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冷散热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散热
,具体是一种地冷散热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日益严重,对节能减排的要求非常迫切。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和工业上的制冷需求不断上升,例如,夏季人们室内降温、通信基站内部环境的降温、生产车间环境的降温等等。对于固定场所的降温需求,人们通常采用风扇或空调的方式,通过空气的对流换热带走人体热量或改变局部环境的温度。但是,风扇降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空气湿度过大时,热量无法即时带走;空调降温虽然效果显著,但能耗过大,一般1.5匹空调一小时耗电量为1.2度,同时一些老旧空调会泄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地冷散热器,不仅可以实现夏季制冷、冬季供暖的要求,而且节能环保。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地冷散热器包括:支撑组件、进气组件、出气组件和集气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同心套在外套筒内,并与上法兰盘、上密封圈和下法兰盘、下密封圈连接,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形成密闭水室,水室内注满热交换介质;所述进气组件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内套筒中;所述出气组件由内外两层散热性好的铜制内出气管、外出气管沿轴向螺旋周向排列组成,内出气管同心套在外出气管中,置于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所述集气组件包括上集气室和下集气室;所述上集气室的进气口与抽风机相连通,抽风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地冷散热器(10)包括支撑组件、进气组件(3)、出气组件和集气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内套筒(2)和外套筒(1),内套筒(2)同心套在外套筒(1)内,并与上法兰盘(601)、上密封圈(802)和下法兰盘(602)、下密封圈(801)连接,内套筒(2)和外套筒(1)之间形成密闭水室,水室内注满热交换介质;所述进气组件(3)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内套筒(2)中;所述出气组件由内外两层散热性好的铜制内出气管(401)、外出气管(402)沿轴向螺旋周向排列组成,内出气管(401)同心套在外出气管(402)中,置于内套筒(2)和外套筒(1)之间;所述集气组件包括上集气室(702)和下集气室(701);所述上集气室(702)的进气口(702
‑
1)与抽风机(12)相连通,抽风机(12)、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11)连接;夏季制冷时,控制系统(11)接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抽风机(12)的功率,从而改变地冷散热器(10)内空气的流速,抽风机(12)将热空气通过装在上集气室(702)的进气口(702
‑
1)中的过滤网(9)送入进气口(702
‑
1),通过上集气室(702)沿进气组件(3)的螺旋通道向下进入下集气室(701),在下集气室(701)汇集,下集气室(701)内的空气经过出气组件时,空气通过地冷散热器(10)与大地进行热交换后温度降低被冷却,最终进入上集气室(702),通过上集气室(702)中的出气口(702
‑
2)流出;冬季制暖时,控制系统(11)接收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传递的信号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抽风机(12)的功率,从而改变地冷散热器(10)内空气的流速,抽风机(12)将冷空气通过装在上集气室(702)进气口(702
‑
1)中的过滤网(9)送入进气口(702
‑
1),通过上集气室(702)沿进气组件(3)的螺旋通道向下进入下集气室(701),在下集气室(701)汇集,空气通过地冷散热器(10)与大地进行热交换后被制热,最终进入上集气室(702),通过上集气室(702)中的出气口(702
‑
2)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冷散热器(10)埋入地底,空气先与热交换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地冷散热器(10)再与大地进行热量交换,利用地底温度冬暖夏凉的特点完成空气与地底的热量交换,实现冬季制暖、夏季制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上、下端面分别与上法兰盘(601)、下法兰盘(602)焊接在一起,外套筒(1)的外壁设置有用于增大外套筒(1)散热面积的周向排列的肋片;上法兰盘(601)、下法兰盘(602)的内环上分别设有与内出气管(401)的各单根管(403)相通的孔一(601
‑
1)、孔二(602
‑
1),上法兰盘(601)、下法兰盘(602)的外环上分别设有与外出气管(402)的各单根管(403)相通的孔三(601
‑
2)、孔四(602
‑
2);下集气室(701)、下法兰盘(602)的孔三(601
‑
2)、孔四(602
‑
2)、内出气管(401)、外出气管(402)、上法兰盘(601)的孔一(601
‑
1)、孔二(602
‑
1)、上集气室(702)的出气口(702
‑
2)形成出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2)与螺旋结构的进气组件(3)采用PVC管制作,以避免冷、热空气相互影响;上集气室(702)的进气口(702
‑
1)、上法兰盘(601)的中心孔、内套筒(2)、进气组件(3)、下法兰盘(602)的中心孔、下集气室(701)形成进气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出气管(401)、外出气管(402)的铜管壁厚为1~2mm,空气经过螺旋管时与水室中的热交换介质进行热量交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冷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集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政,李炎,罗静,杨沫,许文祥,赵敬,王乙坤,李望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隆中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