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122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起步控制单元、怠速启停判断单元、自动驻车判断单元、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和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所述起步控制单元、怠速启停判断单元、自动驻车判断单元、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和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依次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在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起步的顿挫及不平顺性的问题。性的问题。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AT变速器匹配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怠速启停控制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可以降低发动机怠速燃烧时的燃油消耗和排放。自2017年9月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各大车企更是把节能减排提高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因为车辆的油耗不仅仅局限于用户的口碑,更是与企业的利益、利润直接挂钩。而车辆的节能减排最直接的一项技术就是搭载怠速启停功能,国家针对搭载怠速启停功能的车辆上给予不少的油耗积分奖励,怠速启停功能的普及很快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0003]同时随着汽车电器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自动驻车功能也越来越普及,自动驻车功能可以在制动停车时自动实现驻车,油门起步自动退出,从而大大解放了双手;提升了汽车使用的方便性及安全性。
[0004]目前,在汽车停车,自动驻车及怠速启停同时工作时,发动机停机,此时AT变速器处于N挡,在大油门起步过程中,油门需求扭矩较大且此时自动驻车功能下制动辅助系统需要夹持及泄压过程,导致N挡到D挡起步换挡冲击较大,起步冲击耸动明显、平顺性较差。
[0005]虽用户认可怠速启停功能能省油、自动驻车功能能解放双手,但很大一部分用户对在自动驻车功能开启、怠速启停停机时起步冲击顿挫很抱怨,其根本原因就是该工况下起步的平顺性较差。因此很大一部分用户在买了带怠速启停功能及自动驻车功能的汽车后,也会放弃使用该功能,导致怠速启停的普及并没有成为节能减排的助推剂,同时自动驻车的功能也没有充分发挥。
[0006]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能解决在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起步的顿挫及不平顺性的问题。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包括:起步控制单元,用于获取车辆起步意图,以及执行用户起步意图;怠速启停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停车起步前怠速启停是否工作,以及发动机是否进入停机状态,该怠速启停判断单元与起步控制单元连接;自动驻车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当前停车状态自动驻车功能是否工作,该自动驻车判断单元与怠速启停判断单元连接;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用于判断起步油门需求扭矩,该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与自动驻车判断单元连接;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油门需求扭矩下变速器从发动机停
机N挡起步达到平顺的需求扭矩,该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与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连接;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用于将油门需求扭矩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进行对比,以及发出降扭请求,该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与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用于根据降扭请求执行扭矩限制,该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与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连接;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起步后油门需求扭矩是否满足变速器扭矩需求,以及发送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起步扭矩限制过程完成,该第二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与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用于基于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该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与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在判断出油门需求扭矩大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时发出降扭请求。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在判断出油门需求扭矩小于等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时发出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
[0011]可选地,所述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用于判断当前油门需求扭矩下变速器从N挡起步达到平顺的需求扭矩,具体为:预设有不同油门开度达到平顺起步的扭矩需求曲线,依据不同油门开度达到平顺起步的扭矩需求曲线,确定出当前油门开度下的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
[0012]可选地,所述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用于判断起步油门需求扭矩,具体为:根据起步不同油门输入情况查油门开度与发动机输出扭矩的对应关系表,得到发动机输出扭矩,即起步油门需求扭矩。
[0013]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方法,采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判断车辆怠速启停和自动驻车功能是否同时工作,若是,则进入步骤2,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步骤2.判断油门需求扭矩是否大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若是,则发送降扭请求,并进入步骤3,否则直接进行起步;步骤3. 发动机根据降扭请求执行扭矩限制;步骤4.在执行发动机扭矩限制后,判断油门需求扭矩是否小于等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若是,则发出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进入步骤5,若否,则进入步骤3;步骤5. 基于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即起步自动控制过程完成。
[0014]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车辆,采用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起步发动机扭矩输出使其满足变速器从N挡到D挡起步平顺的需求扭矩,在停机起步过程中,用户通常急于起步油门开度较大且不同驾驶习惯具有随机性,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时工作的情况下起步的顿挫
及不平顺性的抱怨;让车辆能够适应不同的油门起步需求;同时增加了用户对自动驻车、怠速启停、AT/DCT起步平顺性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的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实施例的流程图;图中,1、起步控制单元,2、怠速启停判断单元,3、自动驻车判断单元,4、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5、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6、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7、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8、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9、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包括起步控制单元1、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8和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9,其中,起步控制单元1与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连接,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与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连接,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与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连接,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与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连接,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与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与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连接,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8与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9与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步控制单元(1),用于获取车辆起步意图,以及执行用户起步意图;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用于判断当前停车起步前怠速启停是否工作,以及发动机是否进入停机状态,该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与起步控制单元(1)连接;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用于判断当前停车状态自动驻车功能是否工作,该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与怠速启停判断单元(2)连接;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用于判断起步油门需求扭矩,该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与自动驻车判断单元(3)连接;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用于判断当前油门需求扭矩下变速器从N挡起步达到平顺的需求扭矩,该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与油门需求扭矩获取单元(4)连接;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用于将油门需求扭矩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进行对比,以及发出降扭请求,该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与变速器起步扭矩需求获取单元(5)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用于根据降扭请求执行扭矩限制,该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与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连接;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8),用于判断起步后油门需求扭矩是否满足变速器扭矩需求,以及发送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该第二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与发动机扭矩限制执行单元(7)连接;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9),用于基于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请求退出发动机扭矩限制,该发动机扭矩限制退出单元(9)与第二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驻车和怠速启停同工作时起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器扭矩限制需求判断单元(6)在判断出油门需求扭矩大于变速器起步需求扭矩时发出降扭请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喜张洁周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