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93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分为不同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配电网根据设定的访问规则对接入的业务进行访问。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优先队列控制机制来访问不同类型的服务,并提出了链路切换和数据缓存方案,为远程控制和智能计量服务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信道。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配电物联网
,尤其涉及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物联网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体现,是物联网与配电网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配电网络形态,为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精准、运行高效、运维精益和服务优质提供新的技术手段。随着智能配电物联网的扩容发展,其应用环境日益复杂,其中通信终端设备分布广泛、测量监控点日趋增多,业务承载需求呈现出差异化特征,这对配电网中的信息传输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配电物联网构建由云、管、边、端四个部分组成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通过赋予配电网设备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及设备间互联、互通、互操作功能,实现配电网状态全景监测、设备精益运检、设备动态拓扑识别等智能应用。
[0003]目前物联网体系多数采用云计算中心集中式计算管理,对于拥有海量数据和终端的配电物联网来说,如此会造成系统内大量能量和带宽的消耗问题,同时也不利于降低时延。
[0004]传统网络通常通过提供专线接入为设备提供确定性互联服务。然而,配电物联网海量的设备接入需求以及成本限制导致传统方法不再适用。虽然时间敏感网络以及时间触发网络等技术为设备的确定性互联提供了思路,然而,这类技术由于实现方式复杂、无法适用大规模网络等,无法直接应用于配电物联网确定性互联的实现。此外,配电物联网中业务的突发性也将严重影响业务的确定性服务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实现了智能电网各种业务的实时监控和服务质量保障。
[0006]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将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分为不同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
[0009]配电网根据设定的访问规则对接入的业务进行访问;
[0010]所述访问规则包括:
[0011]高优先级业务到达时,若高优先级队列内没有等待连接,或低优先级队列内等待的连接数大于阈值,则访问低优先级队列内已有的连接,否则,配电网以高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
[0012]低优先级服务到达时,若高优先级队列有等待的连接,且低优先级队列等待的连接数未超过阈值,则配电网以高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否则,配电网以低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业务包括远程控制业务,所述配电网设备提供远程控制业务时采用主通道结合备用通道的形式传输数据。
[0014]进一步的,所述采用主通道结合备用通道的形式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0015]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单个配电通信终端使用来自不同公共无线运营商的USIM卡,根据不同USIM卡的平均信号和干扰强度确定主卡和备用卡。
[0016]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数据通过主通道传输到无线路由器,在无线路由器上对数据进行编排并转发到相应的业务系统;
[0017]当主通道发生通信故障时,将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切换到备用通道。
[0018]进一步的,对于下行连接,无线路由器首先探测主通道的可用性,若主通道可用,则数据在主通道传输,否则数据在备用通道传输。
[0019]进一步的,所述主通道在恢复正常后,数据传输从备用通道切换至主通道。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业务包括智能电表的计量业务,所示智能电表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和数据缓存模块,所述智能电表传输数据采用单链路传输,所述智能电表传输数据能够重传。
[0021]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表上传的数据分为不同优先级数据,包括紧急数据和非紧急数据,实时监控智能电表传输数据时的通道是否阻塞,通道阻塞根据单位时间数据传输量是否大于阈值进行判断;
[0022]当通道阻塞时,非紧急数据在本地缓存,仅上传紧急数据,当通道不再阻塞时,恢复上传非紧急数据。
[0023]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表采用多跳通信方式,智能电表在通道阻塞时将数据通过相连的其他智能电表转发至网关。
[0024]进一步的,所述智能电表存储的本地数据为有权限的用户开放访问。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引入了优先队列控制机制来访问不同类型的服务配电终端根据自身的通信需求及网络状态,选择合适的接入网络以保证业务的QoS,降低业务传输异常的可能性,同时均衡网络负载,提高异构网络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0027](2)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无缝链路切换的远程控制服务保持连续连接的机制,为远程控制业务提供了可靠的通信信道。
[0028](3)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缓存方案,降低内容获取时间,减少网络重复流量,避免了双链路传输方法,降低了成本。采用多跳通信方式,以智能电表作为路由器,实现分流负载。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0]图2是配电物联网的系统架构;
[003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优先级队列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003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于链接切换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003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数据缓存机制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
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5]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目前物联网体系多数采用云计算中心集中式计算管理,对于拥有海量数据和终端的配电物联网来说,如此会造成系统内大量能量和带宽的消耗问题,同时也不利于降低时延。
[0037]传统网络通常通过提供专线接入为设备提供确定性互联服务。然而,配电物联网海量的设备接入需求以及成本限制导致传统方法不再适用。虽然时间敏感网络以及时间触发网络等技术为设备的确定性互联提供了思路,然而,这类技术由于实现方式复杂、无法适用大规模网络等,无法直接应用于配电物联网确定性互联的实现。此外,配电物联网中业务的突发性也将严重影响业务的确定性服务性能。
[003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的下述各个实施例。
[0039]实施例1
[0040]参照图1,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
[0041]将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分为不同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
[0042]配电网根据设定的访问规则对接入的业务进行访问。
[0043]具体地,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接入配电通信网的业务分为不同优先级,包括高优先级业务和低优先级业务;配电网根据设定的访问规则对接入的业务进行访问;所述访问规则包括:高优先级业务到达时,若高优先级队列内没有等待连接,或低优先级队列内等待的连接数大于阈值,则访问低优先级队列内已有的连接,否则,配电网以高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低优先级服务到达时,若高优先级队列有等待的连接,且低优先级队列等待的连接数未超过阈值,则配电网以高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否则,配电网以低优先级队列访问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包括远程控制业务,所述配电网设备提供远程控制业务时采用主通道结合备用通道的形式传输数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主通道结合备用通道的形式传输数据具体包括:所述配电网设备的单个配电通信终端使用来自不同公共无线运营商的USIM卡,根据不同USIM卡的平均信号和干扰强度确定主卡和备用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设备的业务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网设备的数据通过主通道传输到无线路由器,在无线路由器上对数据进行编排并转发到相应的业务系统;当主通道发生通信故障时,将正在进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浓晏尧徐鑫吴大鹏崔亚平向菲吕小红彭文鑫江金洋陈咏涛万凌云钱基业李俊杰王功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邮电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