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杆机的转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可拆卸地设在壳体本体的零件腔中,并共同限定转子腔。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侧面设有高压轴向通气孔口。阴、阳转子腔壁面零件沿其周向呈非封闭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抵靠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阴、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抵靠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缺口,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第四缺口,第一与第三缺口共同组成高压径向通气孔口,第二与第四缺口共同组成低压径向通气孔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双螺杆机的内容积比调节。机的内容积比调节。机的内容积比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杆机的转子壳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螺杆机械。
技术介绍
[0002]双螺杆机械(包括双螺杆压缩机和双螺杆膨胀机)的核心零件为一对啮合的转子和容纳转子的转子壳体。转子在啮合运转的过程中,会和转子壳体一起形成一些容积周期性变化的封闭齿间空间,气体在该封闭空间内流动完成压缩或膨胀。当吸气时齿间容积最大,排气时齿间容积最小,则为容积减小的压缩过程,此时转子由电动机或其他原动机械驱动,并将机械能传递给气体,转化为气体压力能。反之,当吸气时齿间容积最小,排气时齿间容积最大,则为容积增大的膨胀过程,此时转子由高压气体驱动,转子再拖动发电机或者其他动力机械,将气体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如拖动发电机,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0003]上述转子运转造成的能量转化,不能由转子单独完成,必须在转子壳体的转子腔内,由转子腔完成封闭才行,并且要求在规定的齿间容积下,转子壳体上开设有相应容积下的孔口,用于将转子齿间容积内的气体与外界管道联通。另外,不同的工况下(通常表现为吸排气压力不同),需要的齿间容积变化情况也不同。即需要根据吸排气压力的比值,调整吸排气齿间容积的比值。而吸排气齿间容积的大小即取决于吸排气孔口的位置。
[0004]因此相同的一对转子,用于不同的工况时,需要根据工况设计不同的吸排气孔口。其中,压缩机的吸气孔口或者膨胀机的排气孔口(均为气体压力最低时刻,以下统一称为低压孔口),通常均开在齿间容积最大的时刻,无需调整。只有压缩机的排气孔口或者膨胀机的吸气孔口(均为气体压力最高时刻,以下统一称为高压孔口),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确定不同的排气(压缩机)或吸气(膨胀机)齿间容积,进而确定不同的开口大小,行业内称为不同的内容积比(Vi)孔口。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现有的双螺杆机械的转子壳体100a的正视示意图和轴测示意图,图1中示出了高压轴向通气孔口91和低压轴向通气孔口92,图2中示出了与高压轴向通气孔口91连通的高压气体通道97。转子壳体100a具有转子腔,转子壳体100a在靠近转子腔高压侧的端面设有高压轴向通气孔口91,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高压侧的一端设有高压径向通气孔口,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低压侧的一端设有低压径向通气孔口。
[0005]图3示出了双螺杆机的齿间容积与高压通气孔口的开口位置的关系示意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内容积比(Vi)分别为1.5和3时的高压轴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低压轴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高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以及低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其中Vi为1.5时高压轴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标注为91a,高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标注为93a,Vi为3时高压轴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标注为91b,高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标注为93b。低压轴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和低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在Vi为1.5和3时保持不变,分别标注为92a和94a。
[0006]通常情况下,一个转子壳体零件(通常为铸造件,也有焊接件)对应一个内容积比
孔口,孔口设计完成后,转子壳体零件即确定好。如果工程上需要用到多个内容积比的孔口,那么生产厂家就需要生产多个转子壳体。这无疑大量地增加了设计、生产、储存成本,这对于铸造件的影响来说尤为明显,因为铸件模具的成本十分昂贵,生产周期也较长。另一方面,如勉强使用不合适孔口的转子壳体,将使得压缩机或膨胀机工作在不合适的工况下,造成较大的能量浪费,还增大了机器的振动和噪音,降低了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的转子壳体,其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双螺杆机的内容积比调节,且能提高产品精度。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螺杆机的转子壳体,转子壳体具有转子腔,转子腔包括阴转子腔和阳转子腔;转子壳体在靠近转子腔高压侧的端面设有高压轴向通气孔口,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高压侧的一端设有高压径向通气孔口,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低压侧的一端设有低压径向通气孔口;其特点在于,转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壳体本体具有零件腔,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零件腔中;高压孔口端面零件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该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阴转子轴孔和阳转子轴孔,高压轴向通气孔口设于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侧面;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均呈沿其周向具有开口的非封闭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抵靠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分别抵靠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和壳体本体共同限定转子腔;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另一端设有第二缺口,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设有第三缺口,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另一端设有第四缺口,第一缺口与第三缺口共同组成高压径向通气孔口,第二缺口和第四缺口共同组成低压径向通气孔口。
[0009]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的壳体本体保持统一,转子壳体中影响内容积比的部分被做成了模块化、可拆卸的零件,针对不同的内容积比要求,无需更改壳体本体,只需要生产具有不同孔口尺寸的模块化零件就能满足上述要求,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以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双螺杆机的内容积比调节;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作为独立的模块化零件后,可以使用数控机床加工,而这些影响内容积比的部分在现有技术中是转子壳体铸件中的一部分,在现有技术中其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铸造精度。机加工的精度远高于铸造精度,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与现有技术中一体铸造成型的转子壳体相比能够提高精度。
附图说明
[0010]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现有的双螺杆机械的转子壳体的正视示意图和轴测示意图。
[0011]图3示出了双螺杆机的齿间容积与高压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的关系曲线示意图。
[0012]图4示出了不同内容积比(Vi)的条件下高压轴向通气孔口、低压轴向通气孔口、低压轴向通气孔口、低压径向通气孔口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13]图5和图6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螺杆机械的转子壳体的正视示意图和剖视示意图(仰视方向)。
[0014]图7和图8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壳体本体的正视示意图和轴测示意图。
[0015]图9、图10和图11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立体示意图、正视示意图和左视示意图。
[0016]图12至图15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立体示意图、正视示意图、右视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
[0017]图16至图19分别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立体示意图、正视示意图、左视示意图和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9]请参阅图5至图19。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双螺杆机的转子壳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杆机的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具有转子腔,所述转子腔包括阴转子腔和阳转子腔;所述转子壳体在靠近所述转子腔高压侧的端面设有高压轴向通气孔口,所述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高压侧的一端设有高压径向通气孔口,所述转子腔的内壁面在靠近转子腔低压侧的一端设有低压径向通气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壳体包括壳体本体、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所述壳体本体具有零件腔,所述高压孔口端面零件、所述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所述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分别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零件腔中;所述高压孔口端面零件设有沿厚度方向贯穿该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阴转子轴孔和阳转子轴孔,所述高压轴向通气孔口设于所述高压孔口端面零件的侧面;所述阴转子腔壁面零件和所述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均呈沿其周向具有开口的非封闭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抵靠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开口侧,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和阳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分别抵靠所述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高压孔口端面零件、阴转子腔壁面零件、阳转子腔壁面零件和壳体本体共同限定所述的转子腔;所述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阴转子腔壁面零件的另一端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漫红,袁皓,马文静,施嘉冬,施逢委,姚同林,高培文,郑恬旼,郑昭,高延杰,孙田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齐耀膨胀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