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81262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测定仪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蒸馏装置,包括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的蒸馏管,蒸馏管内设有多个蒸汽导入管,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经蒸汽导入管进入蒸馏管内,与蒸馏管内盛放的液体接触,多个蒸汽导入管的底部连通,蒸汽导入管上开设有导入孔,蒸汽导入管上设有供蒸汽导入管中的气体进入蒸馏管的单向导通件。采用本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蒸馏管在测定挥发物质时,待测液体体积增加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测定仪器的
,具体为一种蒸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中需对多种成分进行检测,例如二氧化硫等挥发物质。现有技术中对二氧化硫的测定通常采用单沸式蒸馏装置,其包括烧瓶、蒸馏管、以及冷凝收集装置,其中蒸馏管的侧壁连通有一个蒸汽导入管,用于将外部气体导入蒸馏管内。在测定液体中的挥发物质时,将待测液体放入蒸馏管中,向烧瓶中放入水,将蒸馏管置于烧瓶中,使得烧瓶中的水面高于蒸馏管中的液面,并低于蒸汽导入管连接蒸馏管处。对烧瓶进行加热,烧瓶中产生水蒸气从蒸汽导入管进入蒸馏管,并与蒸馏管内的待测液体接触,待测液体中的挥发物质受热挥发随着水蒸气运动至冷凝收集装置中进行冷凝收集。
[000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水蒸气在沿着蒸馏管上升的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其在蒸馏管中也会发生冷凝,导致蒸馏管中的待测液体的体积增加,可能导致待测液体从蒸汽导入管回流至烧瓶中,导致最终的测定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蒸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蒸馏管在测定挥发物质时,待测液体体积增加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基础方案:
[0006]一种蒸馏装置,包括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的蒸馏管,蒸馏管内设有多个蒸汽导入管,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经蒸汽导入管进入蒸馏管内,与蒸馏管内盛放的液体接触。
[0007]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
[0008]本方案中,在蒸馏管内设置多个蒸汽导入管,增加向蒸馏管内通入的蒸汽量,从而缩短蒸馏时间。在缩短蒸馏时间的情况下,也缩短了水蒸气的冷凝时间,从而减少水蒸气在蒸馏管中的冷凝量,进而减少蒸馏管增加的待测液体,由此避免待测液体的回流,从而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提高测定效率。
[0009]进一步,蒸汽导入管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0010]进一步,多个蒸汽导入管的底部连通,蒸汽导入管上开设有导入孔,蒸汽导入管上设有供蒸汽导入管中的气体进入蒸馏管的单向导通件。
[0011]有益效果:烧瓶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蒸汽导入管的导入孔进入蒸馏管中。在测定过程中,刚开始蒸馏时,烧瓶内各部位的温度不均,此时蒸馏管中待测液体的温度低于烧瓶中水的温度,刚开始产生的水蒸气在进入蒸馏管中会发生冷凝。采用本方案,蒸汽导入管的设置,可对刚开始冷凝的水蒸气进行收集,待蒸馏管中的待测液体温度升高后,冷凝水受水蒸气加热会再次挥发。同时蒸汽导入管的设置,从内部对蒸馏管内的待测液体进行加热,提高升温效率,从而提高蒸馏效率。
[0012]进一步,导入孔的两端错位设置,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外侧的一端低于导入孔
位于蒸汽导入管内侧的一端。
[0013]有益效果:导入孔的两端错位设置,使得导入孔倾斜,即导入孔流出的水蒸气沿倾斜方向进入待测液体,从上至下与待测液体接触的同时,也会沿导入孔倾斜方向与待测液体接触,例如从左至右与待测液体接触,从而实现水蒸气和待测液体的充分接触,提高待测液体中挥发物质的挥发效率。
[0014]进一步,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靠近蒸馏管的一侧。
[0015]进一步,单向导通件朝向导入孔的侧面开设有导风槽,导风槽倾斜设置,导风槽的倾斜方向与导入孔的孔向朝向相同。
[0016]有益效果:导风槽的设置,进一步对水蒸气进行导向,增强导向作用,从而实现水蒸气和待测液体的充分接触。
[0017]进一步,蒸馏管的管壁套设且固定有外磨口,烧瓶口部设有与外磨口配合使用的内磨口,外磨口上套设且固定有密封圈。
