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1105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45
本申请涉及口腔种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CBCT数据,提取患者的初始颌骨模型;获取患者的口扫模型,将口扫模型与CBCT数据匹配,获得患者的排牙模型;依据前期确定的种植体尺寸,寻找合适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依据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患者的排牙模型上进行骨增量的设计;获取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依据确定的种植体种植位置和尺寸,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用于供种植体穿过的种植孔;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进行钛网单胞的填充工作,获得最终的钛网模型;进行钛网的制作。本申请具有可以实现设计制作出来的个性化钛网能够与种植体的同期植入的效果。的同期植入的效果。的同期植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口腔种植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患者出现牙缺失并伴随着骨缺损时,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为先通过引导组织再生术修补骨缺损部位,然后再通过牙齿种植术补全缺失的牙齿。具体的操作步骤为:先将骨粉或骨块放置在患者颌骨骨缺损的部位,然后通过钛网固定住骨粉或骨块在骨缺损处的位置,避免骨粉或骨块发生移位,最后通过屏障膜将钛网包裹起来,以阻挡增殖较快的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长入钛网内,保证增殖速度较慢的成骨细胞快速增长而形成骨,以使骨粉或骨块可以快速与患者颌骨长在一起,完成引导骨再生手术。等待3

6个月后,待骨粉或骨块与人体颌骨结合在一起后,直接将钛网拆除,即可完成骨缺损的修补工作。然后医生再在修补好的颌骨处种植种植体,等待3

6个月后,待种植体与人体颌骨结合良好后,再在种植体上佩戴牙冠,即可完成牙冠的种植工作,实现对牙缺失和骨缺损的治疗。
[0003]而对于骨缺损量较少的患者,目前可以进行钛网和种植体的同期植入,即当患者残存的骨量可以用于种植种植体时,医生会在通过钛网将骨粉或骨块固定住后,同步将种植体一起种植好。等待3

6个月,骨粉或骨块以及种植体都已经与人体结合较好时,再将钛网取下并同期将牙冠佩戴在人体种植体上,实现种植体与钛网的同期植入,大大缩短了手术周期。
[0004]而目前在进行钛网和种植体同期植入时使用的钛网都为预制钛网,预制钛网为预先制作的大面积薄片状多孔结构,在预制钛网上还提前加工有供种植体穿过的种植孔,使用时,医生直接根据种植体的位置直接在大片钛网上裁剪合适大小的钛网,然后再将裁剪后的钛网安装在人体颌骨上,并根据患者的颌骨形状手动将钛网弯折呈与人体颌骨贴合的形状;同时使得剪切后的钛网安装在人体颌骨上时,种植体待种植位置与种植孔重合即可,便于种植体从种植孔中穿过并实现种植。但是因为预制钛网在安装在人体颌骨上时,需要医生手工弯折,对医生的经验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并且需要边弯折边试戴,会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并且手工裁剪的钛网边缘锋利,容易割伤人体软组织导致软组织破溃开裂而导致钛网暴露等。
[0005]因此,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领域中的广泛引用,3D打印制备个性钛网得以实现,通过提取患者的颌骨数据,从而建立患者的三维模型,进而设计出符合每个患者的个性化钛网。
[0006]但是由于钛网是个性化定制的,每个钛网均需要单独设计,单独设计出来的钛网很难实现与种植体的同期植入。因此在手术选择时,当使用个性化钛网时,只能等骨缺损修补完成后再进行种植体种植的手术,手术周期较长;当选择种植体和钛网同期植入时,只能采用预制钛网。这也成为制约个性化钛网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的因素之一。因此,如何对个性化钛网的设计进行改进,使得设计出来的个性化钛网能够实现与种植体的同期植入,是
目前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实现设计制作出来的个性化钛网能够与种植体的同期植入,缩短手术周期,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
[0008]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CBCT数据,并提取患者的初始颌骨模型;获取患者的口扫模型,并将口扫模型与CBCT数据匹配,获得患者的排牙模型;依据前期确定的种植体尺寸,在获得的排牙模型上寻找合适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依据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患者的排牙模型上进行骨增量的设计,保证填充骨增量后的颌骨模型在舌侧(腭侧)、颊侧及牙槽嵴顶处均可以包裹住种植体,为后期种植体的种植提供足够的骨量;获取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依据确定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用于供种植体穿过的种植孔;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进行钛网单胞的填充工作,填充时,避开种植孔的位置,获得最终的钛网模型;进行钛网的制作,制作出来的钛网上成形有供后续种植体穿入的种植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设计钛网的初始覆盖模型前,在排牙模型上找到合适的种植体种植位置,并依据种植牙的种植位置和种植尺寸进行骨增量的设计,使得骨增量后的颌骨模型为最终钛网需要包裹的尺寸模型,便于进行钛网的精准设计。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设计完成后,依据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供种植体穿过的种植孔,使得当后期在进行骨缺损手术,用钛网包裹住骨块或骨粉后,种植体可以直接从种植孔中穿过以实现钛网与种植体的同期种植。
[0010]可选的,所述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种植孔时,需要将种植体的模型放置在排牙模型上寻找到的种植体种植位置上,依据种植体的尺寸数据开设种植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种植体的模型放置在排牙模型的种植体种植位置,使得在开设种植孔时更加直观方便。
[0012]可选的,在将种植体的模型放置在排牙模型的种植体种植位置后,需要对种植体的模型进行尺寸放大,使得开设出来的种植孔的直径大于种植体的直径。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后期在种植种植体时,种植体可以非常顺畅的从种植孔穿过,便于后期种植。
[0014]可选的,所述对种植体的模型进行尺寸放大包括:对种植体的模型在牙冠方向上进行拉拔处理,所述拉拔处理时将种植体模型在牙冠上的长度拉拔至超出钛网模型初始覆盖面至少1mm。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钛网模型初始覆盖面两侧均可以看到种植体,便
于种植孔的开设。
[0016]可选的,所述对种植体的模型进行尺寸放大包括:对种植体的模型在牙槽嵴顶面平行的截面方向上进行扩大处理,所述扩大处理时将种植体模型的直径扩大至比原始种植体模型直径大0.5

