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属于机械装配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航天回转型舱体类产品,其内部加工空间有限,由于形状各异、空间孔位较多,大多采用人工锤击方式加工,劳动强度较大、噪音较大,人员安全难以保证。
[0003]由于让人工锤击过程中,噪音极大,在提高舱体铆接自动化的同时,采用必要的措施降低铆接时的噪音。目前没有发现同本专利技术类似技术的说明或报道,也尚未收集到国内外类似的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满足快速、高效的要求,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实现自动化,提高舱体铆接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包括:铆接组件、铆接移动顶紧组件、底架组件、舱体压紧组件、悬臂梁支撑组件、控制系统;
[0006]底架组件包括:安装底架、移动轨道、旋转支撑台;旋转支撑台用于放置待铆接的舱体,旋转支撑台安装在移动轨道上,能够沿移动轨道移动;
[0007]铆接组件包括:悬臂梁、铆接头、液压缸、第一导向组件、铆接套、伸缩弹簧、铆接杆上压板和铆接杆下压板;伸缩弹簧与铆接头同轴,通过铆接杆上压板和铆接杆下压板实现固定与伸缩限位,铆接套底面与伸缩弹簧接触,在铆接过程中铆接套先接触到铆接舱体,通过伸缩弹簧实现铆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铆接组件、铆接移动顶紧组件、底架组件、舱体压紧组件、悬臂梁支撑组件、控制系统(10);底架组件包括:安装底架(23)、移动轨道(14)、旋转支撑台(22);旋转支撑台(22)用于放置待铆接的舱体,旋转支撑台(22)安装在移动轨道(14)上,能够沿移动轨道(14)移动;铆接组件包括:悬臂梁(28)、铆接头(27)、液压缸(25)、第一导向组件(24)、铆接套(29)、伸缩弹簧(26)、铆接杆上压板(35)和铆接杆下压板(34);伸缩弹簧(26)与铆接头(27)同轴,通过铆接杆上压板(35)和铆接杆下压板(34)实现固定与伸缩限位,铆接套(29)底面与伸缩弹簧(26)接触,在铆接过程中铆接套(29)先接触到铆接舱体,通过伸缩弹簧(26)实现铆接部位的柔性固定,通过控制系统(10)启动液压系统调节铆接力,液压缸(25)通过液压缸活塞(37)施压使得铆接头(27)伸出,完成铆钉压缩,同时第一导向组件(24)保证在液压缸活塞(37)伸缩时使铆接头(27)中心与铆钉中心对齐;液压缸(25)安装在悬臂梁(28)上,悬臂梁(28)安装在安装底架(23)上且与移动轨道(14)平行,支撑液压缸(25);铆接移动顶紧组件包括:第一顶紧底架(19)、顶紧移动组件(4)、楔形块(18)、顶紧头(15)、回缩弹簧(17)、顶紧导向块(16);所述第一顶紧底架(19)安装在安装底架(23)上;所述顶紧移动组件(4)包括移动板(21)和第二顶紧底架(20),所述顶紧导向块(16)中部设置圆形通孔,第二顶紧底架(20)与第一顶紧底架(19)固连,楔形块(18)尾部与移动板(21)固连,通过控制系统(10)控制移动板(21)前后移动,带动楔形块(18)前后移动,顶紧导向块(16)固连在第一顶紧底架(19)上并通过顶紧头调节块(30)调整安装位置,回缩弹簧(17)安装在顶紧导向块(16)上;顶紧头(15)底部与楔形块(18)相贴,中部伸入顶紧导向块(16)内部,与回缩弹簧(17)同轴;控制系统(10)通过控制移动板(21)向前运动,压缩回缩弹簧(17),顶紧头(15)伸出,当楔形块(18)中部与顶紧头(15)底部相贴时顶紧铆钉大端头部;移动板(21)向后运动,回缩弹簧(17)回弹,顶紧头(15)收回,此时舱体自由移动或转动;舱体压紧组件用于压紧被铆接的舱体;悬臂梁支撑组件用于从侧面支撑悬臂梁(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10)还包括:光电传感器(5);光电传感器(5)安装在悬臂梁(28)上,通过程序控制,人手靠近时,液压系统及气压气路关闭,停止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航天舱体空间曲面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24)包括直线轴承(32)、导向杆(33)和铆接杆导向板(36);直线轴承(32)安装在悬臂梁(28)上,导向杆(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庆,周愿愿,朱云飞,陈浩,梁星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