[0018]有益效果:外磨口和内磨口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对烧瓶的密封,但在部分特殊情况下,磨口的粗糙面之间可能会构成一个连通的通道,会造成烧瓶内水蒸气的泄露,无法保证烧瓶的密封性。密封圈的设置,能够阻挡构成连通通道的情况,提升外磨口和内磨口的密封性。
[0019]进一步,密封圈的数量为多个,均匀套设在外磨口上。
[0020]有益效果:多个密封圈的设置,在一个密封圈失效时,其他密封圈仍能保证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的构成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蒸馏装置实施例一的蒸馏管局部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蒸馏装置实施例二的蒸馏管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蒸馏管1、蒸汽导入管2、待测液体3、单向导通件4。
[0026]在对挥发物质进行测定时,需采用专用的蒸馏装置,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三角烧瓶、蒸馏管、冷凝管以及收集烧瓶,其中蒸馏管内设有一个蒸汽导入管,蒸汽导入管使得外部气体能够经其进入蒸馏管内。测定时,向三角烧瓶中添加水,向蒸馏管中添加待测液体,蒸汽导入管的底部位于待测液体的液面下,将蒸馏管置于三角烧瓶中,密封三角烧瓶的口部,三角烧瓶中的水面高于蒸馏管中待测液体的液面,并低于蒸汽导入管连接蒸馏管处。对三角烧瓶进行加热,三角烧瓶中产生水蒸气从蒸汽导入管进入蒸馏管,并与蒸馏管内的待测液体接触,待测液体中的挥发物质受热挥发随着水蒸气运动至冷凝管中冷凝,最终被收集烧瓶收集,对收集烧瓶中的液体进行测定即可得到最终结果。
[0027]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水蒸气在进入蒸馏管至冷凝管的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其在蒸馏管中也会发生冷凝,冷凝水流至蒸馏管中,使得蒸馏管中待测液体的体积增加。而待测液体的体积增加,可能会导致待测液体从蒸汽导入管回流至三角烧瓶中,使
得最终的测定结果不准确。同时整套装置使用过程中需保证密封性,待测液体的增加,导致蒸馏管内的压强降低,使得馏出物的收集效率也会降低。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申请提供一种蒸馏装置,如附图2所示,包括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的蒸馏管1,蒸馏管1内设有多个蒸汽导入管2,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经蒸汽导入管2进入蒸馏管1内,与蒸馏管1内盛放的液体接触。蒸汽导入管2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
[0030]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导入管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蒸汽导入管2相对设置于蒸馏管1的侧壁上,蒸汽导入管2的一端与蒸馏管1的侧壁连通,即蒸汽导入管2的侧壁向内延伸形成蒸汽导入管2,蒸汽导入管2的另一端靠近蒸馏管1的底部。
[0031]实施例二
[0032]在测定过程中,刚开始蒸馏时,烧瓶内各部位的温度不均,此时蒸馏管1中待测液体3的温度低于烧瓶中水的温度,刚开始产生的水蒸气在进入蒸馏管1中会发生冷凝。
[0033]本申请中,如附图3所示,多个蒸汽导入管2的底部连通,蒸汽导入管2上开设有导入孔,导入孔的两端错位设置,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2外侧的一端低于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2内侧的一端,即使得导入孔的孔向倾斜设置。导入孔可设于蒸汽导入管2相对的一侧,也可设于蒸汽导入管2相背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2靠近蒸馏管1的一侧,即导入孔设于蒸汽导入管2相背的一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烧瓶中水浴加热的蒸馏管,蒸馏管内设有多个蒸汽导入管,烧瓶中产生的气体经蒸汽导入管进入蒸馏管内,与蒸馏管内盛放的液体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导入管的数量为两个或三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蒸汽导入管的底部连通,蒸汽导入管上开设有导入孔,蒸汽导入管上设有供蒸汽导入管中的气体进入蒸馏管的单向导通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入孔的两端错位设置,导入孔位于蒸汽导入管外侧的一端低于导入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旭芳田维林陶远波况兴霞张世芹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精科信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