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8068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9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6~0.12%,Si:0.30~0.50%,Mn:0.8~1.0%,P:≤0.018%,S:≤0.005%,Cu: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板材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量持续提高。光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EA)预测,2020~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将增加一倍,约300GW。
[0003]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两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0004]中国分布式光伏市场容量将达到150GW,成为全球第一。未来,分布式光伏将进一步普及、加快发展。
[0005]2021年10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

9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投资3138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光伏发电293亿元,同比增长27.3%,截止9月份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重量约2.8亿千瓦。同时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676个县(市、区)列入其中。从名单中看,数量位列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山东(70个)、河南(66个)、江苏(59个)。在国家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引领下,光伏产业迎来新的发展良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C

Mn成分体系下设计,添加Ti、Cu、Cr、Ni及少量稀土La。本专利技术通过稀土处理,通过添加微量的La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了钢中残留的夹杂物尺寸和形态,提高了钢液的洁净度,改善钢材力学性能,同时也为钢铁行业绿色制造流程指明了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具有耐腐蚀性好、易焊接、抗疲劳性能好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支架的制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6~0.12%,Si:0.30~0.50%,Mn:0.8~1.0%,P:≤0.018%,S:≤0.005%,Cu:0.20

0.35%,Cr:0.40

0.55%,Ni:0.05

0.15%,Ti:0.020

0.030%,La:15

25ppm,Alt:0.020~0.050%,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
[0009]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Si:0.33%,Mn:0.90%,P:0.012%,S:0.004%,Cu:0.25%,Cr:0.45%,Ni:0.10%,Ti:0.025%,La:21ppm,Alt:0.036%,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
Si:0.35%,Mn:0.95%,P:0.012%,S:0.005%,Cu:0.23%,Cr:0.50%,Ni:0.08%,Ti:0.028%,La:18ppm,Alt:0.033%,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9%,Si:0.35%,Mn:0.93%,P:0.013%,S:0.003%,Cu:0.30%,Cr:0.52%,Ni:0.10%,Ti:0.030%,La:23ppm,Alt:0.030%,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
[0012]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3](1)冶炼—连铸生产工艺流程:铁水预处理

转炉

LF精炼

铸机。供铸机钢水成分为C:0.06~0.12%,Si:0.30~0.50%,Mn:0.8~1.0%,P:≤0.018%,S:≤0.005%,Cu:0.20

0.35%,Cr:0.40

0.55%,Ni:0.05

0.15%,Ti:0.020

0.030%,La:15

25ppm,Alt:0.020~0.050%;
[0014](2)热轧生产工艺流程:铸坯—加热炉

7机架连轧

层流冷却

卷取;所述铸坯出炉温度1125
±
25℃,采用7机架连续变凸度轧机精轧,所述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70
±
20℃,热轧钢带厚度1.8

2.5mm;冷却采用层流冷却设备,前分散冷却模式,所述卷取温度为630
±
10℃。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屈强比汽车结构钢及其生产方法,该钢种的金相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少量珠光体,晶粒度在10.5级~11.5级之间。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生产的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经实验室检验,表面质量及性能各项指标均达到光伏支架配套厂的相关技术标准要求,满足相关使用要求。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满足相关标准及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有任何限制。
[0020]实施例1
[0021]将铁水进行脱硫预处理,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使铁水脱磷、脱碳得到钢水,转炉冶炼全程吹氩,废钢加入转炉,转炉出钢温度1628℃。然后将转炉冶炼后钢水进行LF炉外精炼,精炼就位温度≥1560℃,LF炉外精炼进行测温和成分微调,LF炉外精炼供铸机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板坯连铸过热度为20℃,之后进行板坯清理、缓冷,及连铸坯质量检查。板坯加热温度为1125℃,加热的时间为203min,采用7机架连轧机进行轧制。精轧终轧温度为872℃,成品厚度2.5mm。层流冷却采用前分散冷却,冷却速度30℃/S,钢带温度降低到630℃进行卷取。最后进行产品性能检测。
[0022]实施例2
[0023]将铁水进行脱硫预处理,采用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使铁水脱磷、脱碳得到钢水,转炉冶炼全程吹氩,废钢加入转炉,转炉出钢温度1630℃。然后将转炉冶炼后钢水进行LF炉外精炼,精炼就位温度≥1560℃,LF炉外精炼进行测温和成分微调,LF炉外精炼供铸机化学成分
如表1所示。板坯连铸过热度为20℃,之后进行板坯清理、缓冷,及连铸坯质量检查。板坯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6~0.12%,Si:0.30~0.50%,Mn:0.8~1.0%,P:≤0.018%,S:≤0.005%,Cu:0.20

0.35%,Cr:0.40

0.55%,Ni:0.05

0.15%,Ti:0.020

0.030%,La:15

25ppm,Alt:0.020~0.050%,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Si:0.33%,Mn:0.90%,P:0.012%,S:0.004%,Cu:0.25%,Cr:0.45%,Ni:0.10%,Ti:0.025%,La:21ppm,Alt:0.036%,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Si:0.35%,Mn:0.95%,P:0.012%,S:0.005%,Cu:0.23%,Cr:0.50%,Ni:0.08%,Ti:0.028%,La:18ppm,Alt:0.033%,其余为Fe既不可避免的杂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用稀土耐候钢的化学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C:0.0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源远王栋黄利惠鑫董丽丽杨雄白海瑞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