebGL网页的轻量化引擎技术,但无法有效支撑大项目以及MEP机电项目模型的加载和实时交互。且现场管理人员的电脑硬件配置普遍偏低,用户体验极差,空有BIM平台和BIM模型,却无法落地使用起来,致使BIM模型只能停留在专业BIM工程师的电脑里,没法进一步发挥施工协同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BIM施工协同平台产品及BIM引擎产品需要的电脑硬件配置较高,用户体验极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包括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和BIM施工协同平台;实时云计算BIM引擎的架构从底层到上层依次包括多元数据接入系统、公有云基础设施、BIM云数据中心、BIM云计算引擎、开放应用API;多元数据接入层用以接收三维建模软件的BIM数据,并对进行BIM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公有云基础设施包括GPU虚拟化云服务器、WebRTC音视频流API和容器虚拟化云服务器;BIM云数据中心用以建立BIM模型构件和数据分类编码体系,对多元数据接入层导入的BIM数据进行编码,实现数模分离,将BIM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BIM模型构件;BIM云计算引擎用以从BIM云数据中心调取BIM模型构件,并对BIM模型构件进行转换、装配和渲染,形成三维可视化的BIM整体模型;开放应用API用以为BIM云计算引擎提供外部数据交互接口,以支撑上层的BIM施工协同平台;BIM施工协同平台包括应用开发层和基于应用开发层的用户交互界面层;应用开发层包括基于开放应用API的BIM云文档平台、BIM云建造平台、BIM云造价平台、BIM云协同平台和BIM云设计平台;用户交互界面层用以与应用开发层进行数据交互,以显示应用开发层内的各平台信息,并向应用开发层内的各平台发送指令信息。
[0005]优选的,多元数据接入层包括BIM设计软件Plugin、GIS软件Plugin、施工/运维LOT API。
[0006]优选的,BIM云数据中心包括BIM数据解析模块,数模分离模块、BIM数据标准库、LOT数据融合模块。
[0007]优选的,BIM云计算引擎包括模型自动渲染系统、模型手动渲染系统、模型交互系统和指令流转换引擎。
[0008]优选的,开放应用API包括通用性API和专业领域应用API;通用性API包括身份权限认证OAuth API、云服务监测计费API、模型浏览及交互Viewer API、数据管理Data API、数据转换与提取API、场景编辑Editor API;专业领域应用API包括物联网应用LOT API、设计系统应用API、智慧工地应用API、运维管理应用API、施工协同应用API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API。
[0009]优选的,应用开发层还包括基于开放应用API的BIM云计划平台、BIM云场布平台。
[0010]优选的,用户交互界面层包括移动交互端和PC端。
[0011]优选的,移动交互端包括iOS/安卓APP和微信小程序。
[0012]优选的,移动交互端包括PC大屏和网页Web端。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开发出面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BIM协同管理平台,不再采用传统的大一统的面面俱到型的BIM云平台,而是直接转变为面向施工管理人员的岗位级的云平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将渲染逼真的三维游戏场景或BIM模型,运行在GPU虚拟化云服务器上,通过GPU虚拟化云服务器实现一卡多并发,共享一台服务器的算力;并通过WebRTC实时视频流、指令流,让客户通过用户交互界面层可以与云端的视频场景或BIM模型进行实时数据交互,大大降低了客户所使用的PC端和收集端的硬件配置需求,为用户在底端配置的用户端上也能提供高清且流畅的体验,节省用户端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的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和BIM施工协同平台的整体架构图;图2为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和BIM施工协同平台交互原理示意图;图3为WebRTC技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和BIM施工协同平台。
[0018]实时云计算BIM引擎的架构从底层到上层依次包括多元数据接入系统、公有云基础设施、BIM云数据中心、BIM云计算引擎、开放应用API。
[0019]多元数据接入层,用以接收三维建模软件的BIM数据,并对进行BIM数据进行解析、
提取、标准化;具体的,多元数据接入层包括BIM设计软件Plugin、GIS软件Plugin、施工/运维LOT API。
[0020]公有云基础设施包括GPU虚拟化云服务器、WebRTC音视频流API和容器虚拟化云服务器。
[0021]WebRTC音视频流API是一个支持网页浏览器进行实时语音对话或视频对话的开源API,用以提供视频会议的核心技术,WebRTC音视频流API具体包括音视频的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显示等功能,支撑多平台:Windows,Linux,Mac,Android。WebRTC音视频流技术原理图如图3所示。
[0022]WebRTC音视频流API与BIM云计算引擎结合,可实现在网页端以实时视频流的方式访问云服务器上的BIM模型,且不需要任何网页插件。用户在网页端的所有键盘、鼠标或触屏操作,与BIM模型构件的互动,也以实时信号传递给BIM云计算引擎,驱动BIM云计算引擎做出即时的交互响应。
[0023]GPU虚拟化云服务器包含的GPU虚拟化技术集成在用户端(手机端和PC端),通过GPU虚拟化技术实现在单个GPU上同时运行多个并发程序实例,充分利用显卡的计算资源,直到达到算力峰值;还可实现多个GPU的集群,算力共享,对外提供集群后的超强渲染算力,实现对BIM算力的动态调度管理。GPU虚拟化云服务器可极大提高应用访问的并发数量,显著降低服务器硬件的成本,让云端部署经济可行。
[0024]容器虚拟化云服务器,用以降低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云计算BIM引擎和BIM施工协同平台;实时云计算BIM引擎的架构从底层到上层依次包括多元数据接入系统、公有云基础设施、BIM云数据中心、BIM云计算引擎、开放应用API;多元数据接入层用以接收三维建模软件的BIM数据,并对进行BIM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公有云基础设施包括GPU虚拟化云服务器、WebRTC音视频流API和容器虚拟化云服务器;BIM云数据中心用以建立BIM模型构件和数据分类编码体系,对多元数据接入层导入的BIM数据进行编码,实现数模分离,将BIM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BIM模型构件;BIM云计算引擎用以从BIM云数据中心调取BIM模型构件,并对BIM模型构件进行转换、装配和渲染,形成三维可视化的BIM整体模型;开放应用API用以为BIM云计算引擎提供外部数据交互接口,以支撑上层的BIM施工协同平台;BIM施工协同平台包括应用开发层和基于应用开发层的用户交互界面层;应用开发层包括基于开放应用API的BIM云文档平台、BIM云建造平台、BIM云造价平台、BIM云协同平台和BIM云设计平台;用户交互界面层用以与应用开发层进行数据交互,以显示应用开发层内的各平台信息,并向应用开发层内的各平台发送指令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计算的BIM协同平台,其特征在于:多元数据接入层包括BIM设计软件Plugin、GIS软件Plugin、施工/运维LOT API。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胜李灿张新献白皓刘海成何强邹辉柳健赵鑫宗史鹏磊陈佳媛李肖孟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