3mm。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开设出来的种植孔的直径比种植体的直径略大,便于后期种植体可以顺畅的从种植孔中穿过。
[0018]可选的,所述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种植孔时,将放大后的种植体模型与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的模型进行布尔运算,以获得一个去除种植体植入孔面积的带有种植孔的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布尔运算,可以自动将种植体模型与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的模型相重合的部分去掉,实现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种植孔,操作更加方便精准。
[0020]可选的,所述在获得的排牙模型上寻找合适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包括:确定牙冠的最终形态和位置,依据牙冠的最终形态和位置确定种植体的尺寸和最终种植位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种植体主要为最终的牙冠提供支撑,牙冠佩戴后的姿态能够展露在外部使得人们可以直接看到。因此,医生会先根据邻牙的位置以及姿态,从美观角度出发确定最终佩戴后的牙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患者的CBCT数据,并提取患者的初始颌骨模型;获取患者的口扫模型,并将口扫模型与CBCT数据匹配,获得患者的排牙模型;依据前期确定的种植体尺寸,在获得的排牙模型上寻找合适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依据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患者的排牙模型上进行骨增量的设计,保证填充骨增量后的颌骨模型在舌侧(腭侧)、颊侧及牙槽嵴顶处均可以包裹住种植体,为后期种植体的种植提供足够的骨量;获取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依据确定的种植体的种植位置和尺寸,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用于供种植体穿过的种植孔;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进行钛网单胞的填充工作,填充时,避开种植孔的位置,获得最终的钛网模型;进行钛网的制作,制作出来的钛网上成形有供后续种植体穿入的种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钛网模型的初始覆盖面上开设种植孔时,需要将种植体的模型放置在排牙模型上寻找到的种植体种植位置上,依据种植体的尺寸数据开设种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种植体的模型放置在排牙模型的种植体种植位置后,需要对种植体的模型进行尺寸放大,使得开设出来的种植孔的直径大于种植体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实现与种植体同期植入的个性化钛网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种植体的模型进行尺寸放大包括:对种植体的模型在牙冠方向上进行拉拔处理,所述拉拔处理时将种植体模型在牙冠上的长度拉拔至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张立强王志会刘倩宿玉成
申请(专利权)人:迪迈仕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